冉閔不被後世王朝認可,殺害他的人卻被唐朝武廟紀念,為什麼?

唐朝最早立武廟,是平定安史之亂後,一要對平叛將士論功行賞,二要對那些安史降將盤踞的藩鎮加以籠絡,因此才褒揚歷代名將武之忠義,以示朝廷對武人的重視,以維持王朝統治。

武廟是“王佐武臣榜”,而非很多人下意識認為的“名將榜”, 根本不是以軍事戰績、或者軍事才能為優先考慮。

連司馬穰苴,這種根本沒打過仗的因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典故,和一本兵書,也成為了“武廟十哲”,居然得以和韓信、白起並列。

所以一切自立為皇帝、為君主的名將,都沒有入選,包括西楚霸王項羽,否則不是鼓勵那些如狼似虎的藩鎮效仿麼?

冉閔生前已經自稱魏國皇帝了,當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入選武廟。此外,冉閔曾是羯趙政權大將,卻一朝警醒倒戈奮擊,自立為帝,更將其”故主“石虎家族以及超過二十萬的羯人部族斬盡殺絕。因此完全不符合歷朝推崇的“君臣之義”,以及儒家倡導的“仁義道德”。

他建立的冉魏帝國也僅僅維持三年,就更加不會為之後王朝所推崇的,畢竟沒有哪個皇帝,會希望自己的臣子是第二個冉閔,他的事蹟也就長時鮮為人知了。

冉魏皇帝:冉閔

冉閔不被後世王朝認可,殺害他的人卻被唐朝武廟紀念,為什麼?

至於冉閔的對手慕容恪之所以能入選唐朝和宋朝武廟,

首先當然是因為他軍事才幹甚高,生平戰績出色,確係當時名將:

棘城之戰,以兩千騎奔襲,擊潰數十萬趙軍;密雲山之戰,慕容恪率七千騎兵伏擊,大勝三萬趙軍;率一萬七千騎兵攻滅扶餘國,俘虜五萬;滅冉魏後,又討平王午、呂護等軍閥,統一河北。接著揮軍東進,野戰獲捷,破敵三萬,圍城經年,攻滅齊王段龕,平定山東;之後在與東晉的長期拉鋸戰中獲勝,攻取洛陽,並將河南各地納入版圖,令鮮卑燕國步入勢力鼎盛期。

燕國鼎盛時疆域

冉閔不被後世王朝認可,殺害他的人卻被唐朝武廟紀念,為什麼?

而和冉閔對決的廉臺之戰,慕容恪以數萬騎圍攻步兵萬人,斬首七千,生俘冉閔。雖然初戰十戰十敗,之後靠兵力和騎兵優勢方才獲勝,似乎略失名將水準,有勝之不武之嫌。

但可對比韓信垓下之戰,是以三十萬漢軍和十萬楚軍決戰,身後還有三十萬劉邦軍支援,一樣被項羽打得中軍敗退,也是靠兩翼夾擊、兵力極大優勢才反敗於勝;之後韓信以六十萬大軍圍攻所剩不到十萬、且兵少食盡的楚軍殘部,尚且被項羽成功突圍,亦無損一代兵仙之威名。

是役冉閔展現了不亞於西楚霸王項羽的神勇,單人擊斬三百餘敵人的表現,和項羽烏江之戰的絕唱一樣,是中國冷兵器史上僅有的兩例。而慕容恪也沿襲了兵仙韓信當年在垓下之戰的策略,並創造性發明瞭“連環馬”戰術,中軍退卻後、兩翼包抄夾攻將冉閔軍全殲。

面對項羽、冉閔這樣冷兵器史上千年一出的絕世猛將,作為優秀智將,韓信和慕容恪的表現同樣已算得上竭盡所能,無足苛責。

燕太宰、太原桓王:慕容恪

冉閔不被後世王朝認可,殺害他的人卻被唐朝武廟紀念,為什麼?

誠然慕容恪野戰甚強,攻城戰表現相對有所欠缺,攻克廣固耗時一年,攻擊五百晉軍把守的洛陽也耗時一個月。其用兵風格更多是操練精兵的正兵流,這是不及他弟弟慕容垂之處。

畢竟慕容垂在決戰中擊敗了東晉名將桓溫和劉牢之,參合坡慘敗後率軍報復,還能令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望風而逃。因此慕容垂的對手含金量甚高,他晚年對西燕和北魏的謀戰手段更已入兵家化境。

但慕容垂麾下的後燕軍隊,害民擾民的不良記錄頗多,同為慕容氏一族的慕容衝的西燕軍隊更以殘暴著稱,相反慕容恪麾下的前燕軍隊,史家用了“軍令嚴明,秋豪不犯”這樣的詞來形容。

因此,唐宋兩朝武廟,在排除了那些自立為帝的胡族君主如慕容垂後,雖然效力於胡族僭偽政權,不被列入正統王朝、但依然能入選的便僅有慕容恪和王猛兩人。

前秦丞相:王猛

冉閔不被後世王朝認可,殺害他的人卻被唐朝武廟紀念,為什麼?

王猛不但是政治家,同時又作為統帥,揮軍攻滅前涼,在慕容恪死後率秦軍六萬,潞川之戰大破慕容評的三十萬大軍,一舉滅燕,為氐族前秦帝國從關中一隅到席捲中原,統一北方,十分天下有其七,立下殊功,因此名列武廟也實屬正常。

南北朝時期,北魏著名宰相崔浩,曾經對同時代的幾位前輩名人有過一番點評:「王猛之經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恪之輔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劉裕之平逆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

認為苻堅和王猛的君臣相得,就如齊桓公和管仲一般;慕容恪輔佐少主,忠心不二,就如同霍光輔佐漢昭帝一般;而劉裕雖然擊平逆亂,對東晉皇帝司馬德宗而言,卻也是預備改朝換代的曹操了。

唐、宋兩朝官方和史家一致肯定慕容恪,甚至破例將一個胡族政權的親王放到華夏朝廷的武廟裡祭祀,確是因為慕容恪其人的生平操守和人格魅力,在當時五胡政權如出汙泥之白蓮的緣故。

就連一生矢志抗清毫不妥協,終生不肯剃髮的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論史時極其痛恨胡人,連對以漢化典範著稱的前秦皇帝苻堅和北魏孝文帝元宏,也大肆抨擊其虛偽與沐猴而冠,(雖然他老人家更多是借題發揮,譏刺康熙帝玄燁。)

明末思想家,船山先生:王夫之

冉閔不被後世王朝認可,殺害他的人卻被唐朝武廟紀念,為什麼?

但唯獨提及慕容恪亦頗為讚賞與肯定,稱讚他是五胡部族唯一的君子。

「五胡旋起旋滅,殫中原之民於兵刃,其能有人之心而因以自全者,唯慕容恪乎!」「惻悱之言,自其中發,功成而人免於死,恪可不謂夷中之錚錚者乎!」——王夫之《讀通鑑論》

最令人惋惜的,便是慕容恪的祖父遼東公慕容廆和父親燕王慕容皝,在諸胡亂華、晉室退守江南時,數十年裡忠誠華夏正統政權:東晉王朝、對抗叛虜、招撫百姓、牧守一方,堪稱恩澤遼左,海外孤忠。

其叔父建威將軍慕容翰同為一代名將,亦以不能為國家驅逐羯賊、收復中原為未竟之志,遺憾而終。即使是慕容恪與冉閔的廉臺決戰,同樣是以晉朝輔國將軍的身份,打著正統王朝旗號,去討伐僭越稱帝之人。

而其兄長燕王慕容儁攻滅冉魏、入主中原後,卻迫不及待叛晉自立為帝,從朝廷屏藩就此自墮為“五胡亂華”的一份子。慕容恪對之愚忠和順從,因此自然也影響了後世風評。

如慕容儁能秉父、祖之志,忠誠於朝廷正溯,對東晉王朝謹守藩臣之禮,而不貪圖帝位虛名的話,那樣前燕政權便能得到北方漢人民心,合法性必將大大加強,國祚亦將大大延長,絕不會如歷史一般旋起旋滅;而王猛縱有逆天之能,氐秦只能僻處一方,坐等敗亡了。

而這樣一來,英傑輩出的慕容氏諸兄弟,都將以華夏光復功臣的身份載入史冊,青史流芳,又何至於被當做亂華胡虜中的一員,飽受非議和譏評呢?

【慕容自龍驤以來,世豪東夏,其子孫俱英朗雄傑,發在童孺,天之所興,其誰廢之!太原德業邁於狐趙,吳王才器不下管蕭。昔舜生諸馮,東夷之人,可以其鮮卑而少之?償恪而不死,更得明主事之,與吳王垂左提右挈,驅駕才俊,混一之業,指顧而定矣!】——明·張大齡:《晉五胡指掌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