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園與運河博物館

河南開封和洛陽曾是運河文化重要的發源地,也是因運河而興起的城市代表。在開封、洛陽的考察的幾天裡,行走隋唐大運河考察組一行先後來到了開封清明上河園和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針對兩個對運河研究有著重要作用的文化再造遺產進行了深度考察。本次,考察組再一次踏上了探尋之旅。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園與運河博物館


01汴梁繁榮的重現

《清明上河圖》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古老的東京汴梁城的繁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而如今在開封的龍亭湖西岸,一座以畫家張擇端的寫實畫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按照《營造法式》為建設標準,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風情、皇家園林和古代娛樂為題材,以遊客參與體驗為特點的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拔地而起。

集中再現原圖風物景觀的大型宋代民俗風情遊樂園,再現了古都汴京千年繁華的勝景。“如此宏大的場面用建築的藝術重現當年的風采,而且備受世人矚目,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現在人們對它的意見不一,真為古人的技藝和金人的工藝而折服。”還未到達園內,考察組領隊張秉政教授看著門外的簡介,就已經被文字所描述的場景吸引住了。

清明上河園不僅再現了《清明上河圖》,而且把歷史活化。每天上午九點,清明上河園都要舉行開園儀式。每天定時表演節目:包公迎賓、楊志賣刀、林沖怒打高衙內、梁山好漢劫囚車、燕青打擂、李師師藝會情公子、王員外招婿、宋式民俗婚禮、編鐘樂舞、馬術、氣功絕活等20餘個。晚間大型晚會《東京夢華魂》節目,遊人可換作宋裝,手持宋幣,感受古人生活習俗。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園與運河博物館


當欣賞完實景演出《岳飛槍挑小梁王》後,同行者不禁發出感慨:“原以為只能在電視電影中能夠欣賞到的精彩片段,在上河園中也欣賞到了,非常的震撼,精彩絕倫的表演不亞於電影技術,真為表演人員點贊。”

考察組瞭解到,清明上河園對流傳至今的宋代民間手工藝和民俗文化進行廣泛徵集,對失傳的古老藝術進行挖掘、搶救,並在園內集中體現。遊於園中考察組成員們欣賞到了汴繡、木版年畫、官瓷、茶道、紡織、麵人、糖人等手工藝術的現場表演製作,以及曲藝、雜耍、神課、博彩、馴鳥、鬥雞、鬥狗等民俗風情表演。

考察組到達趣園,在園中,是孩子們自由玩耍的天地和大人們童心復萌的樂園。在這裡可以投鏢、射箭、爬繩、鑽圈、盪鞦韆、溜滑梯,縱情嬉戲,體驗宋代遊戲的樂趣。在達到汴河時,考察組登上汴河橋,這裡正是《清明上河圖》中畫的最為精彩的片段,也是整幅畫的核心,三千八百米汴河,一展半園碧波滿目情,站在上面整個清明上河園盡收眼底。

行走在東京食街上,考察組品嚐了古都開封特色小吃:開封小籠包子、開封桶子雞等。小吃佳餚應有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都到此來品嚐開封美食。

“從來沒有吃到這麼好吃的開封小吃,來開封就是為了品嚐小吃,順便旅遊,在這裡不僅是大飽眼福,而盡嘗開封美食,還要在這裡呆上幾天。”王順友是山東人,第一次來河南的他第一站就選擇到了開封,旅遊加上美食讓他的行程非常愉快。

在東京碼頭,考察組看到了仿製的古代船隻,運糧船在汴河中川流不息,再現宋朝舟船雲集,漕運繁忙的情景。在園中的民俗街,許多遊客在此選購宋代氣息濃郁又有欣賞珍藏價值的古玩字畫。

清明上河園還設有驛站、民俗風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鳥魚蟲、繁華京城、休閒購物和綜合服務等八個功能區,並設有校場、虹橋、民俗、宋都等四個文化區。

園區按《清明上河圖》的原始佈局,集中展現宋代諸如酒樓、茶肆、當鋪、汴繡、官瓷、年畫等現場製作;薈集民間遊藝、雜耍、盤鼓表演;神課算命、博彩、鬥雞、鬥狗等千年(汴京)東京城京都繁華街市風情。

“清明上河園已經是開封的一個符號,沒有什麼可以代替它,它不僅是瞭解開封的一個窗口,更是瞭解宋朝文化、建築、飲食、風俗的一個重要的窗口,對研究運河文化也有著重要的價值。”張秉政教授說道。

一千年前繁榮昌盛的宋朝的大都會——開封,已經消失在歷史塵埃裡,然而開封最為榮耀的時刻卻被《清明上河圖》與《東京夢華錄》形象、生動地記錄保存了下來。作為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在業界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如今,清明上河園已經代表著整個開封,與古老的宋朝文化一起,以一個新的姿態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

02走進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洛陽作為隋朝的都城,隋煬帝修建隋唐大運河這樣一個宏大的工程不僅是溝通南北水運、交通的紐帶,也為後世的經濟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如今,這條貫穿南北的“帝國命脈”已經被塵土淹沒在歷史長河裡,如今的人們想要看到它曾經的輝煌,只能通過史料和文獻記載。

再者,就要通過博物館、紀念館等資料和圖像實物來欣賞它曾經的樣貌,坐落在洛陽市的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就是如此。它和淮北市的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杭州的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並稱為中國僅有的研究大運河方面的博物館。

據瞭解,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是依託洛河北岸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群山陝會館籌建而成的。洛陽陝山會館始建於清康熙雍正年間,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築群,是清朝初年山西、陝西商人為經商方便,在洛陽古運河(今洛河)北岸邊、緊鄰洛陽當時的南關碼頭和洛汭嚴關,集資籌建的經商聚會場所。

在這裡,考察組得到了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館長孫紅飛的大力幫助,根據他的介紹,考察組得知,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陝會館而建,為配合中國大運河申遺,現在山陝會館的東西廊房、拜殿、舞樓、正殿都被充分利用,“變身”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通過實物、圖片、多媒體展示等,全面展示洛陽與大運河的關係以及洛陽大運河文化遺存。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園與運河博物館


孫紅飛表示,目前博物館面向遊客開放的主題部分,是由會館原有廂房改建的東、西展廳,共分大運河與洛陽、隋唐大運河的繁榮和作用、運河遺珠、隋唐大運河洛陽段的保護和申遺四大部分,展示的內容多是與大運河有關的出土文物、展板等。

在孫館長的帶領下,考察組先後參觀了整個博物館。在東展廳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大運河與洛陽的油畫。畫面上,隋唐洛陽城的標誌性建築天堂、明堂巍峨壯觀,寬闊的運河河面上,數艘古船乘風破浪,一下便將大家的思緒引入隋唐洛陽城的盛世繁華之中。

油畫的北側,是小型的隋唐洛陽城沙盤,沙盤上方是多媒體顯示屏,隨著工作人員的操作,和大運河有關的隋唐三市、新潭、天津橋、南關碼頭、運河水系等一一出現。

在西展廳裡,主要展示的是隋唐大運河洛陽段保護和申遺的內容,有實物,有展板,還有多媒體播放器,遊客可根據需要打開觀看。在所有的展示中,最大的亮點是一些文物珍品,裝在透明玻璃瓶中的唐代含嘉倉碳化糧食標本、銘磚,在天津橋等運河遺址出土的石構件、鐵細腰等。

同時,還有通過全息手段展示的、因運河而繁榮並延伸出的相關文物,如三彩、長沙窯、越窯文物等,惟妙惟肖地展示出這些文物的製作過程。除此之外,會館的中央廣場上還有一幅100多平方米的大運河水系浮雕圖,將大運河沿線的所有城市一一標註出來。

據介紹,山陝會館自1996年正式收歸文物部門管理後,一直處於保護、維修狀態。大運河申遺工作開展後,洛陽市文物部門經過反覆考慮和論證,決定將其改建成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孫紅飛說,山陝會館其實就是大運河的“附屬物”。雖然山陝會館建於清代,年代上好像與隋唐大運河相距甚遠,但正是因為大運河漕運發達、商賈雲集,會館才得以建立。

“除了參觀展廳,大家來到這裡還要留意,會館的建築本身就是個大亮點。”孫紅飛介紹,山陝會館是豫西地區為數不多的、保存較為完整的清代早期建築組群之一,其建築佈局與建築形式、結構,皆有獨到之處。

看到這,張秉政教授感慨的說,大運河博物館能保存如此完整的建築和這麼精美的建築裝飾真是值得點贊,而且這些建築都是特點嚴謹豐富,文化燦爛,引人入勝。

“因為申遺的原因,會館整理的比較倉促,實物不多。我們有望改造和重建大運河博物館,將博物館與山陝會館分別離開來,在有條件的基礎下,一座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拔地而起。”孫紅飛館長激動地說道。


行走大運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園與運河博物館


“考察完這三個博物館,我的感受是,三個博物館各具特色,杭州的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的特點是選址比較好,格局大,有現代感;淮北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特點是文物多,館藏豐富,隋唐運河文化特色彰顯;而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是歷史悠久,本身就是古建。這三個博物館對保護大運河遺產都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張秉政教授就此作了簡單比較。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專注於文化傳承,講述故事,搭建文創,在我們這裡,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調味品,關注我們,在閒愜的生活中品嚐文化帶來的悠揚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