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亿化为泡沫,城镇化建设盲目砸钱究竟为何?

今年,福建计划投资约260亿元建设“美丽乡村”,但在建设过程中发现部分乡村存在建设大亭子、大公园、大广场等“面子工程”,忽视村庄整治重点;

或者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有的甚至存在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等突出问题,将美丽乡村打造成“村不村,城不城”的四不像。

260亿化为泡沫,城镇化建设盲目砸钱究竟为何?

真正的城镇化并非物理意义上,而是支撑城镇化的软件是否存在。如果不从体制方面改革,盲目去盖房子,很有可能走上城镇化泡沫之路。

城镇化不是城市化

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最大的结构调整。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正如深圳从小渔村发展为人口超过一千万的特大城市,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疯狂暴涨的背后引来无数地方政府效仿,盲目砸钱宣扬造城运动吸引人流。

260亿化为泡沫,城镇化建设盲目砸钱究竟为何?

掀开美味的糖衣,多数造城运动,往往重视物理意义上的城镇化。圈上一大块地,规划一个新城,盖上房子,修上几条公路,似乎就完成了城镇化,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260亿化为泡沫,城镇化建设盲目砸钱究竟为何?

城市的“深”结合乡镇的“新”

随着国内经济平稳且良好的上升趋势,未来一二十年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意味着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人口过度集聚会带来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想要解决这一困境,必须从深化城市基础环境和创新乡村产业结构两方面着手。

针对城市从建筑到基础设施进行硬件改造,加上“软件”——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调治“城市病”,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劳动力发生了本质变化,由一般劳动力转化为高效、创新的人力资本。城市应当提升创新人力资本聚集,进而形成创新网络,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产业链,由此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城市竞争力。

260亿化为泡沫,城镇化建设盲目砸钱究竟为何?

针对农村,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和大中小城市网络化三大关键点同时发力,探索“共建式城镇化”模式,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之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三农问题解决好,让农民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都有所保障。建设特色小镇,是作为城市和农村的过度形态和连接点,同时也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验。

城镇化之下未来空间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三个城市群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

260亿化为泡沫,城镇化建设盲目砸钱究竟为何?

新型城镇化政策之下,中国必须打造更多城市群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在此基础上,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成为中小城市。

260亿化为泡沫,城镇化建设盲目砸钱究竟为何?

中邺观点: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为城镇化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逃不开、躲不掉,政府大力投钱也是为了解决中国城镇化矛盾,但城镇化推进过程是一个缓慢且复杂的问题,盲目躁进只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不符合城市成长规律。

260亿化为泡沫,城镇化建设盲目砸钱究竟为何?

目前国内城镇化建设处于试错阶段,未来要做好知错、改错的角色,才能实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想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