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機器人」大數據殺熟,你還敢愉快地買買買嗎?

大數據本身無罪,是否殺熟在於企業的經營理念。


「電話機器人」大數據殺熟,你還敢愉快地買買買嗎?


前段時間,著名作家王小山@飛豬官媒發的一條微博,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即便事後,飛豬旅行官方對媒體否認該說法,稱“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利用大數據損害消費者利益”。但仍有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了討論,並曬出了各自在一些旅遊、訂票等互聯網平臺消費時,被“殺熟”的經歷。

小空空前段時間在某消費軟件上,使用了一個三年前註冊的賬號和一個測試時註冊的賬號,同時在兩臺手機上進行消費測試。以10月5日至6日在杭州某酒店入住一晚為例,老賬戶檢索結果顯示356元,新賬戶顯示328元。

可能有些人會問: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懂你,所以給你量身下套。

當前物聯網時代,各大商業平臺通過大數據對用戶的分析維度,已經細緻到令人無法想象。

也就是說,大數據不僅會在線上抓取我們的瀏覽痕跡,還會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我們在線下的消費檔次、地理位置等隱私資料,再加以分析,從而精確為我們推薦各種商品與服務,以某寶購物APP為例,我們在搜索所需物品後,返回APP首頁,在某個欄目內就會相對精準的推薦出同品類產品。

另外,大數據還可能對我們的消費習慣貼上幾個標籤,比如常用優惠券消費、不價比三家、優質白菜等等。

所以,對於企業來說大數據的基本作用是便於企業精準把握用戶需求,根據用戶的各種需求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服務。

而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逐漸成熟,現在的大數據在描繪用戶畫像的同時,也能通過不同用戶標籤採取不同定價,從而出現了老用戶支付價格比新用戶更高的奇葩現象,這種現象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大數據殺熟”。

一般來講,拉一個新客戶比留住一個老客戶要付出數倍的成本。不過,老客戶一旦變得徹底信賴產品,商家平臺也就有機可乘了。

這便是為什麼商家平臺通常選擇殺熟而不殺生。

老客戶往往自以為跟商家越熟就會得到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優惠的價格,而熟客的行為軌跡也相對固化,不會貨比三家。所以,相對於新客戶,老客戶對價格就沒有那麼敏感了,自然也便成為了商家平臺“餐中肉”。

而作為消費者,我們該怎麼辦?

反用戶畫像,或許可以避免被“大數據殺熟”。

同樣以某消費平臺為例,我們可以進行畫像偽裝。

首先,當我們要搜索某產品A時,可以間歇性搜索與其不相關的產品B、C,用無關的搜索數據來掩蓋我們真實的意圖數據。當然,這樣的偽裝方式會比較繁瑣、耗時。

其次,我們可以同類產品貨比三家。而查看價格時,可以當前賬號查詢一下,再退出當前賬號,進行價格查詢。如果前後兩次存在價格差異,就可以換個賬號再進行消費了。

當然,應對價格差異還有最直接了當的做法——卸載重裝,並且這個方式還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優待”。

有過相關運營經驗的人應該知道,運營的四大工作內容:拉新、留存、促活、轉化。所以,為了拉新平臺通常會給新用戶較大的優惠力度;對於已流失或即將流失的用戶,也會給予特殊的福利來召回和挽留。

也就是說,通過卸載重裝的行為,我們可能會被貼上“召回的流失用戶”或“新用戶”標籤,從而被平臺給予一些“特殊”優待。

不過,這種“特殊”優待在智能語音機器人應用——悟空話務機器人的使用中,就沒有那麼“特殊”了。

畢竟,通過悟空話務機器人的大數據分析能力,我們給到每位客戶的是高效、便捷的服務,讓客戶通過我們的智能語音平臺不僅能實現更高效的溝通,還能將有效的時間充分利用在更有價值的工作中去。

最後要說的是,“大數據殺熟”所代表的動態定價只是物聯網時代中的某一特性,不代表所有的大數據能力都是在“殺熟”或者說會“殺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