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剎車時傳來“唧唧”聲,偶爾還有“絲絲”聲,聽著刺耳又心煩,那這種異響到底意味著什麼,踩剎車時突然方向盤抖是怎麼回事, 又該如何處理呢?

​剎車這個動作最直接影響的部位就是剎車片、卡鉗、剎車盤,所以剎車異響一般是由這3個部位或者聯合造成的,大家遇到剎車異響不妨對照以下的原因來檢查、排除。

01、新車踩剎車異響

如果是新車,因為剎車片、剎車盤都是新的,還在磨合期,可能會發出絲絲的響聲,這是正常的,不需處理,一般過幾百公里就會自動消失。

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02、剎車盤片之間有異物或水膜

剎車片與剎車盤之間有異物,比如沙子、小石頭等小顆粒進入盤片之間,與剎車盤表面摩擦,這會造成絲絲響。 下雨天時或剎車盤內有水時,剎車片和剎車盤比較潮溼,低速的時候剎車容易出現震動感的嗚嗚響,水乾後便會消失。

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03、倒車踩剎車時異響

倒車剎車時出現震動感的嗚嗚響。這一般是摩擦紋路改變所致,平時都是前進剎車,現在倒車,紋路不對,所以容易異響。這種聲音在低速情況下會出現,高速一般是沒有的。這種情況,多摩擦幾次就好了。

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04、剎車盤片鏽蝕

剎車盤和剎車片因為鏽蝕粘在一起造成異響。這一般是發生在雨天行車後,或長時間停車後,剎車盤和剎車片鏽蝕粘在一起,再次啟動開車就會異響,這種情況多踩幾腳剎車,開上一會兒便可消失。

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05、剎車盤磨損產生溝槽

高強度的頻繁制動,摩擦片與制動盤相互摩擦過程中制動盤會出現溝槽現象,溝槽增加了制動盤與摩擦片的接觸面積,使得制動過程產生更大的制動力,制動更加有效;

對於經常高強度頻繁制動,制動盤經常會出現溝槽現象,這是制動行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不會對制動性能及安全帶來影響,且國家標準(GB-T 18343)明確規定,制動盤溝槽深度<0.38mm屬於正常現象。

如果溝槽深度>0.38mm,建議去檢查處理。

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06、剎車片磨損嚴重,開始報警

剎車片一般都會有報警片,當剎車片磨損到極限的時候報警片就會與剎車盤產生摩擦,生出尖銳的金屬摩擦聲,此時一定要及時更換剎車片,以免刮傷剎車盤、制動失效。

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07、剎車片的裝配問題

試著把剎車片重新安裝一下,往剎車片與剎車卡鉗連接處塗抹黃油或者專用潤滑油即可解決。也有可能是剎車片裝反了,重新裝配即可。尤其是在路邊攤更換過剎車片的車主,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08、冷車起步踩剎車異響

因為氣溫較低,懸掛部分的橡膠件比較硬,剎車盤與剎車片表面也會有所變化,此時起步就會有異響,等車熱了之後就好了。

09、ABS系統正常啟動的異響

ABS啟動造成的咯咯響,這個發生在緊急制動的時候,這時剎車異響是正常的,同時還會伴隨制動踏板振動。

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10、高速不平整路面剎車抖動

當高速行駛在平整度不好的路面,踩剎車時由於軸荷快速前移,為防止出現嚴重的點頭現象,減震器阻尼增大,路面的不平度通過車輪傳遞到方向盤,從而產生抖動。正常路面一般不會出現此現象。

關於剎車的幾個必備汽車小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