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一附院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 资助贫困患儿肝移植手术

今天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儿童肝移植资助项目启动会议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立了“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西北地区终末期肝病儿童的肝移植手术。

交大一附院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 资助贫困患儿肝移植手术

据悉,在我国,每年约有一万多名婴幼儿因先天性肝胆疾病死亡,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手段,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目前,全国每年有约3000名患儿需要做肝移植手术(其中70%-80%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的都是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儿),但是能够接受肝移植的不到三分之一。部分家庭因为不了解肝移植,误以为疾病“无药可救”,放弃了治疗机会;更多家庭因为经济贫困无力承担治疗费用,丧失了救治机会。

交大一附院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 资助贫困患儿肝移植手术

为系统解决西北地区终末期肝病儿童肝移植的治疗难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投入125万元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用以资助西北地区贫困终末期肝病儿童的肝移植手术,医院资助比例根据患儿手术的花费而定,一般资助总手术费的50%左右,以期降低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早日摆脱病痛。

凡是符合适应症的贫困患儿家庭可向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申请。西安市儿童医院、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符合条件的需要肝移植的患儿,也将推荐给西安交大一附院接受资助,并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接受手术。

交大一附院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 资助贫困患儿肝移植手术

据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肝移植中心,医疗及护理团队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肝脏移植及管理经验,核心技术团队均在台湾长庚医院学习了先进的儿童肝移植理念。

自从2000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肝移植团队相继开展了经典原位肝移植、背驮式肝移植、减体积肝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急诊肝脏移植、活体肝移植、双供肝肝移植、二次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等各种术式的肝脏移植,共完成肝脏移植733例,移植患者最长存活已达18年。

自2011年开展DCD器官捐献以来,已完成DCD肝移植474例,手术例数及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率均为西部第一,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交大一附院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 资助贫困患儿肝移植手术

该科学术带头人吕毅教授是国内肝脏外科及肝脏移植领域著名专家,《炎症损伤控制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的成立将开启西北地区儿童肝移植新篇章,对提高先天性肝胆疾病患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深远意义。

交大一附院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 资助贫困患儿肝移植手术

交大一附院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 资助贫困患儿肝移植手术

来自陕西省各医疗机构的100余名医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陕西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杨联昌副局长、西安市儿童医院李安茂院长、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王安平副院长、西安交大一附院潘承恩教授、西安交大校长助理吕毅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刘青光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辞,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儿科;西安交大二附院小儿外科;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消化内科、小儿外科;西北妇幼医院感染科、小儿外科、消化内科相关专家参加本次会议。

交大一附院成立“儿童肝移植专项基金” 资助贫困患儿肝移植手术

西安市儿童医院刘小乖教授,西安市儿童医院方莹教授,西安市儿童医院邓慧玲教授,西安市儿童医院潘永康教授,西安交大二附院李鹏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王博教授分别就儿童遗传性肝病、胆道闭锁诊疗、儿童肝移植营养支持、儿童肝移植现状等内容做了专题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