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路途不顺,又怎能够放弃自己的志向?

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古往今来,许多名胜古迹往往逃不过文人骚客的“浓妆艳抹”,也正因此得以名扬四海,名流千古。滕王阁也不例外,天才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滕王阁名扬四海,吸引众多文人留文于此。

王勃:路途不顺,又怎能够放弃自己的志向?

滕王阁座落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赣江的东岸。开始修建在唐永徽四年,是当时担任洪州都督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修建。根据记载,李元婴在永徽三年担任苏州的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修建阁作为居所。因为李元婴封号是“滕王”,所以称为“滕王阁”。20多年后,当时的洪州都督阎公开始重修。阎公聚集文人雅士著作文章来纪念这一时刻,正是这次相逢使得滕王阁成为了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王勃:路途不顺,又怎能够放弃自己的志向?

那时王勃仕途不顺,因恃才傲物,不愿同流合污,再次被贬,又连累父亲,心中郁闷。登上滕王阁被眼前景色所震撼,时值九月深秋,积水消尽,潭水清澈,云烟凝结在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j这里山峦重叠,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深不见底、白鹤、野鸭栖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迂折回环之势,威严的宫殿,依照起伏的山峦而建。

王勃:路途不顺,又怎能够放弃自己的志向?

然而想到自己命运不顺,路途艰险,想起前人贾谊,梁鸿,在政治昌明的时代也不能为君主所重用,才华不能得到施展,不免感到惆怅与失落。然而突然王勃豁然开朗,或许是因为这壮丽的景色,让这短暂的迷茫消失,退散。王勃想到自己还年轻,自己还有理想没能实现,怎么能就这样放弃?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参加如此盛大的聚会还是很开心的,有机会结识各位名家,已是幸事。

估计上天也喜欢王勃写的诗,《滕王阁序》写完没几年,王勃就英年早逝去天上写诗了。

王勃:路途不顺,又怎能够放弃自己的志向?

几年后,《滕王阁序》在长安城里都传颂着。唐高宗读到这篇序文,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感叹,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又读下去,是一首四韵八句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唐高宗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王勃:路途不顺,又怎能够放弃自己的志向?

时至今日,滕王阁早已毁坏重建多次,但王勃的滕王阁序,一直被人们所称赞。高中时,读到诗句时,当时就被文章就被震撼,被王勃那种乐观的精神所感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路途不顺,又怎能够放弃自己的志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