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為什麼要防腿腳受冷!所以愛美的你從年輕時候改變吧!

腳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所以在寒冷的冬季,人們的腿腳往往會感到冰涼寒冷。中醫常說“人暖先暖腿”,因此冬天一定得保證腿腳暖和。

如果腳底每天都處於受冷的狀態,會使手腳血管收縮,從而增加心臟的負擔,使其血液輸送受冷,導致血壓上升,血液循環不順暢,生理代謝不平衡。會引起頭昏眼花、肩膀疼痛等症狀,更有甚者將導致頭痛、高血壓、糖尿病、過敏性鼻炎等病症。因此身體受冷並且這種狀況長期性維持下去的話,就會越來越容易使身體疲勞,引發各種病症,特別容易引起老人及兒童的各種病症。

“萬病自腳來。”腳部是人體神經末梢最豐富的地方,也是人體穴位最集中的地方,腿腳受涼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或惡化。

腿腳受冷可能引發的疾病

【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醫學上稱為“腓腸肌痙攣”,最常發生在位於小腿後部的腓腸肌,夜裡多見。發病後,患者坐起來局部按摩幾秒到幾分鐘就可以稍微緩解抽筋帶來的疼痛。在過度鍛鍊、大體力勞動、著涼的時候容易發生。從人群上分,老人、孕婦和長身體的小孩都經常受抽筋的困擾。為預防夜間小腿抽筋,在冬秋季節要注意下肢保暖,出門時多穿衣服,並穿上厚襪子,防止腿腳受涼。晚上睡覺時注意蓋好棉被,也可以在腰以下的部位多蓋一條毯子。

【勞損性或風溼性關節炎】

腳心或腳趾受涼會導致身體關節疼痛,並會導致病情加重或難以治癒。人期生活在地暖的室內環境裡可以有效地改善病情並預防各種關節疾病並且避免腿腳抽筋。

【坐骨神經疼痛】

腿腳受涼同時會導致坐骨神經疼痛,長期腿腳冰冷是坐骨神經疼痛的一個主要誘因。

【腿腳部痠痛發麻】

腿腳受涼同時也會導致周身血液流通不暢,會導致腿腳部痠痛發麻。地暖會加快腿腳部的血液流動,避免相應症狀。

【腎虛】

中醫認為下肢寒冷會導致腎虛,腎虛會導致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會導致關節痠痛等一系列症狀。地暖會加快下肢血液循環,避免寒氣侵入,改善腎虛等症狀。

【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下肢寒冷會導致整體免疫力系統降低,從而導致感冒等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產生,尤其是針對老年人、兒童及身體虛弱的人們。改善下肢寒冷可以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環,使機體免疫力大大提高,可以預防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腹瀉或食慾缺乏】

腳涼會引起腹瀉,長期會導致經常性腹瀉或神經性腹瀉。生活在地暖環境的人們可以避免受涼導致的腹瀉及類似疾病並可以改善食慾缺乏等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