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祕: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前段時間,網上有人評論,現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女人,有那些?基本都是各大國的領導人或領導人的老婆。對這個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那在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力且耳熟能詳的女人,

如果網選的話,恐怕都繞不過這三位,漢高祖劉邦的老婆呂雉、中國唯一的女皇武則天、還有一個割地賠款的慈禧老佛爺。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在很多影視劇中,慈禧基本都是被描寫成,喪權辱國、好大喜功、剋扣北洋軍餉、閉門造車等等詞彙。功過今天我先不說,且說老佛爺的稱號,為什麼人人都尊稱他為老佛爺呢?

就有人猜測說慈禧,想要得道成仙,所以喜歡別人叫她老佛爺,上有所好,下必附之。久而久之,慈禧就成了老佛爺了。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慈禧曾經照過一張很大的照片,照片旁邊還站著李蓮英扮的善財童子。慈禧確實是很信佛,肯很注重佛,你看那張照片手中拿了一個觀音大士的玉淨瓶。據說信佛是為了能夠調整情緒,達到養生的目的。

說起來慈禧的日子也確實不太好過,軍機大臣們也沒辦法時時照顧她的情緒。比如說800里加急軍情,基本上都沒有好消息,哪個軍機大臣也不敢不報吧。聽了這個消息後,誰心裡能好受呢!那當然是又氣又急,臉色語氣也自然就變得特別難看。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生氣傷心、傷肝、傷脾、傷肺、傷腎,從而延伸至全身不暢,導致內分泌失調。她的健康關係著整個國家,所以慈禧老佛爺就覺得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據清史記載慈禧會很自覺的調整自己的情緒,她感覺情緒不順的時候,就會馬上回到宮中的佛堂裡,在觀音大士的佛像面前一坐就是幾十分鐘,不管有多急的戰報,多大的朝報,誰都不能打擾她。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她覺得要一心禮佛,心無雜念專心研究佛法,以此達到穩定情緒的目的。時間久了,就能讓他冷靜下來,很好的消除心緒不定。從裡面出來的時候,臉色就變得和顏悅色,繼續處理朝廷政務。

有一個關於老佛爺這個稱呼來歷的故事,話說當年江湖上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得道高僧,這個和尚特別擅長畫觀音像,而且還特別擅長畫各種各樣的菊花蘭花。慈禧不但信佛,而且她自個的小名就叫蘭兒。所以就把那個和尚請到宮裡來了,有一天,就出了一個題為“誰能夠在五尺長的宣紙上畫出八尺高的觀音?”。且不能畫出紙外,很明顯這個命題作文,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但是沒有人敢質疑這個問題,沒有人回答,最後這個高僧說願意一試。慈禧就是為了考驗一下這個高僧的,高僧也知道是考驗他。回去之後就琢磨這事兒怎麼辦啊,慈禧太后出了這麼一道難題。想來想去想去想來,手中佛珠不甚掉在地上。這時突然想出一主意揮毫潑墨,畫了一幅觀音像交給慈禧。慈禧看後果然是與眾不同,只見在那畫中,玉淨瓶裡的柳枝掉在地上,觀音菩薩彎著腰去拿淨瓶中的柳枝。高僧說:他畫的觀音上身四尺,下身四尺加起來就是八尺。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慈禧很是高興,就問高僧想要什麼賞賜?是重塑金身?還是給你修個廟?還是封你個國師之類的?高僧說他什麼都不要,慈禧更是佩服這位高僧了。就說看來我在佛法方面不是修行淺薄了,我還得在繼續修煉,我乾脆出家吧。也這麼一說,這時她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撲通撲通撲通全跪下了。

特別是大太監李蓮英,人家在揣摩領導心思上面,那還真有一套。李蓮英撲通就跪下了,趕緊磕頭說,您是我們的老佛爺,不出家也是老佛爺。這句話一下就說到慈禧太后的心坎上了,“老佛爺”這個稱呼就不脛而走了。這件事充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拍馬屁的重要性。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關於老佛爺還有很多其他的傳說,有很多人都認為老佛爺是慈禧太后的專用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最早的時候,康熙就被人稱為康熙老佛爺,到了乾隆也被人稱為乾隆老佛爺。

滿語的“滿柱”,翻譯成漢語,那就是佛爺的意思,就成為清朝歷代皇帝的特有稱呼,讓別人稱呼自己也叫老佛爺,其實也就是想和這個清朝歷任的皇帝一樣。和其它男皇帝享有同等待遇,至高無上的特權,最起碼聽起來我也和康熙、雍正、乾隆、這些皇帝是享受同等待遇。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慈禧太后的修身養性和他信佛是分不開的,最起碼能達到靜心養生的目的。而他能夠活到74歲,垂廉聽政40多年,要說也真不容易,生前不容易,死後也不容易。父母死了,老公死了,兒子死了,國家內憂外患。史上有記載,慈禧在60多歲的時候,肌膚還細膩白皙,頭髮烏黑。據說死後,大盜孫殿英炸開慈禧墓時,士兵看到慈禧面容嬌好,猶如熟睡一般,因此多名士兵對慈禧老佛爺想入非非,而不能自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了解真相。


歷史揭秘:生前不易,死後更不易的慈禧老佛爺

慈禧老佛爺


請看到此文的朋友善於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學習養生,好好生活,多多休息。

管它幾度輪迴變,浮生若夢天地間。歡迎大家觀看,喜歡的朋友,請在下方留下評論,收藏,轉發,小編感激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