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史称金匮之盟,究竟是何道理

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一聊北宋时期著名的金匮之盟。这个事件发生于宋太祖及其弟弟赵光义、杜太后和大臣赵普之间。说起来就是太祖皇帝立遗嘱的事情,与历代皇帝不同,太祖并没有将皇位传给他自己的儿子,而是将其传给他的弟弟。其中思量几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两句就能解释清的。虽说关于此事众说纷纭,疑点颇多,但是也并非无一点道理的。

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史称金匮之盟,究竟是何道理

大家应该知道,赵匡胤的皇位是由起义得来的,在兴兵起义之时,他所对抗的不是一个完整强大的国家,而是一个七岁稚儿统领的。在那个时期,后周仅仅是诸多国家中的一个,战火纷飞,政权更迭之事屡见不鲜。而太祖曾经历多次的战役,军事才能显著,对付一个不稳定且国君又是孩童的国家自然那是要容易许多。但是到了他自己这儿,便又是另一种情况了。宋朝建国初期也不过是也带了后周成为诸多分裂势力中的一股,虽然较之其他国家要更稳定一些,但是也没有强盛到可以睥睨天下的地步。更何况能够推翻了后周,太祖皇帝自然也是希望可以统一天下,成为天下共主的。只是这统一天下的霸业所需时间甚久,就这皇帝每况愈下的身体情况已然不是他能够等得起的了。

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史称金匮之盟,究竟是何道理

所以这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便更是慎重万分,因为他不仅仅需要担起国家江山的重任,还要完成太祖皇帝为能完成的毕生夙愿。在关于立储这件事上,杜太后也给过太祖皇帝许多建议。她曾将后周覆灭之缘由摊开在皇帝面前,其实太祖心中又何尝不明白呢?他的皇位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得来,后周国主稚儿的身份与他助力不少。倘若后周国主为成年人又是个有治世之才的明君,哪怕是生在乱世,推翻这么一个政权绝不是一件易事。

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史称金匮之盟,究竟是何道理

而宋朝也不过是新生政权,纵使他的儿子已经成年,但是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承担起这个国家的未来呢?在这乱世之中,若真的将皇位传与自己的儿子,那么他将来所面对的一切,征伐也好,吞并也罢是不是有足够的胆量和智慧呢?太祖皇帝在这个问题上思考了十多年,其间的忧思不言而喻。是的,他不敢赌,不敢将自己辛苦打拼的基业这样交给一个未经历练的孩子,哪怕这个孩子是他的亲儿子有着最名正言顺的继承身份。

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史称金匮之盟,究竟是何道理

想明白了这一点,太祖皇帝常常驾临他弟弟赵光义的府邸,一呆便是许久。自古以来,凡是得皇帝大驾光临的要不么就是飞黄腾达极得恩宠,要么就是大难临头。这么频繁的和他弟弟见面就已经不同寻常了。在杜太后弥留之际,太祖皇帝在榻前侍疾,召来赵普记录遗言。太祖皇帝立他的弟弟为皇储有自己的思量,但其中杜太后的劝说亦是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宋太祖传位于其弟,史称金匮之盟,究竟是何道理

小编认为金匮之盟是太祖皇帝和杜太后深思熟虑的结果,这其中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有的只是对一个国家安稳昌盛未来的美好期盼。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做的极其正确,宋太宗终究没有辜负他兄长的期望,完成了北宋的统一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