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功能性便祕知多少?

儿童功能性便秘知多少?

儿童功能性便秘知多少?

文丨宋紅梅

功能性便秘是指持續性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或看起來未能完全排空大便,並且沒有發現器質性疾病。功能性便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佔1歲及以上健康兒童便秘的95%以上,在學齡前兒童中也較常見;器質性病因所致兒童便秘佔比不到5%,特別是在小嬰兒中更常見。

對所有便秘患兒進行評估以識別出少數具有器質性原因的便秘患兒很重要。此外,及時和徹底的治療干預將使功能性便秘兒童獲益;延遲或不充分的干預可能會導致患兒排便剋制而加重便秘。

嬰幼兒功能性便秘

嬰兒功能性便秘通常是由於急性便秘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和治療發展而來,急性便秘的原因和處理詳見往期內容。

  • 生後第1年,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引起急性便秘,嬰幼兒排出乾硬糞便時可能會引起排便疼痛而導致剋制排便,進一步導致糞便瀦留,使得結腸吸收更多的水分,大便更乾硬;如此反覆會使得孩子恐懼排便時的體驗,盡力避免排便,造成惡性循環。

儿童功能性便秘知多少?
  • 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的發生可能也與排便訓練有關,監護人給予過度的壓力和/或不恰當的排便方法,都會造成糞便滯留。

儿童功能性便秘知多少?

如何診斷嬰幼兒功能性便秘呢?

年齡<4歲的兒童至少符合以下2項條件,持續時間達1個月:

  • 每週排便≤2次;

  • 大量糞便瀦留史;

  • 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費力史;

  • 排粗大糞便史;

  • 直腸內存有大量糞便團塊;

對於接受排便訓練的兒童,以下條件也作為選項:

  • 能控制排便後每週至少出現1次大便失禁;

  • 粗大糞便曾堵塞抽水馬桶。

嬰兒期功能性便秘應該和以下疾病相鑑別:機械性腸梗阻、先天性巨結腸、脊髓疾病、其他代謝性異常或腸神經源性異常。

超過90%的健康足月兒和小於10%的有先天性巨結腸的嬰兒在出生後24h內排出第1次胎糞(詳見公眾號【禕童】正常排便模式)。因此,胎糞排出延遲超過24h且伴隨一些症狀(嘔吐、拒食、腹脹、發熱、生長遲緩、大便帶血)的嬰兒,需進行直腸活檢以排除先天性巨結腸。

儿童功能性便秘知多少?

提示先天性巨結腸(赫什朋病)的症狀和體徵包括:胎糞排出延遲(出生48小時後)、生長遲滯或遲緩、嘔吐、腹部膨隆、肛管過緊而直腸空虛,或直腸指診後爆炸性排便(噴射徵)。對於在新生兒期出現便秘的嬰兒,尤其應考慮先天性巨結腸。

牛奶可能導致嬰兒和年幼兒童便秘。飲食中增加牛奶後出現便秘症狀提示這一診斷,以含大豆蛋白或水解蛋白的配方奶替代牛乳通常可以確診並治療。

儿童功能性便秘知多少?

如何防治嬰幼兒功能性便秘?

早期干預可以改善嬰兒功能性便秘的症狀。症狀持續時間越短,治療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對父母或監護人的科普教育非常重要,要避免他們過分的緊張和擔憂。

  • 對於嬰幼兒,只有緩解對排便疼痛的恐懼,才能順利進行排便訓練,所以軟化大便和確保無痛性排便是治療的重要環節。常用的非刺激性的輕瀉劑如:聚乙二醇、乳果糖或鎂乳,這些藥物可以緩慢軟化糞便團塊直至數天到數週後患兒主動排便。軟化大便的治療常需要持續數月到數年。

  • 對於軟化大便治療失敗的嬰幼兒可考慮給予低過敏配方奶試驗性治療2~4周。

儿童功能性便秘知多少?
  • 如果是由於嬰幼兒不習慣如廁訓練導致的便秘,應該給予行為治療,特別是對排便訓練中順利排便的患兒給予獎勵通常是有幫助的,強制性的排便訓練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