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尾切片、酒烹鰉魚,清代最有名的兩位吃貨喜歡這一口

清代兩江總督尹繼善的地位很高,權力又大,讓他有機會品嚐人間最名貴的美味。這當中,他最讚賞的一種美食就是鹿尾,認為是天下第一美味。

問題是,鹿尾產自北方,江浙一帶很難得到,即便來到,也不新鮮。尹繼善的好朋友袁枚曾經得到一條比較大的鹿尾,他的吃法是用菜葉包裹鹿尾,放入鍋中蒸熟,味道與眾不同,最美妙的是鹿尾上的一道漿水。

鹿尾切片、酒烹鰉魚,清代最有名的兩位吃貨喜歡這一口

《浪跡叢談》的作者梁章鉅也喜歡鹿尾。梁章鉅在北京任職的時候,每到冬季,貢入的鹿尾不少,讓他有機會大飽口福。後來出外任職,依然有機會享用鹿尾。一般是由梁章鉅的夫人親自動手料理,薄薄切片。

在桂林任職時,距離京城十分遙遠,好在經常有差人來往,依然可以捎帶來鹿尾。梁章鉅在桂林時寫的“寒夜何人還細切,春明此味最難忘”,寫的就是好吃的鹿尾,在當地被傳為佳句。

退隱之後,梁章鉅再沒有機會品嚐鹿尾。很顯然,做為一道高級美食,鹿尾是權位的附屬品,與金錢和地域的關係不大。此時的梁章鉅,只能到回憶之中搜尋鹿尾的美好滋味。

與鹿尾相關的還有鹿筋。製作起來比較複雜,因為鹿筋不容易燉爛,而且異味很大。一般要提前幾天捶打,水煮,換幾次水,淘淨異味。一種做法是不加輔料,只用雞湯或者肉湯煨燉,調料用秋油和酒,輕微勾芡,最後撒一點花椒末。

另一種做法可以加入火腿、冬筍、香蕈等,用雞湯煨燉,不勾芡,製成鹿筋湯。

鹿尾切片、酒烹鰉魚,清代最有名的兩位吃貨喜歡這一口

鹿尾之外,尹繼善還很喜歡吃鱘魚,認為自己府中的鱘魚菜天下無比。袁枚曾經品嚐過尹府的鱘魚,認為做得並不是最好。主要的問題是煨得太久太爛,致使滋味重濁。

在這裡,袁枚把鱘、鰉並稱,認為鰉魚的恰當做法,一個是炒蝗魚片。方法是把鰉魚切片,用油炸過,加入酒和秋油烹炒,味料主要用到蔥與姜,量要大一些。袁枚曾經在蘇州一位唐姓人家吃過這種炒鰉魚片,味道奇佳。

另一種是鱘魚的製法,先用清水煮一煮鱘魚,然後加工,讓骨肉分離,魚肉與魚骨分別切成小塊。用備好的雞湯把魚骨煮到八分熟,下入酒和秋油,最後加入魚肉,略煨一下就可起鍋,再加入蔥、韭、胡椒,倒入一大杯薑汁。這樣分別魚骨和魚肉的火候,讓二者熟得更為均勻。

尹繼善與袁枚這一對吃貨,名義上是師生,其實二人關係十分親密,彼此隨便,如同一家人一樣。

鹿尾切片、酒烹鰉魚,清代最有名的兩位吃貨喜歡這一口

袁枚經常訪問尹府,尹繼善身邊有許多小妾,對袁枚毫不迴避,還經常與他當面請教詩文之事,直接稱呼他為“袁先生”。有時候袁枚到尹府,遇到尹繼善在官府中處理公事,他便直接到內院之中等候,一點兒也不見外。

最誇張的一次,尹繼善想請袁枚到自己府中喝酒,等了好久還不見袁枚過來,派人前去催促,卻找不到袁枚在哪裡。尹繼善只好打道回府,不曾想袁枚早就趕到尹府,和小妾們張羅酒宴,已經一起喝了起來。尹繼善大笑,還專門寫了一首《山樞》。

尹粥善喜歡賦詩,他與袁枚之間經常會有詩文唱和。袁枚每有新作,便送給尹繼善欣賞。尹繼善立刻提筆應和,派人快馬加鞭,把詩稿送給袁枚看,速度奇快。

下一次袁枚想了一個好辦法,寫了這樣一首詩:“知公得句便傳箋,倚馬才高不讓先。今日教公輸一著,新詩和到是明年。”

詩寫好之後,袁枚不急著送出去,一直等到除夕之夜,臨近子夜時分,才派人送到尹繼善手裡。這個時候,無論尹繼善回應得多快,應和的詩也無法趕在子夜之前送到袁枚的手裡。

鹿尾切片、酒烹鰉魚,清代最有名的兩位吃貨喜歡這一口

尹繼善大笑,這樣的玩笑,他喜歡。後來尹繼善病重的時候,床榻之上到處是他草擬的詩稿。因為乾隆皇帝要來府中探視,他才讓家裡人收拾一下。

尹繼善死在乾隆三十六年,時年七十七歲。

於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