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迪分享」停下來,揉揉孩子的肩膀吧!


「貝迪分享」停下來,揉揉孩子的肩膀吧!

01

傾聽孩子的心事

教育不是在教書,事實上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

當我讓孩子畫了自畫像,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而痛哭流涕的時候,我真的覺得這是一份救人的工作。

你沒有辦法想象他們內心裡會有這麼多的事情,這麼的嚴重,因為他們講出來了,因為他們哭了,他不會走錯路。

有的孩子告訴我,只要能不回家,他一定不要回家。這句話如果讓他的父母聽見了,一定會嚇一跳。

事實上,這群孩子的父母正好是在臺灣經濟起飛的那一代,當他們在努力創造經濟奇蹟時,對於孩子卻疏忽了關懷。

所以這些孩子不是為反叛而反叛,他們是在反叛某一種程度的冷漠與疏離。

很多父母與教師真的忽略了一件事,他們所教育的對象不是一個物品,是一個人。

你的任何舉動,都可能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極大的影響。你的一點點關心,也會改變孩子的一生。就像那次自畫像的活動結束後,學生們抱頭痛哭,我走過去揉揉他們的肩膀,我相信他們會感受到。


「貝迪分享」停下來,揉揉孩子的肩膀吧!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忙成這樣子,沒有時間停下來傾聽孩子的心事,沒有時間揉揉孩子的肩膀。

最讓我驚訝的一次是我在大學擔任系主任的時候,一個女學生不見了,一個星期都沒有來上課,我打電話給她媽媽,她說:“我生意好忙耶,我把小孩交到你們學校,就是你們要負責,你們還要問我?”

我聽了真的嚇一大跳。

我的父母不是這樣的父母,他們是不必等學校老師通知,就常常跟學校保持聯絡的。所以我不懂現在的父母,為什麼七天不見孩子,還能忙著做生意?

我們今天面對一個長期以來不被注意、被忽略的課題,這個“果”已經顯現在報紙上那些觸目驚心的事件中了。

我們衝得太快,沒有辦法一下子煞車,但可以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去做,讓物質的東西少一點,讓心靈的空間大一點。

老子一直在講“空”,他說我們之所以能用杯子喝水,因為杯子是空的;我們能住在房子裡,也因為房子有空的部分。最重要的不是“有”,是“無”。

如果你的心被物質塞滿了,最後對物質也不會有感覺。

就好像一個吃得很飽的人,對食物不會感興趣;而肚子餓很久的人,他在品嚐食物的時候,就會得到好大的滿足與快樂。

當一個孩子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時候,最後他會非常不快樂,即使是殺人他都沒有感覺。

他已經被物質塞滿了,他要的東西從來沒有得不到,所以他很痛苦,這種痛苦是他的父母無法瞭解的。


「貝迪分享」停下來,揉揉孩子的肩膀吧!

02

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

人有時候也很奇怪,會倚靠外在的東西,讓自己有信心。

譬如說我小時候,大部分的孩子經濟條件不好,營養也不好。但有一個同學長得特別高大、壯碩,他走起路來就虎虎生風,特別有信心。

人類的文明很有趣,慢慢發展下來,你會發現,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方式使自己有信心,但前提是要有一個比較成熟、比較豐富的文化支持。

譬如說我雖然很矮,可是我在另一方面很高大,可能是在心靈方面,或者精神方面,或者有某一方面特殊技能。

我很期盼有這樣的一種社會,這樣的文化出現,讓每一個人有他自己不同的價值。

我們的社會的確已經在走向多元,舉例來說,現在有很多地方都要求“無障礙空間”的設計。我小時候哪裡有這種東西?殘廢就殘廢嘛。

可是我們現在也不用這樣的稱呼了,因為他並沒有廢。這不只是一個名稱的改變,而是人們重新思考,過去所做的判斷對不對?

過去的殘就是廢,就是沒有用的人,但現在發現他不是,他可能有其他很強的能力可以發展出來。

我想這就是多元社會一個最大的基礎,人不是被制化的。

制化,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用英文分數、數學分數就決定這個學生好或不好。不把人制化,才能讓人身上的其他元素有機會被發現,豐富他的自信。

我們的社會是慢慢地往這一個方向在走,但同時有一些干擾,例如重商主義、唯利是圖的價值觀,又會讓多元趨向單一。

單一化之後,就會出現這樣的聲音:“考上大學有什麼用,歌手接一個廣告就有數百萬入口袋,那才實在。”

所以,價值的單一化,是我們所擔心的。

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是每一個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過程,每個人都能夠滿足於他所扮演的角色。

這個觀念在歐洲一些先進國家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他們長期以來重視生命的價值,所以他們的自信,不是建立在與別人的比較上。

一味地跟別人比,遲早都會走向物化。


「貝迪分享」停下來,揉揉孩子的肩膀吧!

03

“夠了”的快樂哲學

許多人喜歡比較,比身上是不是穿名牌的服裝,開的車子是不是BMW,或是捷豹;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最近上了誰的課,看了哪一本書。

聽起來是不同的比較,精神的比較好像比物質的比較還高尚一點。

其實不一定。

我認為,有比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

有自信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一種充滿而富足的感覺,他可能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會覺得羨慕、敬佩,進而歡喜讚歎,但他回過頭來還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就像宗教或哲學裡所謂的“圓滿自足”,無慾無貪,充分地活在快樂的滿足中。

這和“禁慾”不一樣。

好比宗教有成熟的和不成熟的宗教,不成熟的宗教就是在很快、很急促的時間內,要人做到“無慾無貪”,所以提倡禁慾。成熟的宗教反而是讓你在慾望裡面,瞭解什麼是慾望,然後你會得到釋然,覺得自在,就會有新的快樂出來,這叫做圓滿自足。

西方的工業革命比我們早,科技發展比我們快,所以他們已經過了那個比較、欲求的階段,反而回來很安分地做自己。

他不會覺得賺的錢少就是不好,或是比別人低賤,也不會一窩蜂地模仿別人、複製別人的經驗。

在巴黎從來不會同時出現四千多家蛋塔店,這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

可是,你會在城市的某一個小角落,聞到一股很特別的香味,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調出來的味道。二十年前,你在那裡喝咖啡,二十年後,你還是會在那裡喝咖啡,看著店主人慢慢變老,卻還是很快樂地在那裡調製咖啡。

這裡面一定有一種不可替代的滿足感吧!

我覺得每一次重回巴黎最大的快樂,就是可以找回這麼多人的自信。每一個角落都有一個人的自信,而且安安靜靜的,不想去驚擾別人似的。

譬如冰淇淋店的老闆,他賣沒有牛奶的冰淇淋,幾十年來店門前總是大排長龍。但他永遠不會想說多開幾家分店。他好像有一種“夠了”的感覺,那個“夠了”是一個很難的哲學:我就是做這件事情,很開心,每一個吃到我冰淇淋的人也都很快樂,所以,夠了。

這種快樂是我一直希望學到的。

欲瞭解更多育兒資訊,請持續關注貝迪堡國際早教天津站,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