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腊八

腊八节吃腊八粥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腊八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代表新旧交接的一个意思,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农历的腊月初八这一天民间有吃粥、祭祀等习俗,而这一天也是佛家的盛大节日,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就是在这一天成佛。这一天也是家人小聚的节日,而“年”也就从这一天开始准备了。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为什么腊八节要吃腊八粥呢?

民间常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就是说腊八是一年中很冷的时候。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寒邪易伤人体阳气,所以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冬季还是注重扶阳补气。”而“粥”在中医理论里,有保胃气、存津液的作用,常饮热粥,除了对于驱除寒气有直接作用外,在粥里添加一些健脾养血、益气固表的药物,可以扶阳补气,寒冬腊月之际吃一顿内容丰富的热粥,能刺激起食欲,增加机体热量,暖胃消寒。

特别是腊八粥使用多种谷豆果蔬共煮,更能起到互补作用。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齐全,各种维生素、脂肪及矿物质钙、磷、铁含量丰富,对健康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常规腊八粥使用的食材有哪些?

我国地域广,物产多,地区差异性和饮食习惯差别也比较大,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熬腊八粥的时候,不同的地区使用的食材不尽相同,但是多会选择糯米、红豆、桂圆、红枣、花生、薏米、枸杞等具有滋补作用的食材。这些食材能够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制作腊八粥,选料有特别的讲究,尤其是具有食疗作用的原料,要根据身体状况投放。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不同的腊八粥食疗功效也各不相同

1、老年人:可多放点大豆

老年人应饮食多样化、多吃大豆及其制品,腊八粥符合这些要求。而且腊八粥多在晚上食用,也符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大豆中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可以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腊八粥正好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2、中青年人:多放些不同的米

中青年人由于工作量、活动量大,对能量要求也相对较高。许多中年人由于应酬多,导致碳水化合物的来源越来越少,不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粮谷类应占55%~65%的原则。所以,在腊八粥中不妨多放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类,也可适当多放些栗子、莲子等既富含淀粉又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坚果。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3、孕妇:香软腊八粥最合适

女性怀孕早期一般早孕反应严重,此时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呕吐,粥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孕中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补充能量,同时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而孕晚期则需要加强钙的补充。所以,对准妈妈和新妈妈来说,以下食物可以多考虑一下:糙米中含有大于100毫克/千克的钙,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枣中都含有较丰富的钙,大豆和坚果中还含有较丰富的铁。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4、儿童:原料尽可能丰富

一般情况下,孩子应合理食用各种食物,以取得膳食平衡。12岁以后,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都超过成年人。谷类是我国膳食中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来源,豆类、坚果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所以孩子喝腊八粥所选原料可以尽可能地丰富一些。3~5岁的孩子处于幼儿期,此时多给孩子吃些粗粮类食物,对培养孩子日后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有好处。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5、肠胃不好:把粥熬得稍稠些

粥中水分较多,稀的食品容易使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肠胃引起疼痛。所以,肠胃不好的人可以把腊八粥稍微熬稠一些,而且最好在食用腊八粥的同时吃些干的食物,如面包、馒头片等。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6、糖尿病病人:燕麦、荞麦为首选

营养学上,并不主张糖尿病病人过严地限制碳水化合物,但要选用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碳水化合物。许多研究已证实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特别是燕麦、大麦和一些豆类所含的可溶性纤维,可在胃内形成黏稠物质,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不会导致餐后血糖突然上升。荞麦中含有铬,有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所以,糖尿病病人可多选燕麦和荞麦作主料。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腊八粥作为腊八的习惯饮食,虽然有其典故,但也有丰富的养生意义。由于腊八粥的各种配料一年四季都有,且易于被人体吸收,老少皆宜,所以腊八粥不必等到腊月初八才喝。它可以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尤其适宜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食用。

清朝时候的曹燕山撰《粥谱》记载了200多种粥,详尽解析了腊八粥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指出腊八粥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每逢腊七腊八是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日子,人的体质也变的较弱,而简单的一款腊八粥却包含了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等作用,可谓是面面俱到。

临近年尾气温持续降低,起居要遵循早卧晚起的原则,睡眠时间要适当延长。同时注意防寒保暖,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提高耐寒指数,以一个健康舒适的状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习俗养生|腊八养生需“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