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e評丨讓我們共同迎接科學的春天

紫金e评丨让我们共同迎接科学的春天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前,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會見獲獎代表並同大家合影留念。(1月9日《人民日報》)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看到兩位獲獎的白髮蒼蒼的院士,筆者突然想到這兩句詩。向他們的成功道喜,向他們的付出致敬!我國的科技工作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奮鬥下,才實現了嫦娥奔月蛟龍入海的夢想。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從橫向看,科技實力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從縱向看,科技創新能力快速提升,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國家創新體系逐步健全,開始進入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這是值得驕傲的成績,更是我們接續奮鬥的基礎。

走進新時代,讓我們共同迎接科學的春天!

我們當在黨的領導下開創科技事業的新天地。黨的領導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根本政治保證。科技體制改革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闖難關,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未來改革遇到的大都是硬骨頭,需要打攻堅戰,黨的領導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就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向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我們當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將科技體制改革進行到底,促進科技再上新臺階。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當前,我國科技人才隊伍規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創新型科技人才結構不盡合理,科研人員開展原創性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還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我們當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讓像李保國、黃大年、南仁東、鍾揚等一樣的科技工作者脫穎而出建功立業!

要為科技大發展營造優良的文化環境。崇尚創新的發展環境對創新型科技人才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我們當倡導百家爭鳴的學術研討氛圍,營造尊重創新型科技人才個性的學術創新文化,為創新型科技人才創造更大發展空間,增強其敢為人先、勇於冒尖、大膽質疑的創新自信,減少對創新型科技人才學術活動不必要的干預。“我們一定要打破陳規,披荊斬棘,開拓我國科學發展的道路。”在40多年前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閉幕式上,郭沫若同志發出這樣的呼籲,今天重溫這段話,仍有現實意義。

“打頭風急鯨魚舞,滾滾潮聲喧萬鼓。”面對科技競爭的新時代,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我國當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