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抽成22%,滴滴抽成30%,倒逼商家车主退出

美团抽成22%,滴滴抽成30%,倒逼商家车主退出

最近美团将抽成提高至22%,滴滴在多数地区也将抽成提高至30%,在这么高的抽成比例情况下,很多不堪重负的商家车主都想退出平台,商家和车主表示这么高的抽成是在倒逼我们退出吗?

美团抽成22%,滴滴抽成30%,倒逼商家车主退出

美团和滴滴应该是分属两个不同领域的超级老大,美团占据者外卖市场的大半江山,滴滴更是厉害占据了出行市场的90%份额,不过两家都是基于网络平台,从事中介服务的运营商,同时两家的业务模式也是有很多相同之处:

第一,美团靠从商家的营业额中抽取提成获得收入,滴滴靠从司机的营业额中抽取提成获得收入,美团最近将抽成比例提高到22%,滴滴也在大部分地区将头层比例提高到30%。

第二,两家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经过了巨额亏损状态的,不知道网络公司的经营成本有多高,但是两家从商家和车主的营业额中都是抽取了巨额的利润的,这么高的利润,不知道两家平台为什么还会出现亏损。

第三,两家都搞过补贴大战,可能两家平台说的最多的亏损原因就是补贴。以滴滴为例,前前后后投入了400多亿资金进行补贴。这些补贴的巨额资金,为两家都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让两家都成为了本行业的龙头老大。同时巨额的补贴,也排挤掉了竞争对手;让自己在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在竞争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两家都忙于,都急于实现盈利,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对商家和车主的抽成比例。

美团抽成22%,滴滴抽成30%,倒逼商家车主退出

两家平台每天要抽取多少钱呢?

以滴滴为例,每天滴滴的订单接近3000万单,每单平均抽取3到5块钱,那么每天的收入就是9000万到1.5亿,一个月就是30到45亿的收入,一年就是五六百亿的收入,多吧,这够多了吧,但是滴滴还是在亏损。美团抽成也多,不过也在盈利和亏损之间徘徊。

两家平台,其实都是轻资产的经营模式,美团自己没有一家自己的餐馆,滴滴也没有自己的一台运营车辆。在轻资产的运营方式下,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很少,应该说成本和费用都是比较低的,但是网络公司的经营成本,我们确实搞不懂,为什么会让两家巨头都亏了那么多钱?

美团抽成22%,滴滴抽成30%,倒逼商家车主退出

也许这就是网络经济的特质,花很多钱在营运维护上面,花很多钱在补贴上,用巨额的补贴击垮竞争对手,不管怎么样?要承担巨额的费用,要实现盈利,就只有提高抽成。

但是提高抽成,就让商家和车主负担过重,实体店的利润也没有多高,毛利最多也就30%到50%左右,平台抽22%,商家还有人工,房租的负担,最终算下来,商家能挣几个钱。滴滴司机也一样,自己买车,自己负担油钱,保险费,每天跑500块钱,油钱,折旧,保险,就要200多,滴滴平台再抽走150块,到司机手里还剩几个钱。

美团抽成22%,滴滴抽成30%,倒逼商家车主退出

不是说网络经济产品不好,但是网路产品应该和实体产业相互配合,找到共同增加收入的合理方式,抽取合理利润,这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采取掠夺式的高抽成方式,无异于温水煮青蛙,最后商家车主不干了,那还到哪里抽成。你说是吗?欢迎留言,关注:开车打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