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最近感觉风声有点紧,敏感话题碰不得,碰了就遭404。

除了广告,到底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哥思前想后,觉得讲产品力比较安全。

我们买房子,有多少人是因为被样板间打动?

那些样板间美得让人热泪盈眶,他用最直观的刺激,让我们以为买下这套房子,也会拥有同样的生活。

直到我们住进去才明白,样板间和生活,就是两码事。

哥一度认为,主要是因为贫穷。

我们的生活,配不上样板间的美。

后来看了《爸爸去哪儿》,发现不是。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没想到,身价过亿浓眉大眼的明星们,家里也如此接地气。

看来,苍天并没有因为豪宅就绕过谁。

这个客厅,当年在样板间里,也许是这样的。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也有可能是这样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为什么住进去就变成那样?


开发商那些样板间,你在里面不吃不喝修仙,是极好的。

一旦植入生活,每一张户型图,全身上下都是糟点。

并不是每一个设计师都有生活经验,也不是每一种户型,都适合人类居住,样板间和你的生活,隔着10000个生活场景。

01

样板间很美,你的家很丑

这个直观判断的表面原因,是收纳空间的多寡,但本质上,是空间设计+配置的逻辑。

我们没有去找那种奇葩的跑道户型、子弹户型。那些看起来方方正正的户型,依然可以让你出够洋相。

比如上面那个明星家的客厅,如果拍阳台,大概率是这个样子——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不对啊,样板间当初说好阳台是这样的——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豪宅哦哥哥。

普通住宅的阳台用来晾衣服,豪宅也是用来晾衣服吗?

明明对着大海/大江/大湖/大公园,当初广告上,模特各种站在阳台搔首弄姿。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现在,飘着这么多内裤袜子,业主还有勇气站上去吗?

不管你客厅装的多豪华,都会被阳台的景色破坏。

美和丑的背后,是空间“视线管理”——

你的户型,能不能藏住生活不堪的一面?

我们看武汉一个所谓豪宅户型。

业主有一大抗性是,没有常规意义的阳台,不能晾衣服。

但这个盘送烘干机,他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毫无上下文,突然告诉客户,我们送烘干机,客户是无感的。

小1000万的房子,送我个万把块钱的烘干机,成本/优惠不匹配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但如果你从豪宅视线管理角度讲——

买这么好的房子,当然追求美+体面,烘干机改变传统晾晒习惯,不让衣物破坏客餐厅视觉整体感,把内阳台空间全部留给休闲功能区。

客户就理解你户型设计+赠送电器的意义,代入生活后的居住品味考量。

02


家里混乱,大家就拷问自己,是不是素质太差?

你必须非常有仪式感的生活,2、3天来一次全屋大扫除;生活不能太随性,每天都要收拾东西,否则家里会乱成一锅粥......

这不是住房子,是房子住你。

我们住不出样板间的生活,当然跟生活习惯有关,但很多时候,房子也不支持你精致生活。

户型里很多细节,设计院就是随便一画,根本不考虑真实生活的场景。

所谓好户型,除了能帮你遮挡生活的不堪,还懂你的生活习惯——

设计充分尊重人的天性。

比如下面两个户型,都是武汉的。

大家只看大门的打开方式,然后哥请问,谁合理一点?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下面那个户型,更合理。

两个门都是朝内开,这没问题。

但设计师是否考虑到,我们回家进门的流程?

放下手中的包——换鞋——脱外套。

下面那个户型,整个流程很自然。

门打开——包放玄关柜——关门——换鞋——脱外套放进柜子。

而上面那个户型呢?

门打开——包放餐椅上——关门——换鞋——脱外套放进柜子——包再放玄关柜。

其实2个户型的流程只多一道程序。

这种差异感知非常微小。

但每个环节多一道程序,可能造成你就懒搞,衣服包包就随便放得了。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武汉很多户型的玄关,都是一面墙装鞋柜草草完事。

台面只能放钥匙、茶杯、雨伞之类的小件,很少有更换外套、存包的收纳空间。

我们回到家的心情会放松,整个人的状态是松垮的,怎么方便怎么来。

从人性出发,进门第一件事,就是衣服往沙发上甩。

久而久之,家里越来越乱。

其实你在入户玄关双向多做一面柜子,哪怕适当拓宽走道,牺牲一点客厅的空间。

业主使用起来会发现,客厅小了,反而比大的用起来更整洁、美观。

因为大量随手放的物件,都可以收纳进玄关柜。

当然,这种理念很难在营销环节呈现,甚至会成为障碍,需要长期对购房者输出。


03


哥对细节比较偏执,吹毛求疵。

很多时候,这些细节并不能决定你的购买行为,但能判断开发商对户型的死磕程度。

哥踩盘,经常在置业顾问惊恐的目光中,坐上马桶把玩手机。

因为刷手机,是我们在家里最常见的消遣。

而手机和马桶,堪称绝配。

哥很纳闷,为什么每张户型图,都引导客户“内开”厕所门?

万一家人开门打掉我手机咋办?

完事之后的操作,手机应该放哪里?是放地上还是用嘴叼着?开发商又考虑过吗?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所以,好户型——

房子设计不止美,还要实用。

这种实用,是匹配你用户实际需求。

有个有钱人(大家就当个段子)。

他跑去看《五十度灰》,回家兽性大发。

结果200多平的豪宅,居然都没有能装捆绑桩的地方。

有钱人吐槽,连我们富人这点小小的癖好都得不到满足,说好的顶级圈层呢???

这是豪宅客户的心理,那怎么从空间满足刚需客户需求?

我们看下面这个武汉小户型,不到90平。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这户型有个BUG——厨房太小,冰箱没地方放。

设计师肯定有苦衷。

但这个BUG代入潜在客户的生活场景,是可以破解的。

我们简单画像,买70多平户型的客户。

大约是父母买给刚毕业的小孩、刚结婚的小夫妻,老板买来稳住小三……

这部分群体有个共同点,生活比较混乱,不规律。

他们不见得每天做饭,冰箱不是用来放剩菜剩饭,是不是必须在厨房,无强烈抗性。

冰箱更主流使用场景是——

业主坐客厅沙发看剧,冰箱用来存放薯片、可乐。

有这种代入感的话,冰箱放厨房/卫生间夹角,融入客厅空间,反而更匹配。

假如设计师没有在客餐厅保留这个空间,或者没前置插座,住进去就很尴尬。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武汉的开发商,其实一直把房子当资产卖。

比如小户型,一切的设计逻辑——X环,低总价,首付XX万起。

他没有当产品卖,当然也不考虑用户是谁,有什么需求?

万一别人真当家住呢,这个事情就有点尴尬。

04


哥前面说,开发商的样板间是不能住的,只能用来修仙。

所以他的美,往往非常不真实。

地段给出购买理由,展示区决定我们是否掏钱。

样板间是展示流程最后一步,也就是说样板间,会直接决定你的购买行为。

但现在样板间跟你生活,完全两码事。

所以,我们去看样板间,除了点赞畅想未来生活之外,需要关注——

他的户型被样板间修饰、掩盖了什么?

美/仪式感/豪华感,是否和实用处于敌对关系?

比如浴缸,主卫能放浴缸,差不多是现在武汉楼盘的档次背书。

我们常见的浴缸/淋雨的关系,大多是独立的,彼此之间没有关系。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这样设计导致的结果,他不会引导用户正确使用浴缸。

基本上,你回家脱掉衣服,直接就进去泡澡。

然后一身黑泥留在浴缸壁,清洗起来别提有多酸爽。

但武汉有一个豪宅的设计,他的主卫是这样处理浴缸/淋浴间关系。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你必须穿过淋浴间,才能进入浴缸。

他的空间语言是,你必须先淋浴洗干净,再进入浴缸。

所谓豪宅,让你更体面,不止外人能看到的配置,还有外人看不到清洗,包括养成你的习惯。

05


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被样板间欺骗。

这个户型你入住之后,还能不能保持整洁、美观,用起来是不是方便,要从一些侧面读出隐藏的BUG。

那么,有没有更简单的判断标准?

哥说一条,不见得准确,但能覆盖很多问题——

一个户型,怎么安排放洗衣机、电冰箱,决定他的档次和定位。

一般刚需+改善盘的洗衣机,一定在样板间、户型图里,会引导你放阳台。

OK,这个没问题,阳台对屌丝来讲,是晾晒的地方。

但豪宅,270度超大流线型阳台,一定不是用来晾晒。

他要么设置专门的家政间放洗衣机,要么必须想法设法放到厕所或者设备间。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自称豪宅的户型,把洗衣机引导到阳台,是扣分项。

因为你买漂亮房子,漂亮最集中的呈现在客厅,客厅的视线范围包括阳台。

比如这个“豪宅”也不把洗衣机放阳台,那么他洗衣机可以放哪里呢?

开发商也不知道,所以户型图把洗衣机“抹去”。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对于冰箱,常规户型一定都放在厨房。

那么下面这种配置,是合乎操作顺序的。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像素有点渣,哥讲解一下。

冰箱旁边是操作台面,你拿出食材,先放上面。

再右边就是面盆,给你清洗使用。

再右边又是操作台,给你切菜、理菜用。

最右边才是烹饪区,让你炒菜。

但下面这种,就不太合理。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像素还是有点渣。

哥红笔画圈的,分别是面盆和冰箱。

也就是说,你从冰箱拿食材出来,要穿过整个厨房去洗菜。

这看起来是小问题,但用起来就觉得麻烦。

而且他把厨房中心位置,给烹饪区而不是备餐区。

我们做饭的都知道,到底备餐动静大,还是炒菜动静大,谁需要更大空间?

这开发商自己宣传——

通过大数据发现女主人做一顿饭,要在厨房转身XXX次……既然如此,怎么这个动线没设计合理呢?

冰箱和洗衣机的摆放,其实是最见开发商户型功力的地方。

从这里,可以大概判断户型段位。

06


我们今天这个推送,其实为大家在解释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活不出样板间的生活?

样板间很美,不等于户型很好。

真正好的户型,能解决你的痛点。


武汉这些楼盘,你永远住不出“样板间”的体面


哥转述下这个125平的“三房”。

开发商旗帜鲜明表示,他们就是针对二胎家庭。

左上角那个卧室,是给孩子的卧室。

他们连在一起,中间是轻质隔墙,可分可离。

当你只有一个小孩,可以让他住大房间,如果好二胎,就可以一分为二,整个户型变成“四房”。

然后设置一个敞开式卫生间,两个孩子用,尤其是台盆做加宽处理。

考虑非常细腻。

我们知道,二胎家庭,家里东西特别多,如何保持家庭的整洁?

尤其是脸盆、澡盆,这些家什,是最难隐藏,也最影响美观。

所以他让婴儿洗澡,就在加宽面盆里操作。

所以哥觉得,这才是样板间的意义。

不在于用美去震撼客户,而是美的背后,能给客户很多启发。

这些微创新,对比请大师设计样板间,不会有营销溢价。

但不断的微创新汇聚在一起,带来整个户型产品力飞跃,却实实在在能够提升居住的品质,改善居住痛点,还不增加客户成本。

既然大家都知道样板间住不进去,从使用者需求角度出发改进空间逻辑,也许比什么都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