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鄭成功與其“海盜”父親鄭芝龍決裂之謎

撥開歷史雲霧,還原歷史真相,大家好我是麥芒。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字飛黃,原名鄭一官,在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十八歲時到達日本平戶縣,因長期生活在日本平戶而又被稱為“平戶一官”“老一官。”鄭芝龍在平戶與日本姑娘田川結婚,時年三十二歲,也就是明熹宗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生鄭成功。據傳田川產子當日正在海邊撿貝殼,將鄭成功誕生在海邊的大石頭上,石頭邊正好有幾棵青松,鄭芝龍又為福建人,於是為兒子取名福松。日本的九州平戶海邊就有一塊鄭公石,傳說就是鄭成功誕生之地。

鄭成功出生後不久,鄭芝龍與其弟鄭芝虎加入海上大盜顏思齊的隊伍。明末時的日本正當幕府時代,由足利義滿統治的幕府實行苛政,激起民憤鄭芝龍顏思齊等華僑想乘機起勢,在當地政壇獲得一席之地。因為消息敗露,被幕府通緝,顏思齊鄭芝龍等人逃離日本,來到臺灣。當時鄭成功出生才三個月,與其母田川來不及撤離,被留在日本。不久顏思齊去世,鄭芝龍被推舉為海盜團隊首領。

1628年,鄭芝龍接受明朝招撫,成為正規軍。他剿滅了福建沿海的幾個海盜團,兵力日盛,官位升高,稱霸福建沿海一帶。沿海的各個海港,所有的海外貿易都有經過鄭芝龍的同意,每艘船要收三千金的例錢,鄭芝龍一次可以說是富可敵國,儼然一副土皇帝樣。而此時已距逃出日本七年之久,鄭芝龍決定接回妻兒,可只鄭成功獨自一人回到鄭芝龍身邊。妻子田川留在日本,原因已不可考。

“民族英雄”鄭成功與其“海盜”父親鄭芝龍決裂之謎

鄭成功像

鄭成功回到鄭芝龍身邊後,鄭芝龍為兒子改名為森,字大木,是希望他以後能成為國家的棟樑。鄭成功也開始學習儒家經典,十一歲便起筆作八股文,十五歲考中秀才,後又到浙江虞山拜著名文士錢謙益為師。

而後,鄭成功受到隆武皇帝的知遇之恩,賜姓朱,名成功,號明儼,被人稱為國姓爺。隆武皇帝封他為“中軍都督”,賜佩劍,並曾對鄭成功說:“惜無一女配卿,卿當盡忠吾家,無相忘也。”同年,鄭成功親母田川得到特許,離開日本,來到鄭芝龍的老家福建南安。隆武帝想恢復明朝大業,可是鄭芝龍知道明朝大勢已去,不想幫其恢復大業。在隆武帝御駕親征的途中,鄭芝龍不聽指揮,駐兵不進,隆武帝只得讓其在海上護駕,不久隆武帝在汀州被俘,而後絕食而死。鄭芝龍接受清朝的招降,鄭成功勸阻其父,其父不聽,鄭成功憤而起事,率領部下到南澳收殘部,舉起了抗清大旗。而鄭成功之母田川也因被清兵姦汙而自縊,鄭成功為其母刮腹取腸,並洗滌乾淨,將其母下葬。這更加堅定了鄭成功的抗清決心。鄭成功也正式與其父鄭芝龍決裂。在鄭成功給鄭芝龍寫的信中道:“兒志已定,不可挽矣,倘有不諱,兒只縞素復仇,以結忠孝之局,則兒終身所當有事焉。”

鄭成功起事第二年,鄭成功向日本請求援兵,但是遭到了當時幕府統治者德川家岡的拒絕。三年後,鄭成功在為此求援,得到了援助。公元1657年,鄭成功一路攻陷閔、浙等地,最遠攻到了金陵一帶,攻陷瓜州,最後在圍攻南京時受到重創。鄭成功為尋找到根據地,於1661年攻佔臺灣,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使命。

“民族英雄”鄭成功與其“海盜”父親鄭芝龍決裂之謎

鄭成功收復臺灣

最後,清廷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將閩、浙等地人口遷入內地,沿海岸二三百里築臺為界,斷絕了臺灣島民的生路。在屢次招撫失敗的情況下,清廷掘鄭氏祖墳,在北京殺鄭芝龍及家眷十一口,以洩心頭之恨。不幸的是鄭成功於公元1662年病逝於臺灣。英雄遲暮讓人可憐,可英年早逝的英雄又怎能讓人不痛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