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更喜歡“吃貨姑娘”還是“減肥女生”?

我初中的一位女同桌,臉圓圓的,身材比較胖。

那會兒青春期,瘦成杆兒的女生們下了課圍起來討論節食減肥,吃零食的時候翹著手指小心翼翼捏著薯條,一根能吃十分鐘。

但我同桌不會。

她從上學吃到放學,從雞蛋包子煎餅果子炸蘿蔔丸子吃到蘋果橘子梨。

我倆關係很好,所以她吃完把垃圾放到我桌洞裡,她實在很強壯,我打不過就任她欺凌,好處是有吃的就分享給我。

她性格非常棒,雖然胖乎乎,但為人豪爽,愛講笑話,女高音極有天賦,比起動不動哭鼻子的小女生,我們男同志真心喜歡跟她玩。

有次我倆上課竊竊私語,我問她:“你說實話,有沒有想過減肥?”

她偷偷往嘴裡塞零食,含糊不清地說:“想過,但我更喜歡吃東西。”

這個不減肥的理由太強大,無法反駁。

男生更喜歡“吃貨姑娘”還是“減肥女生”?


高中我們還是同學,只是不在一個班了,偶爾見面她還是豪爽地揮揮手:“老同桌別來無恙啊。”

直到高三,她突然變身了。

男生更喜歡“吃貨姑娘”還是“減肥女生”?


她要考音樂學院,感覺自己的形象實在欠佳,就按照醫生的建議調整飲食,並且跳繩游泳跑步,越來越瘦。

很多男生追求她,她也不理,一門心思考大學,成為無數青少年心中的女神。

同學聚會我故意逗她:“作為吃貨,你是個叛徒,你已經不是當初的小胖子了。”

她白了我一眼:“切,我以前不喜歡減肥,但現在我想減肥了,不是因為你們勸我,是因為我自己願意。所以對於我個人的意願來講,我始終是自己的信徒。

現在她是位聲樂老師,朋友圈每天曬美食,經常自己做蛋糕送給我們,每天不管多忙都要健身,整個人的狀態非常棒。

她認為,憑什麼男生喜歡什麼樣,就要做什麼樣的,聽自己的才最爽。

看過一個提問,男生更喜歡胖一點還是瘦一點的女生?

“他喜不喜歡,關我屁事。我喜歡吃就吃,我想減肥就減肥。人這一輩子,上學寫作業上班加班夠累了,能討好自己的時候,就不要討好別人了。”

深以為然。

男生更喜歡“吃貨姑娘”還是“減肥女生”?


如果想苗條,就做身材管理;如果想豐滿,就多吃點;如果更注重身體健康,就飲食均衡多運動,不必刻意節食。

無論怎樣,選擇權在自己手裡。

“取悅男人不如取悅自己,只有取悅自己的女人註定可以傾倒世人。”

男生更喜歡“吃貨姑娘”還是“減肥女生”?


顏寧是科學界裡女神級的人物,但遲遲未婚。

她一門心思投入科研,科研對她來說就像打遊戲升級一樣有意思。

參加節目《開講啦》,談到選擇的話題時她說:

“選擇去做全職媽媽,或者你選擇去做文職人員都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是你經過思考,你獨立的選擇。你不是屈服於家庭的壓力,不是屈服於社會的壓力,要勇敢,要遵從你的內心,認真去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麼。”

她鼓勵女生遵從內心,勇敢做自己:“我已經把那句女為悅己者容改成了女為己容。”

無論做什麼,是自己的主動選擇,所以無怨無悔。

徐靜蕾在微博裡說,“為什麼我們要被教育做一個討人喜歡的姑娘,而不是一個被自己喜歡的人”。

相比於討好別人,不如自己愛自己,做對得起自己的選擇。

別人說不喜歡你短髮,你就去留起了長髮;別人說你畫畫不好看,你就遲遲不敢再動畫筆;別人說你不適合唱歌,你就再不敢在公開場合開口。

你以為不做這些就討人喜歡了,才怪,越是沒主見的人越容易被挑剔。

對付那些雞蛋裡挑骨頭的人,別刻意討好,說一句“不喜歡就滾蛋”。


男生更喜歡“吃貨姑娘”還是“減肥女生”?

有位讀者留言說:

她喜歡一個男生,小心告白卻被拒絕。

她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長得不好、身材不好、成績不好,於是她去跑步、節食、認真聽講。跑步很難堅持,節食也很難受,想到男生很快會喜歡自己,就咬著牙堅持。

身邊人都說她比以前優秀多了,於是她又去找男生,對方還是拒絕了。

她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為他做了那麼多改變,也變得越來越好了,他為什麼還是不喜歡自己?

讓自己變優秀本是件好事,但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我們都知道感情很複雜,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不是你變好他就一定喜歡。

有人在意身高體重,有人在意第一感覺,有人看重五官臉型,有人看重學識內涵。

他不喜歡你,自然有別人喜歡,你只管做好自己就好了。

為了別人而變好,一旦感受到別人的冷淡,整個人就消極頹廢;為了自己而改變,即便看到一丁點的進步都會很有成就感。

就像好好讀書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見更好的人去更好的地方;

護膚健身不是為了丈夫,而是為了在範圍之內讓自己得到最好;

對工作認真負責不是為了領導,而是為了讓自己走得更高活得更好;

來世間走一遭,是為了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男生更喜歡“吃貨姑娘”還是“減肥女生”?


一位詩人小有名氣,但很多作品沒能發表無人欣賞,他心中苦惱,去請教禪師。

禪師聽罷,指著窗外一棵茂盛的植物問詩人那是什麼。

詩人答:“夜來香。”

禪師說:“對,這夜來香只在夜晚開放,所以大家才叫它夜來香。那你知道,夜來香為什麼不在白天開花,而在夜晚開花呢?”

詩人不解。

禪師說:“白天開放的花,都是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讚賞。而這夜來香,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依然開放自己,芳香自己,它只是為了讓自己快樂。”

詩人頓悟:“我懂了。一個人,不是活給別人看的,而是為自己而活。”

開在白天或晚上是自己的選擇,不為讓多少人誇讚,只為取悅自己而開花。

經營好自己,不為取悅別人,而是取悅自己。

做“吃貨姑娘”也好,做“挑食女生”也罷,不辜負自己,就是做選擇的原因和底氣。

我很喜歡《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最喜歡這段對話:

“你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什麼意思,難道我以後就不能成為我自己了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