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生命如歌

改革开放40周年|生命如歌

生命如歌

改革开放40周年|生命如歌

不知不覺間,我在法院工作已經快三十年了,每當想起剛上班時的場景,彷彿就在昨天。那些庭上庭下,人前人後的日子,還始終繚繞夢中、恍若眼前。一份記憶,承載著無數的故事,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承載著心中那最初的堅持。

自兒時起,我的心中一直有著“制服夢",覺得警察叔叔最了不起。後來,隨著閱讀書籍的增多,加上父母和哥哥、姐姐的言傳身教,使我對於法律、法規的公平如水有了嚮往,希望自己以後也能如同解廌一樣明辨是非曲直。

1985年從部隊退役回到雲夢,在家待業幾年後於1992年滿懷期望步入嚮往已久的神聖法律殿堂,有幸成為雲夢法院城關人民法庭的一名書記員。隨著兒時夢想的實現,滿懷憧憬的我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感覺有些新奇,也有些特別。然而陽光中也會有陰霾,第一次為程雙全法官做庭審筆錄時我也惴惴不安;第一次外出和同事鮑建軍送達法律文書時我也不知所措;第一次獨自裝訂案卷時我也會手忙腳亂。工作中常常出現誤差受到領導的批評,使我漸漸失去了新鮮感,後來我開始迷茫,開始沮喪,開始低落,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

現實和理想總是充滿著巨大的差距。初涉世事的我和大多數沒有接觸過法院工作的人一樣總以為法官穿著法官服,在莊嚴的法庭上威嚴地判案釋法,書記員總是在法官的身側落指如飛地進行庭審記錄,法警們總是裝備齊整的站在法庭上,我覺得這並不是我心中的法院生活,這裡也並不是我的“法治夢”。所幸我的領導同志們用行動告訴了我,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也使我深深地意識到法律條文的落實和實現並不能靠陽春白雪,而要靠“接地氣”才能真正實現法的含義。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寒暑交加的日子裡,在庭裡庭外的忙碌中,在城關街頭巷尾的奔波路上都留滿了我青春的腳印。我慢慢地從庭長程雙全、張賢高,法官聶想清、馮庚汝的身上學會用心工作和為人處世的道理。法律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它告訴人們處世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道。法律所追求和體現的公平和正義,就是要依法設定權力、規範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此外,法律的力量來源於人們對它的敬畏和信仰。雖然現實中的法制建設還不完善,但作為一名法律人,他的信仰之所在是能夠帶動身邊人,這就是他的人生意義所在。

花開花落,歲月悠悠。一轉眼,到了2000年,單位組織全院幹警體檢,固自以為身體壯如牛,體檢完後我就到宜昌執行一起貨款糾紛案件。後來機關庭長張飛雲同志主動找到我說“你身體這麼好,怎麼發現你的體檢尿常規不正常,有血尿”。這樣才引起我的重視,我同家人到武漢同濟醫院複查,當即就被醫生留院觀察,並查出腎衰。2001年9月25日在武漢同濟醫院換腎成功,這一天定格為我重生的日子。爾後在領導和同事的關心與支持下,休養半年後我就到院機關執行庭工作,兩年後從院機關調到城關法庭工作,2006年10月到隔蒲法庭工作。院黨組給了我下鄉獨挑法庭重擔的學習鍛鍊機會,我心中充滿感激之情,更加珍惜這次重新走向審判舞臺的機會。

生命如歌,獻給理想。有理想,才會有前行的動力。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導我們走向黎明;理想是火,點燃生命的燈。到法庭後,我更加熱愛這片熱土,熱愛這裡的一草一木,熱愛這裡的群眾,熱愛法庭中繁忙的工作。我們常常以庭為家,吃住在庭。為保證法庭食堂的綠色蔬菜供應,我們還開闢了小菜園子,種了蘋果、梨、桃、杏等果樹;為了改善人文居住環境,我們想盡辦法籌措資金,加強法庭綠化建設,種植有桂花樹、香樟樹,栽植有茶花、梅花、月季花、杜鵑花、桃花、梔子花,還栽有葡萄,力爭將法庭打造成一流的花園式法庭。2007年我所帶領的隔蒲法庭被省高級法院評為集體二等功。

如果說軍旅生活練就了一身錚錚鐵骨,那麼法官生活,就賦予我一腔正義擔當。我從不把自己當病人,也不喜歡別人把我當病人照顧,我個人的抱負與理想,也得益於家人的理解和幫助,也得益於幹警們摸爬滾打,協同作戰。在工作中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走田頭,進農舍,常常以苦為樂,努力將法庭打造成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港灣和聯繫人民群眾的橋頭堡。在工作中始終堅持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處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關係。建立便民服務檯,實行預約立案,假日立案,巡迴辦案,盡最大程度地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積極總結工作經驗,增強司法工作水平,針對農村工作特點,對每一起案件做到當天立案,當天確定開庭時間,當天送達,文書生效當天執行,並且結合法庭工作實際特點,總結“一快”(對矛盾激化的案件快立快調查取證,快審理,快執行)、“二先”(熱點案件和群眾上訪案件優先審理)、“三不傳”(農忙時節、惡劣天氣不傳喚當事人,老、弱、病、殘、孕婦不傳喚,交通不便的地方不傳喚)的工作方法。同時提煉的“七調”(送達調、答辯調、聽證調、庭審調、庭中調、庭外調、庭後調),“四法”(以情感動人法、心裡緩和法、角色互換法、藉助外力法)的調解工作法並在全院推廣。

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植入沃土,才能生機無限;一名法官,只有致力於營造團結奮進,公正廉明的氛圍,才能蓬勃向上!因為熱愛,所以親近;因為痴迷,所以執著;因為眷戀,所以難忘。雖然我已經到了知天命,但我仍然是那個最初的法律人,初心不變,永不褪色。我非常欣慰選擇了法官這個職業,我非常自豪自己是一名法官。公正、廉潔、為民是一個好法官的準則,我正在向著那方向努力,為了事業和生我養我的這片熱土,我願深情守望正義,無悔笑面人生,讓生命之歌更加燦爛。

改革开放40周年|生命如歌

供稿|雲夢法院

文字|孫毅明

圖片|網絡

改革开放40周年|生命如歌改革开放40周年|生命如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