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许多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做事大大咧咧、马马虎虎,他们磨破了嘴皮子教他们要细心,可结果依然我行我素。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其实,孩子的这些毛病固然与自己没有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关,作为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家庭大都居住在高楼大厦,邻里往来少,孩子缺少伙伴,再加上家长的百般呵护,导致孩子平时动手机会少,形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大大限制了孩子细心能力的培养。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马大哈”其实是一种病,如果及时矫治,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就可以得到纠正。应该怎样矫治呢?不妨学一学张女士装“傻”的方法。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张女士的儿子蒙蒙是有名的“马大哈”,为了改正他粗心大意的毛病,张女士没少跟他讲大道理,可是蒙蒙粗心依旧。为此,张女士想了很多办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有点不对劲了:

早晨,她做的早晨要么不放盐,要么就是放了很多胡椒粉;周末一家人出去游玩时,居然把点心落在家里,等到蒙蒙饿了时要饿着独自到处找小卖部买东西;逛街时,还忘记带钱,很多次蒙蒙好不容易选好想要买的东西,最后却因为没钱不得不“忍痛”不买......

这样的事情发生多次后,蒙蒙开始抱怨张女士了,丈夫也在一旁“埋怨”她:“你最近怎么回事?这么粗心呢?”张女士轻描淡写地说:“粗心一次两次有什么关系?”蒙蒙一听急了,气愤地列数妈妈的种种“恶果”,可张女士依然表现得不痛不痒。

等他发泄完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看见妈妈拿着他的作业本,并认真细心地列出他的“粗心”,蒙蒙摊手无奈地说:“我中计了,原来妈妈的‘粗心’是装出来的!”

从那以后,蒙蒙粗心大意的毛病改正了很多——作业考试因为马虎大意而产生的错误几乎没有了;一家人出去前会主动检查水龙头、电源是不是都关了;开车外出,下车时还会提醒爸爸妈妈记得拿随身携带的物品......

总之,在张女士装“马大哈”的教育下,蒙蒙逐渐养成了谨慎细心的性格。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张女士这种装“傻”的方法,让儿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发现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会给自己、别人的生活带来多大的麻烦和不便,这些毛病的危害性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改正这一毛病,有意识地去避免不好结果的发生,并养成谨慎细心的性格。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发现孩子有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毛病时,不要一味责怪孩子,而要有意识地减少对孩子的呵护和帮助,比如当孩子做完作业时,不要帮他检查;当孩子找不到需要的物品时,不要帮他找,让孩子切身感受到因粗心大意带来的麻烦。必要时,父母可以给孩子适时的提醒。

孩子“马大哈”是一种病,父母要及时进行矫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