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相信每個媽媽都有這樣的體驗,自己的孩子在還不會走的時候,非常喜歡自己的爸媽抱著,而一被放到床上或者是坐下就會哭,這時只要抱著孩子站起來就會馬上止住哭聲,可以說是百試不爽。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寶寶被抱著的時候姿勢多扭曲不舒服的,但孩子還是一聲不吭,乖乖躺在懷裡,就算放在腿上一分鐘寶寶都不願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一、安全感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圍繞小白鼠和它的媽媽展開,將它們放在一起,兩隻小白鼠身上都裝上心率檢測的工具,檢測不同情況下的心率,結果表明當小白鼠和媽媽一起移動的時候,心率是最低的,同時肢體動作也是最少的,就像媽媽抱著孩子一般。

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科學家推測,這和動物們之間的"逃命反應"有著重要的聯繫,當哺乳動物遇到危險時。媽媽們為了躲避,會快速叼起自己的孩子方便逃離,這個時候寶寶唯一的反應就就是順從麻麻的動作,乖乖的配合媽媽才會讓自己更快逃離危險,否則自己將會受到生命威脅。

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將這套理論引申到人類身上,在寶寶的基因中就有這樣的一套反應。當媽咪抱住自己寶寶的時候,寶寶會很乖巧,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逐漸適應產生依賴感,這就意味著安穩,一旦脫離了這個動作,會讓寶寶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危險中、無安全感。所以一旦寶寶出現小情緒或是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就可以抱著孩子四處走一走,這樣可以更好的安撫寶寶。

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二、迴歸感

孩子之所以會有迴歸感,是因為孩子是通過媽媽孕育而來,而且抱在懷中的姿勢像極了寶寶在子宮時的姿態,能讓寶寶感到安心。有時候,儘管抱起了孩子,孩子還是會哭鬧,但隨著媽媽的走動,給寶寶一種處在子宮環境的感覺,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在媽媽的子宮裡是包裹在羊水之中,腹中的來回搖晃很像媽媽走路時身體晃動的頻率,這種特殊的頻率和擺動幅度,也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三、新鮮感

孩子自出生之後的很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裡待著,在熟悉一個環境待得久了,難免會有一些無聊和乏味,你讓他安安靜靜的待在那兒幹躺著,寶寶當然會抗議了。當媽媽抱著寶寶出門走動的時候,寶寶就會開始對外界各種多姿多彩的新鮮事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本著天生的好奇心,寶寶的注意力逐漸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慢慢也就老實了。

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四、孩子不舒服

孩子不願意坐下或者待著不動,一定是有原因的。媽媽們一定要檢查孩子身下是不是有什麼異物讓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是孩子本身身體不適,要學會慢慢幫助孩子緩解。

媽媽這樣抱孩子,會讓寶寶暖心!

有時候因為媽媽們確實比較累,建議可以用玩具或者親子游戲等來吸引孩子的注意,讓寶寶的活力有所釋放,孩子玩累了或者孩子專心做某件事,就不會再去哭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