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1925年8月,人類歷史上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誕生,這輛無人駕駛汽車由美國陸軍電子工程師Francis P. Houdina通過無線電信號遙控的方式實現“無人駕駛”。是不是有點像小朋友的遙控玩具車?其實當年Francis P. Houdina是坐在後車上通過無線電信號控制前車的方向盤、離合、制動剎車系統來實現自動駕駛的。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1939年美國工業設計師Norman Bel Geddes最早提出的“無人車概念”,他在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上,為通用汽車設計了一條名為“Futurama”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行駛的小車上安裝了循環電路,可以被無線電控制實現自主駕駛。同年,美國政府啟動了三項有關無人車的軍事計劃,分別由國防部和美國陸軍統籌。

1956年,美國通用公司正式展出了Firebird II概念車,這是世界上第一輛配備了汽車安全及自動導航系統的概念車,1958年,第三代Firebird問世。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196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所的SRI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開始研發一款名叫Shakey機器,內置的傳感器和軟件系統開創了自主自動導航功能的先河。

1971年,英國道路研究實驗室(RRL)展示了測試了一輛與通用想法類似的自動駕駛汽車。

1977年,日本筑波工程研究實驗室開發出了第一個基於攝像頭來檢測前方標記或者導航信息的自動駕駛汽車,這輛車內配備了兩個攝像頭,並用模擬計算機技術進行信號處理。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1983年,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開啟了“陸地自動巡航(ALV)”的項目計劃,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輛採用激光雷達導航的無人車。除此之外,上世紀80年代初,德國奔馳公司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款通過路測的無人車。

在1986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開始進行無人駕駛的探索,通過改裝雪佛蘭,在車身上加入五種便攜計算設備,實現第一代無人駕駛汽車。

1991年,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授權,責成交通運輸部在1997年之前研發出一套自動化的汽車和高速公路系統。這項計劃的第一步是先打造一套適用於無人車的智能系統,第二步是讓無人車可以開上高速公路。當時參與這項計劃的有美國聯邦公路局(FHWA)和通用汽車公司等。

1993年至1994年,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的航空航天教授的團隊改裝了一輛奔馳S500轎車,並且配備了攝像頭和其他多種傳感器,當時,這輛奔馳S500成功的在普通交通環境下自動駕駛了超過1000公里的距離。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1995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無人駕駛技術取得實質性進展,通過在車輛上附加“便攜式計算機、擋風玻璃攝像頭、GPS接收器、以及其他一些輔助設備,來控制方向盤和安全性能”。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無人駕駛技術的基礎,當年,卡內基•梅隆大學路測了一輛無人車,實現了“自動穿越美國”的計劃。與此同時,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通過引擎改裝的無人駕奔馳車從慕尼黑出發,抵達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再折返起點。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1996年,意大利帕爾馬大學打造的可以在普通高速路上行駛的無人車,以普通高速路上行駛1900公里,平均時速90公里。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1997年8月7-10號,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舉行了名為Demo'97(The NAHSC 1997 Technical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的無人車集中演示,有超過20款自動駕駛汽車(包括小轎車、卡車、公共汽車)等等登場亮相。包括豐田、本田等主流車商都參與了這次展示。

國際、國內頂尖公司無人駕駛汽車項目進展情況

谷歌公司從2005年開始介入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通過攝像機、雷達傳感器和激光測距儀來“看到”其他車輛,並使用詳細的地圖來進行導航。目前,谷歌無人車已經進行了超過50萬公里的路測。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2014年7月24日百度證實,百度已啟動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2015年12月,百度無人車路測完成併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2016年5月16日,百度宣佈,與安徽省蕪湖市聯手打造首個全無人車運營區域,這也是國內第一個無人車運營區域。而關於無人駕駛最為轟動的消息要數2017年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乘無人駕駛車上五環上行駛。

2016年8月,Uber宣佈以6.8億美元股票的價格收購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以推動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的發展。

2015年,蘋果買下了三個與之相關的頂級域名,包括: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並開始研發無人駕駛汽車項目。2017年4月,蘋果獲得了加州的無人車路測許可。2017年6月,蘋果CEO庫克首次詳細談及無人車戰略。

2018年4月有消息指出,阿里巴巴的團隊正在研發L4及以上自動駕駛技術,已有車輛(林肯MKZ改裝,搭載激光雷達等傳感器)進行了常態化路測,並具備了在開放路段測試的能力。

當前,世界上主流的車商,包括通用、福特、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奧迪、日產、豐田、寶馬、沃爾沃、凱迪拉克都在開發自己的無人駕駛系統。寶馬從2005年開始測試, 2010年奧迪推出了TTS無人駕駛概念車。2013年1月,豐田推出了一款部分自主駕駛的概念車,車內裝備了大量的傳感器和信息系統。

我國無人駕駛技術發展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國防科技大學在1992年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90年代初期清華大學開始研究無人駕駛車輛的相關技術。90年代後期,清華大學研發的無人駕駛試驗平臺THMR系列無人車問世。2003年,清華大學研製成功THMR-V(Tsinghua Mobile Robot-V)型無人駕駛車輛,能在清晰車道線的結構化道路上完成巡線行駛,最高車速超過100km/h 。2005年,首輛城市無人駕駛汽車在上海交通大學研製成功。

無人駕駛安全方面

2018年4月18日,無人駕駛清潔車隊亮相上海市松江區,並在上海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試運營。該車隊由一輛6米長的中型清潔車以及一輛3米長的小型清潔車組成,可自動啟動、自動清掃、自動通過紅綠燈、自動避開路邊障礙等。

2018年03月20日,美國亞利桑那州警方週一表示,一名女子週日深夜在亞利桑那州坦貝市(Tempe)橫越馬路時,被到一輛Uber自動駕駛車撞死,而在撞車之前,Uber無人車上的人類司機,正在低頭擺弄自己的手機,這是全球首次無人車導致行人死亡的悲劇。

2018年一場已經被掩蓋數月的谷歌無人車(Waymo)離奇車禍,剛剛被The Information曝光。車禍的發生地,就在距離谷歌加州山景城總部不遠的高速公路上。那是一個六月的早晨。

一輛Waymo無人車正在高速上向北行駛,執行正常的路測任務,上路大約一個小時後,車上的人類司機睡著了。人類在無人車上睡著了,然而尷尬的是,人類司機睡著後,無意中誤觸了油門踏板,關閉了正在運行的自動駕駛系統。於是這輛白色的克萊斯勒Pacifica,撞上了路中間的隔離帶。

2018年8月底,蘋果無人駕駛車正在自家總部附近轉悠,萬萬沒想到,就這樣被人追尾了。當是時,蘋果為無人駕駛路測而改裝的雷克薩斯RX 450h,處於自動駕駛狀態(車內有安全員),正伺機從匝道進入高速,時速1.6公里左右——非常小心翼翼了。但此時,從後面來的2016款日產Leaf,以25邁的時速,從後撞上了蘋果無人車。結果是蘋果的雷克薩斯車尾受損,日產Leaf前部遭創,但雙方都沒有人受傷。

物流、快遞無人卡車運輸

2018年8月有消息指出,美國快遞公司UPS正與Thor Trucks合作,後者是洛杉磯創業公司,用於製造和測試電動6級送貨卡車。如果一切順利,Thor研發的中型電動貨車加入全球物流公司現有的零排放車隊。Thor自去年半年推出ET-One產品以來,UPS可能是其第一個客戶,也是第一個商業合作伙伴。

前景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