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網貸平臺大盤點

2018年對於網貸平臺來說,最重要的影響是問題平臺的出清,2015、2016年前後是網貸行業的爆發年,很多資質不夠、打著P2P名義,實際上為了圈錢的平臺湧入網貸行業,既造成了借款人和投資人的利益損失,又擾亂了網貸行業的正常運轉。網貸行業發展也是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問題平臺的出清,有利於網貸行業更加健康發展。

2018網貸平臺大盤點

2018年平臺數降至1082家

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重點監測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共計1082家,較2018年初下降43%,其中新增問題平臺數848家,新上線平臺數13家。

網貸平臺數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隨著監管更加嚴格,本身經營不善,甚至存在資金池、騙貸的問題平臺的出清;二是,年中網貸平臺問題不斷爆出,投資人出於謹慎,在流動性緊張的背景下大量平臺無法堅持運營,出現提現困難或跑路等情況;三是一些網貸平臺備案無望,主動結束運營或者轉型,或被監管機構因不合規等原因勸退離場。四是監管要求對新增平臺更加嚴格,2016年8月以後新上線平臺原則上不予以備案,2018年新增加的網貸平臺僅13家。

2018年新增上線平臺數13家

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8年新增上線的平臺數僅僅只有13家,其中主要是1月份增加了6家,分別是惠優貸、唯吾財富、銅牛聚財、麥麥理財、融牛在線、利群在線;3月份增加了1家為餘小財;4月份增加了2家為鯨明理財、福運金控;5月份增加了1家為焱豐金服;6月份增加了1家為妙銀理財;12月份增加了2家為和豐網貸、旭航網貸。新增上線的平臺數中,唯吾財富、利群在線、鯨明理財3家在年底跑路失聯,佔新上線平臺數的23%。

2018年新增問題平臺848家

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2018年新增問題平臺數848家,較2017年增加了42.76%,每個月新增問題平臺數平均達到70家。問題平臺數增加最多的月份是2018年7月份,當月共有275家平臺出現問題,特別是提現困難的平臺激增,主要原因是P2P行業的流動性困境,一些平臺轉讓標的增加,債轉等待時間延長,當時也引起了市場恐慌情緒增加。問題平臺數增加最少的月份是2018年5月份,當月共有23家平臺出現問題。

從問題類型來看,新增問題平臺數中跑路失聯最多為391家,佔比46%,提現困難平臺277家,佔比32%;經偵介入85家,佔比10%;暫停運營的54家,佔比6.38%。良性退出的平臺7家,平臺清盤的5家,爭議平臺29家。

全國42家銀行上線814家網貸平臺存管系統,佔融360監測範圍內正常運營平臺的75%。從平臺存管銀行來看,2018年問題平臺中有656家平臺沒有上線存管銀行,佔問題平臺總數的76%,有192家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出現問題。

2018年合規檢查備案延期

2016年8月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結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確定了最初的備案截止時間。2017年底,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開始。2018年備案延期至年底,也迎來了更加嚴格和規範的監管檢查,全國網貸整治辦下發全國統一標準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下稱“清單”),合規檢查分為機構自查、自律檢查、行政核查三個階段交叉驗證,一票否決制。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行業自律組織陸續出臺了網貸機構退出指引,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1個省市下發了網貸機構退出指引文件。以湖南杭州等地的清退行動為開端,部分不合規網貸平臺直接被勸退離場。

2019年,隨著網貸行業政策監管日趨穩定,網貸平臺的合規透明度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融360分析師認為,2019年網貸平臺數可能仍然會出現下降趨勢,合規程度不高,或者盈利能力較弱的小平臺可能會被進一步淘汰出局,那些背景雄厚,合規透明度高、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在資產端或者資金端優勢比較明顯,且公司運營及風控能力較強的網貸平臺將會脫穎而出。


本文由@廣州番禺參考 出品;信息來源:番禺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