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接到那个神秘电话的时候,我们正准备离开天台山。

国清寺参访刚刚结束,上海和龙泉的朋友们组成的“第一梯队”已经开车下山了,我们几个还留在旅馆里收拾行李。

正当我往包里最后的空间奋力塞着羽绒服外套时,桌子上的电话突然开始嗡嗡震动。

奇怪了,大家都聚在一起呢,这会儿谁会打电话过来?

我凑过去看手机上闪烁的名字,居然是我们有幸相识的一位住在山上的长者。

“山上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你们一定要上来看看。”电话中说。

“什么地方呀?”我们面面相觑,“我们订了明天的车票,今晚一定得赶回杭州。”

“赶紧上来吧,不来一定会后悔的。”

我们望了望窗外云雾中看不见顶的天台山,看来要一脚油门开进大山里面了。

却不知这白云深处,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云雾缭绕的天台山

烟雨古墙边,走过一位耄耋老僧

半山的公路九曲十八弯,加上忽来忽去流涌的雾气,坐在车里感觉仿佛下一秒就能见到腾云驾雾的神仙了。

就这样一路走着,直到从山顶又转而向下,穿过一道牌坊,才到了电话里说到的地方。

那是一片寺院。看不清有多少建筑,只在山林团簇中,半隐半现着一栋栋黄墙灰瓦。

下车的瞬间,我都是一愣。

停车场与山门,隔着一道溪流。

溪对岸的黄色古墙下,一位年纪非常大的僧人师父,正拄着一把红色拐杖,徐徐行走。

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溪畔行走的僧人师父

他迈着步子,脚步很稳,整个人沉水般安宁,那种强大的平静感,如同雪山前千年澄澈的湖水,让人觉得就算对面山倾海啸,他也绝不会动一动眉梢。

僧人师父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中,我们才回过神来。从未见过如此高龄的老僧,更未曾感受到如此强大的平静的力量。顿时就对这座寺院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师父的步伐透出平静的力量

“高明讲寺。”

庐哥率先迈开脚步,读出寺院的名字。

康有为先生也写“错别字”?

“诶?明是这么写吗?”走到内山门前,看着那高悬的寺名,我们心中有些疑惑。

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高明讲寺内山门

原来,“高明讲寺”四个字中,“明”字并非常见的“日月明”,而是写作“目月眀”。又见一侧“南海康有为书”,方知题写寺名的人,居然是康有为先生。

于是我们心里犯嘀咕:康先生提的匾额,怎么把明多写了一笔?


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师父仿佛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微笑道:“‘明’这个字,古时候造出来就是‘目月眀’,‘日月明’是咱现在人把它简化了。

简化把人和自然分开了、割裂了,古时候造这个字时是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目’是表示心灵,自己的心灵要像日月一样明,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守自然之道,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这才是最高明的,所以说这叫‘眀’。”

跟随飘飞的经书

智者大师亲手在这里建立道场

说起这座寺院的建立,师父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神奇的故事。

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他云游到天台山时,在山上建起了一座寺庙,为大家讲法。


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有一天讲到了一部叫做《净名经》的经文时,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将经页卷起,漂浮在空中,翩翩不落下,一直往山深处飞去。

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寺院黄墙之外,是茂密的竹林

智者大师觉得经页仿佛要飞去什么地方,赶忙起身去追。山中无路,大师就拿着锡杖披荆斩棘,一直追了五里地,才见经页在幽溪上方缓缓落下。

穿过密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那书页下落的地方,是一座山谷,周边峰峦秀拔,幽林中一条清溪蜿蜒流淌,溪边还有一片青油油的水稻田。

大师心中顿时感叹:这是一块建寺庙的好地方呀,难怪经页引我到了这里。

于是大师便和僧众一起,伐竹编荆,亲手建立起“幽溪道场”。

天台山高明讲寺:“日月明”还是“目月眀”,康有为也写错别字?

道场内花木灵秀,环境优雅

而道场所处的这座山谷是东西走向,日月长时间照耀着山谷,光明聚而不散,因而唐五代时期又为寺院起名“高明讲寺”。

此处近看林茂溪幽,远观日月光盛,灵气汇聚于山谷,实为天造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