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紛紛出臺穩就業政策 送出就業“大禮包”

央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記者劉霖聰)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從去年以來,國家拿出真金白銀促就業,尤其是近期,穩就業迎來了政策發佈高峰期,從中央部委到地方,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可謂就業“大禮包”來了。

<strong>多省份出臺政策 湖北企業不裁員失業保險費返還達70%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為了更好地落實會議要求,近期,各地紛紛出臺穩就業政策。比如,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都提出對不裁員參保企業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進行返還。其中,湖北省的返還比例達到70%,高於中央和國內大多省份政策的標準。

北京發佈的促就業舉措中,用人單位招用本市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補貼標準由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山東出臺政策,允許小微企業和自由職業者將住宅、公寓登記註冊為營業場所;甘肅提出,將加快落實減稅降費、降電價、提高出口退稅率等政策措施,為各類企業減負增效。在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看來,這些地方版的政策,多圍繞支持企業穩定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鼓勵創業創新、提升勞動者素質等方面引導就業。

姚景源說:“地方行動得很好很積極,比如一些企業做到不裁員穩住就業,所以地方政府就給它們一系列經濟上的政策措施,讓企業在穩就業方面不吃虧。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積極研究怎樣擴大就業崗位,應當說現在不少地方正在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積極努力探索。”

<strong>各地就業創業好政策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作為就業工作的重點群體,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十分引人關注。據瞭解,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34萬人,比上年增加14萬人,穩就業的任務艱鉅。就此,各地也在結合實際不斷豐富完善就業創業政策,頻發“紅包”。以北京為例,用人單位直接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可申請享受最長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黑龍江開展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培訓項目,一旦大學生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業,最高可獲資金獎勵20萬元。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認為,下一步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還需要從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入手,因勢利導。具體而言,一是調查市場的需求,據此調整專業課程的設置,使大學生所學與市場需求相銜接。二是要加強信息傳輸,減少由此造成的大學生的就業創業難。

<strong>人工智能等領域人才緊缺 薪資待遇高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就業形勢發生了一些改變,不同行業和企業間出現較大差距。此前火爆的互聯網金融、房地產等行業部分企業在壓縮招聘規模,甚至裁員。而處在資本風口的在線教育行業和部分科技企業正在加速擴張,比如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企業仍在大量儲備人才。

南京酷德解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高端技術人才需求仍然較大,且一般企業給出的薪資待遇都很高。應屆本科畢業生月薪約為7000-8000元,研究生在10000元以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工資可能更高。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保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乃軍認為,新興的就業崗位未來將吸引更多的勞動力:“比如高新技術產業,會有更多的就業崗位呈現出來,而且新興的這些就業崗位吸引勞動力的彈性係數相對更大。”

<strong>穩就業有兩大著力點

人社部此前表示,我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但是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有所增多。穩就業不僅是2018年更是2019年的“重頭戲”。那麼,穩就業未來的發力點在哪裡?

姚景源認為,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因為第三產業本身特點是吸納就業能力強,且第三產業當中的現代服務業又特別適合年輕人,能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崗位。

此外,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認為,穩就業先要穩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要精準地、定向地扶持中小企業,讓這些具有高新技術的高端服務業的企業能夠正常成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