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在大部分酒友的世界裡,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醬香型白酒,以其獨特的風味、獨特的環境、獨特的歷史,贏得了官商藝各階層酒友的喜愛。

2017年,醬香型白酒以1.5%的產量,佔據了15%的市場份額。毫無疑問,除了酒友們對醬酒的青睞之外,價格相比其它香型更高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就在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飛天茅臺單瓶已經炒到2400元價格。

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酒以稀為貴,同樣酒也因為貴而變得更加神秘,對於大部分酒友來說,拿到一瓶醬香型白酒,首先想到的並不是喝,而是鑑別其品質好壞,今天,支雲小君根據從業、飲酒經驗及現有資料,從品鑑和釀製兩個方面,說說醬香型白酒品質的鑑別和決定因素。

<strong>品鑑:怎麼判斷一款醬香型白酒的好壞?

白酒品鑑是一個賞心悅目的過程,品鑑不分家,品是為品優,鑑是為鑑真。通過品鑑的過程,就可以判斷一款醬香型白酒的好壞。

醬酒品鑑一般分為四個過程——看、聞、品、賞!

<strong>一、“看”,主要看酒體狀況,如顏色、是否醇厚。

方法:將酒拉線成絲,緩緩倒入分酒器;等兩三而分鐘,再從分酒器倒入酒杯。

<strong>1、倒入分酒器時,看酒花大小;

酒花大小如綠豆、清亮透明,說明酒精度數50度-60度,消失速度較慢說明年份較長,酒體醇厚。

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strong>2、看是否有懸浮物;

醬香型白酒採用固態蒸餾法取酒,不能有雜質。

<strong>3、看酒體顏色;

酒是有生命的,純正醬香型白酒出廠時微微黃,存貯幾年後變成微黃,隨著時間推移,酒越老越顯黃。

<strong>4、倒入酒杯,輕輕晃動,看杯壁酒珠;

掛杯明顯說明酒體較為醇厚。

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strong>二、“聞”,聞香需要一定經驗和功底,主要體味醬香型白酒的主題香味。

方法:勾頭傾杯,鼻聞其香

好酒一開瓶就能給人一種協調、沁人心脾的感覺,行家和經常喝酒的人通過聞香也可以區分主體香味,鑑別好壞,比如香味是否協調,有沒有異味等等。

對酒不大熟悉的話,還可以滴酒在手,合掌揉搓,再以鼻相聞。因為摩擦生熱狀態下,雜質異味會更加明顯。

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strong>三、“品”,感受酒的味道,拋開傳統認知,用味蕾去體驗真實。

方法:將酒杯送到唇邊,輕巧地、緩緩地即一小口,讓舌尖、舌根和舌頭兩邊細細品嚐其味道。

好的醬香型白酒入口是非常柔和的,不會有明顯刺激,年份越長越顯醇甜,即使女性飲用也很容易接受,入口後香氣滿口,嚥下後餘香綿長。

<strong>四、“賞”,這個過程主要是回味。

方法:飲後回味,亦或是空杯嗅餘香。

回味悠長是醬香型白酒的本體風味,也是國標對醬酒的要求。

好的醬香型白酒喝下後,從喉下肚,還會有一股回味從鼻口噴香而出。再空杯嗅餘香,酒的香氣會保留很長時間,綿綿不絕。

其實我們平時在喝醬香酒的時候,也深有體會,不僅僅是聞酒有香味,就算是握杯的拇指和食指,也同樣會有明顯的醬香風味。

這幾個步驟,可以說是醬香型白酒標準品鑑流程,面對神乎其技的造假手段,酒體顏色,香味,甚至掛杯度,都可能通過造假實現,但任憑如何造假,通過看、聞、品、賞綜合判斷,是足以區分的。

<strong>釀製:醬香型白酒品質影響因素有哪些?

有人說,那些研究地溝油的人起碼是博士以上學位,這個結論無從考證,但不得不說,造假的人對原理的理解肯定比我們常人懂得多!

好的醬香型白酒是自然而成,沒有添加任何其它成分、而假酒、劣質酒則相反,通過添加各種添加劑、香精成分,以假亂真。

那麼,醬香型白酒在釀製過程中,有哪些因素影響醬香型白酒的品質呢?

<strong>獨特環境

據氣象色譜儀掃描發現,純正醬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近1800種,其中能分辨出名字的有800多種,還有近1000種叫不出名字的香味物質。

在這些微量成分的綜合作用下,醬香型白酒形成了獨特的風味特性。

對於這些微量成分來源,各種說法不一,但前茅臺酒廠董事長季克良先生的一句“離開了茅臺鎮釀不出純正茅臺”似乎概括了一切!

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茅臺鎮——海拔400米出頭的河谷窪地

歷史上有無數次嘗試仿製茅臺酒,最著名的要屬1975年,中科院下達“茅臺酒易地實驗”項目,在遵義市郊組建試驗場,抽調專家、茅臺酒廠長、技術骨幹和工人,從茅臺酒廠帶去高粱、酒麴和窖泥,嚴格按照茅臺工藝,試驗十年後,雖釀得好酒但品質依然不及。

原民國成義燒坊大酒師,茅臺酒廠開創酒師之一張支雲老先生正是此次試驗的技術主導者,張老在異地實驗項目原珍酒廠退休後,八十多歲毅然回到茅臺鎮,創辦張支雲酒廠。一者張老在成義燒坊、茅臺酒廠釀酒50餘年,內心對茅臺鎮有著與眾不同的情感;二者茅臺鎮有著釀製純正醬香型白酒的必要因素。

<strong>釀造工藝

從歷史來看,醬香型白酒的工藝並不久遠,據史料推算,大抵是滿清時代晉陝地區的鹽商將工藝傳入茅臺鎮,再不斷的優化改良中形成了體系。

民國時期,成義、榮和、恆興三家燒坊(茅臺前身)生產的酒都叫回沙茅酒,採用的工藝也一模一樣,不像現在,不同的價位不同的品質, 而不同的品質出自不同的工藝。

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工藝流程

就目前而言,醬香型白酒有四種工藝,分別為坤沙工藝、碎沙工藝、翻沙工藝和串沙工藝。這四種工藝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參考文末往期精彩—— 這裡不過多贅述。

釀酒是一門技術活,但釀醬香型白酒,說是一項民族工藝絲毫不為過。

當然,工藝可以說是現成的,但還需要經驗豐富的老酒師來把控,這是不少酒廠所缺乏的,所以別看茅臺鎮有幾千家醬香酒酒廠,真正能釀出純正坤沙酒的屈指可數。

<strong>勾調手段

純正醬香型白酒還有一個勾調過程,這其實也算是工藝的一部分,因為對品質影響極大,這裡單獨介紹一下。

紅纓子糯高粱經過一年釀製週期之後,會得到七輪次的基酒,經過3—5年貯存之後需要將這七輪次酒相互勾兌、再與不同年份的老酒勾兌,貯存幾個月後最終得到成品醬酒。

<strong>注意,這裡的勾調是酒與酒之間的勾調,不能添加任何其它呈色呈香呈味的物質。

網上許多人說,同一款酒經常喝出不同的味道。其實,如果只是略有差別完全是正常的,因為勾調過程中,同一酒師勾調不同批次的基酒,口感不同;不同酒師勾調同一批的基酒,口感也會不同。

這也充分說明,老酒師對白酒釀製的重要性,無論是釀製技術,勾兌比例,以及對嗅覺、味覺的靈敏把控,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方能練就。

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張支雲老先生

<strong>貯藏年份

薑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醬香型白酒的貯藏年份對品質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只要純正醬香型白酒,在出廠前都會有一個貯存期,一般3-5年。

年份時間越長,刺激性越低,香味越濃,口感越醇,價格也越高。目前,國內的個各酒企業大部分都有各自的年份酒,如茅臺酒共有15年、30年、50年、80年這四種年份酒,並一直在生產。而張支雲酒僅有的兩款酒,也都是年份酒,經典版為8年,泰斗1號則是15年。

防酒桌尷尬,如何鑑別醬香型白酒好壞,你知道嗎?

▲經典版張支雲酒

貯藏使酒體淳化反應,在這種自然無干擾的情況下,白酒經年累月,變的香醇可口。因此很多人也在貯藏方面起了心思,宣傳土埋、洞藏……

其實,這裡頭宣傳成分遠大於實際效果,因為淳化的過程是酒體本身物質相互作用,只要保證通風環境、正常溫度,不跑酒、不進水就足以。要知道,包括茅臺酒、張支雲酒在內的酒廠,七輪次的基酒都是存放在茅臺鎮的套缸裡,並沒有進行洞藏、土埋等特殊處理。

不過,理論上講,與個人單瓶或者整箱收藏相比,酒廠貯存還是有更好效果的。酒的老化是內部反應,酒廠藏酒基地一般是用千斤裝大陶缸,量大及容器屬性均有利於促進淳化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