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減負令”出爐?本次減負通知首次對家長提出要求

元旦前夕,中小學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大禮包。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從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政府四個層面出臺了三十條措施,被稱為“史上最嚴減負令”。

“史上最嚴減負令”出爐?本次減負通知首次對家長提出要求

​減負三十條的一大亮點,是首次對家長提出要求。學校和培訓機構,自有政府監管;家長們怎麼落實國家減負令呢?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之重,雖年年採取各種措施,始終成效甚微。究其原因,固然有學校老師的責任,也有輔導機構的蠱惑,但父母其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很多家長的心理負擔,直接加重了孩子們的課業負擔。

望子成龍,是中國的傳統,是父母的普遍渴盼。看到孩子深夜還在做作業,哪個父母不心疼?但是沒辦法,不是不想減,而是不敢減也不能減。特別是當種種教育怪論甚囂塵上,形形色色的教育專家現身說法,社會上畸形的成功標準泛化到孩子階段,且這些言論是經過精心包裝、能直抵家長心理上最柔軟的部分時,很難不被裹挾。

自家孩子不學,要是人家在學呢?不上輔導班要是人家在上呢?這個學校要求稀鬆可其他學校的孩子仍在拼命怎麼辦……諸如此類的推測,縈繞在每一名家長的心頭,揮之不去,焦慮不已。以至於有的學校搞素質教育,反而家長意見頗大,無非是擔心自己的孩子考試吃虧。

“史上最嚴減負令”出爐?本次減負通知首次對家長提出要求

期望孩子出人頭地,本來無可厚非,錯就錯在違背教育規律,也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比如,一點都不能錯、考99分都是失敗,無異於是將孩子當“完人”培養;不論興趣能力,琴棋書畫、外語奧數哪個都要學,是將孩子往“全才”上逼。不講道理地給孩子加壓、不計成本的校外輔導,更暴露出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粗放和落後。

“國家減負令”對家長的要求,包括正確認識孩子成長規律,嚴格對孩子的管理,理性設置對孩子的期望值,避免盲目跟風報班;家長要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樂觀向上生活,學會控制情緒;指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鍛鍊習慣,注重培養自理能力,保障休息時間等,這是為孩子減負,其實也是為家長減負,減去家長心理之負。可謂有的放矢,用心良苦。

當然,拔除病根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既然減負三十條涉及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等四方責任,就必須四方聯動,才可能讓此次減負令不再形同虛設。只有各方努力使得大環境改變了,籠罩在中小學家長頭上的小氣候才能改觀。

檢測的標準其實很簡單,比如要求學校“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要求家長“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不少於8個小時”,按照這樣具體的指標衡量,找出差距就行。

孩子每天能正常睡覺,其實和完成每天作業一樣重要。既然國家出面,家長何不積極響應?新年減負,不妨先從保障孩子睡眠時間開始。

記者:賈亮

“史上最嚴減負令”出爐?本次減負通知首次對家長提出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