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預算,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 現在都是不錯的入手時機

最近,刷時間線的時候,看到了很多關於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選擇的套路。

其實,嚴格的說B級車的叫法,一般只是用在大眾系車型上。

這樣的話,那麼難道就只剩下奧迪A4L咯。

開個玩笑,開個玩笑。

我猜很多人所說的B級車,應該泛指我們常說的“中型車”,這樣就涵蓋了這個價位能買到的像豐田凱美瑞這類要啥有啥,頂配到天的無敵性價比車型,還有像奧迪A4、寶馬3系、奔馳C級這些,所謂的豪華車入門版本。

因為,經常會幫朋友選車,這個價格又是大家購車最多的價格範圍,所以略有心得,今天趁著有空就來回答下。

這個價格區間,其實可選的車型比較多,但就像很多人問的配置到頂的“中級車”還是入門版的豪華車,這是很多人糾結的兩個方向。

我就簡單選幾臺有代表性的車型,提供下選車思路。

首先,選豪華品牌入門級車型的車主,大多是對品牌的認可。

不裝逼了,說白了就是一半情懷,一半面子吧。

我作為一個A4L個B8 、 B9兩代45TFSI性運款的車主自然看的很開。

當年,第一臺車,還不是看在品牌上,連後排沒有出風口,安全氣囊少了都默默的忍了。

這其實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購車者的心態,一些豪華車品牌也出於這樣的市場戰略考慮,推出這樣的入門級版本。

現在這個時間點(寫於18年10月初),不管是購買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還是配置懟到天進擊的B級車,都是個不錯的時候。

不得不說A4L在這個價位入門級豪華車裡是極有競爭力的車型。

最便宜的大綱23w出頭,(截止寫這個回答18年10月的價格),20個點。

如果嫌棄最低配的燈泡不好看,決不能忍。那麼次低配,帶LED大燈的那批也就24w多點。

28w出頭,能買到45TFSI高功率版本,帶液晶虛擬儀表盤的。

要買到稱心如意的版本,可能還是會超預算一點,但最入門的版本,我個人還是覺得有點欠缺的。

它搭載的是1.4T的發動機,最大馬力150匹,最大扭矩250N.m,動力應付日常確實夠用。

但這豪華車上入門版的發動機,就是高爾夫上的那款,用的是大眾最普遍的缸內直噴,這項技術最大的有點就是省油,動力好。缺點麼也很明顯,就是積碳咯。

除了,優惠幅度穩定的A4L,抄底寶馬3系也是大好的時候啊。

上禮拜,全新的3系剛剛發佈,好看。

要等?你去等吧,進入國內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想搶先,自然沒啥優惠。

但現在在售的老款,那價格自然是極為優惠了。

上個月幫朋友定C200L,活活被忽悠去買寶馬3系。

原因麼就是便宜咯,而且就圖個品牌。


30萬預算,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 現在都是不錯的入手時機


備註:一個帶我去買寶馬的奔馳銷售

寶馬3系入門版的設計風格整體來說,也是比較時尚動感,做工方面也符合寶馬的調性。

最最最入門版的318i,我能不能跳過不談了,哈哈。

搭載的是一臺1.5T發動機,匹配8AT變速箱。

這套動力總成寶馬調校得已經非常不錯,1.5T的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00kW,最大扭矩為220N·m,百公里綜合油耗為5.8L。

但要注意的是,這是一臺三缸發動機,無論寶馬對其用了什麼獨門的技術,依然避免不了三缸抖動,噪音的問題。

底盤調教,是我覺得這級別BBA裡最舒服最好開的,這個沒毛病,特別是標軸版的。

但至於你一定要說他什麼極致的駕駛樂趣吧,這個真沒有,請上M去談樂趣吧。

還是跳過最最入門版的,說320i吧,這個價格自然誘惑非常大。

23w出頭,就直接M套件版本了。

雖然不是真·M,但樣子貨還是非常到位的,丁字褲方向盤、運動輪轂都有了。

那個賽道藍麼現在也不加錢了,貨源充足,自然選這個顏色咯。

但至於其他提升舒適性和安全性的配置嘛,那也不要指望了。

畢竟這是豪華品牌入門版的統一風格吧。

說實話真的有點拿不出手。

除了胎壓監測、感應雨刷、座椅記憶這幾個挺實用的外,其餘的如後視鏡記憶、疲勞駕駛提醒、發動機啟動等配置就顯得不是那麼有亮點。

如果選擇的話,我覺得看在這價格上,就看你能不能忍了,哈哈。

至於奔馳的C…

我們還是跳過吧,哈哈哈。

雖然現在鬆口,略微有優惠了,但還是沒裝潢包加的多,哈哈。

不說了不說,反正超預算了。

那麼說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在這個價位裡能夠頂配懟上天的滿配“B級車”或者說是滿配的“中型車”吧。

像第八代凱美瑞、十代雅閣、邁騰等等,都屬於這個範圍吧。

隨手舉個栗子,就拿第八代凱美瑞來說吧。

一個確實,全新一代從上市,一直熱度口碑都不錯,特別是那批混動的2.5HG豪華版,經銷商那兒還時常斷貨。

另外,在中國的B級車市場,凱美瑞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從80年代末,就以進口車身份進入國內的它,憑藉著出色的產品力,早年間就已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的用戶,以及良好的口碑。

從2006年凱美瑞國產以來,其平均銷量幾乎一直都是比較穩定,穩穩的佔據B級車市場的銷量前列。


30萬預算,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 現在都是不錯的入手時機


在上個禮拜,全新3系發佈之前。說實話不管經歷中期小改款還是假裝M套件、城市套件、設計套件的在售款3系,那麼多年還是有點審美疲勞。

運動版的凱美瑞發佈的時候,真有點驚訝豐田現在怎麼這麼浪了的感覺,一向以沉穩為主調的豐田,居然放出了這麼一款設計“大膽”的運動版凱美瑞。

我弟弟在北美讀書的時候,代步用買了臺二手的凱美瑞。

前不久,回國工作了,又買了臺全新混合動力的凱美瑞。

按他的話說,這車的配置全得,反正你想得到的都有了。

就是我前面說的那種配置懟到天,性價比無敵的那種。

內飾先不說新穎的設計,和豪華的乘坐質感。

配置全得,反正你想得到的它全都有的。

中低配車型就已經配備了真皮座椅,一般在豪華品牌入門版B級車裡是無法享受到的。

剛提回來的那臺320i M套件的寶馬,座椅還是織物的,銷售說這事為了營造運動感,那你咋不給我鋪個alcantara呢。

隔壁家的凱美瑞,主副駕駛電動座椅、前排座椅加熱/通風統統都有,副駕甚至帶有“老闆鍵”。

頂配的版本,連後排座椅都是電動調節的。後排豪華感完全可以達到商務使用的需求。

前面我還覺得撿到了大便宜的,寶馬3系入門版的車型,優惠後售價格就與第八代凱美瑞2.5HG豪華版相進。

非常貼合很多人所糾結的,應該買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版?

首先最直觀的差別,就是凱美瑞2.5HG豪華版上,倒車影像、自適應巡航、無鑰匙進入、HUD抬頭顯示等實用配置。真的是想要的都有了。

甚至在主動安全配置方面加上包括PCS預碰撞安全系統;

LDA車道偏離警示系統、AHB自動調節遠光燈系統和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在內的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豐富程度讓人咋舌。


30萬預算,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 現在都是不錯的入手時機


這些,在歐美豪華車品牌裡,只有高配甚至需要選配的裝備。

10氣囊還成了全系標配。

其實,我本來想拿雅閣做對比的,但十代雅閣的十氣囊並不全系標配。

感覺還是凱美瑞多點誠意,於是臨時換了臺車做比較。

真的是豐田幾乎把C級豪華車才有的標準豪華配備,全部“下放”給全新凱美瑞了。

甚至一些主動安全裝備原本是配備在雷克薩斯車型上的。

一直以來,對凱美瑞的行駛印象就只是停留在經濟、舒適性上。

特別是86退出中國市場之後,我覺得豐田沒有什麼好玩的車了。

但在凱美瑞上,居然能體驗到一點駕駛樂趣。要在以前的凱美瑞上是壓根不敢想的。

這也是得益於豐田TNGA的架構,它強調的生產理念是根據車型特性來選擇零件和技術。

第八代凱美瑞想要走的是個性年輕化路線,所以基於這個特性,豐田就將數百種汽車零部件逐一進行改進。

前臀點、後臀點、發動機罩全部進行調整,“脫胎換骨”之後,才成功下調發動機艙等關鍵組件的位置,使其整車重心降低20mm。

要知道這是在沒有犧牲最小離地間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改變,可以說是相當可觀。


30萬預算,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 現在都是不錯的入手時機


由此帶來的好處就外觀腰線有個明顯的降低,使第八代凱美瑞有了更加個性、運動的外形。

坐在駕駛艙裡,就感覺門框位置比較低,比儀表盤要低處很多。

給我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車窗玻璃空間大很多,視野非常的好。

加上A柱的節點也比較靠下,開這臺車的前部盲區看上去很小。

而且,我覺得這臺車極限相當高。

因為平時開慣了自己的小鋼炮,有次“不小心”以相當高的速度過彎,感覺非常穩。懸掛拽著輪子,緊緊貼著地面就過去了。這樣的駕駛感覺是這個價位這個級別少有的,可能又要去3繫上找了,哈哈。

TNGA平臺下,全新開發的麥弗遜式獨立前懸掛、雙叉臂式獨立後懸掛,讓其能在保證舒適性的前提下,提高抗側傾的能力。

國慶放假的時候,出去玩。這車在顛簸路面的減震做的特別好,特別是細小的石頭坑、高速一塊一塊的接縫,細小的過濾非常舒服,恰到好處,不會覺得很硬很顛,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軟的有點暈。

但是,小小的不足就是在過一些大坑,或者欺負比較大路面的時候,會感覺屁股跳起來,絞牙沒拉住的感覺。

還有有個很有意思的點。2.5HG混合動力的凱美瑞,車身的重量比居然做到50:50。

這可是一臺前驅車哎,能做到50:50真是相當厲害了。

什麼個概念呢,寶馬以前不是一直說,沒有50:50的都不算真正的寶馬。

反正現在也不怎麼說了,因為他們的前驅車也做不到,哈哈哈。

那混合動力的凱美瑞是怎麼搞定的呢?因為它把電池都塞在後排座位的下方。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僅提升駕控感受,而且不會佔用後備箱空間。

除了混動的,第八代凱美瑞,2.0升自吸,2.5升自吸和2.5升自吸搭配混合動力的三款動力總成。

其中,不得不說稱讚豐田的混合動力技術,無論是燃油經濟性還是動力輸出的銜接,絕對都是業內頂尖的水平。

2.5HG 豪華版的第八代凱美瑞搭配的動力總成是2.5L混動,匹配E-CVT變速箱。

這臺黑科技2.5L直列四缸發動機,是TNGA架構的重要成果之一。

採用了豐田新型VVT-iE電動可變氣門


30萬預算,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 現在都是不錯的入手時機


正時系統、阿特金森循環等先進技術。

再搭配豐田獨特的混動技術,讓其熱效率比達到驚人的41%。

目前為止,量產車上熱銷比最高的一臺發動機了。

美瑞能爆發178匹馬力,百公里綜合油耗僅4.1L。

而反觀豪華品牌的入門版車型,為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成本,和迎合排放要求。

越來越多的車型,搭載的是我們熟悉1.5T三缸發動機,匹配8AT變速箱。

不否認,大廠對這套動力總調校得非常不錯,1.5T的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00kW,最大扭矩為220N·m,百公里綜合油耗為5.8L。

先不說,會用什麼獨門的技術,解決大家都在說的那些三缸機的問題。

光是渦輪與自吸相比,動力的順暢度,線性程度是要弱上幾分。

因此,從下圖的對比也就可看出,兩者的差距。


30萬預算,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 現在都是不錯的入手時機


講真,最近油費真的挺貴的。


30萬預算,B級車頂配還是豪華車入門 現在都是不錯的入手時機


前兩天還發朋友圈吐槽,油價都破9塊了,快加不起油了。

開了幾天混動版凱美瑞,我在驚歎的燃油經濟性的同時,讓我覺得最好駕駛感受就是:幾乎感受不到這是一臺混動的車。得益於電機與發動機之間的優秀的匹配吧。

平時就當一臺普通的燃油車開,純電機驅動的時候,完全感受不到那種電流滋滋滋的聲音。

發動機介入的拿一下卡頓也完全沒有,在這一代的混動系統中完全可以當是一臺普通的車去開。

中秋出去玩,順便去跑了套高速,提速到120,甚至稍微超一點,它的動力輸出也是一氣呵成,完全沒有後半段乏力的感覺。

總的來說,性價比一向是日系車的主打優勢。

凱美瑞作為日系B級車的代表車型,不管是年輕運動的外形,還是黑科技的動力總成,加上豪華的配置和安全輔助科技,給人太多的驚喜。

同樣,豪華車的入門版,在合適的時間合適個價格也有不少的選擇。

兩個方向,提供點思路供選擇。

但總的來說,還是要合適自己的需求啦。

在框定了預算之後,除了糾結B級車中頂配到天無敵性價還是豪華車入門版之外,還要考慮具體的用車環境,比如男生開還是女生開、日常市區通勤還是經常周邊撒野啊、家裡有沒有小孩等綜合因素後,選擇一臺適合自己,適合自己家庭的車。

車無完車,適合自己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