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明的教育,都是不露痕迹的

01

如何面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是每个家长都无可逃避的功课。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如果孩子无理由哭闹,你会怎么做?

如果孩子不好好做作业,你又会怎么做?

不少家长的选择,先是哄,然后是讲道理,如果还是不奏效,最后就会演变成了吼孩子的模式。

因为这样的方式最省事,不用自己亲身示范,不用花时间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不用费心思考研究今后会怎样,只要眼前的问题消失,至于其他会有什么后续问题,等出来了再说。

走一步看一步,没准孩子的问题从此自动消失也未必不可。

抱着这种省事和侥幸的心态,选择的方法自然是简单粗暴、轻松易行,立马见效。

但所有这些暂时逃避的问题并不会消失,只会以其他的形式不断继续呈现,并积聚成更大的问题卷土重来。

例如当前孩子会迫于压力,迫于父母的权威,只好暂时听从你的。但由于这不是他内心的意愿,离开父母监管之后他会更加失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不懂事,不自觉,我家孩子老是需要我管,一离开,他就不行。

孩子的心里却在想:除了吼和说教,你还能做什么?过后,他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暗自较劲,消极反抗。

真正高明的教育,都是不露痕迹的

02

教育中对孩子施加外力的痕迹越明显,越容易引起孩子内心的反抗。

我们经常见到许多大人火急火燎地催促孩子做某事,孩子反而愈发表现得不紧不慢。

这其实就是一种被动的反抗。

对于孩子而言,说教就是一种来自于外界的意识灌输。

把外在的东西强行塞入大脑,它的本能反应就是抵制。只有得到认同的意识,才会被接受,但可能一段时间过后又会被排挤出大脑。

这就好比有人派了一个陌生人住到你家,你会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时不时地希望他离开。

真正高明的教育都是无声无息地进行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渗透,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也就不会被轻易赶出大脑,久而久之就会扎根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水滴石穿的力量。

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在无形中接受的,所以不会感到压力和不舒适。

真正高明的教育,都是不露痕迹的

03

一位父亲这样处理孩子的哭闹:

有一天,爸爸妈妈正在谈事,3岁的儿子突然大哭。

爸爸:儿子你咋了,哪里不舒服吗?

儿子:没有不舒服,就是想哭!

爸爸平静地说:

好吧,你哭我们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这样吧,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说完,将儿关进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2分钟后,儿子在里面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现在他的儿子18岁了,仍然没有学会操纵与迁怒。

解决孩子哭闹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保持平静,孩子自己就会跟着平静下来。如果我们用生气等情绪来操纵孩子,他就学会了用哭闹来处理问题。

家长日常的言行举止,都会让孩子在不经意间默默地模仿,这就是一种长期渗透的影响。

所以,处理孩子问题的钥匙在家长手中,而不在孩子身上。

真正高明的教育,都是不露痕迹的

04

真正高明的教育,都是不露痕迹的。

那些刻意的灌输和强制只会令人不舒服,从而引发孩子内心的排斥。

曾有一个女孩喜欢文科,学得也非常出色,可她的妈妈听别人说理工科的孩子就业面更广,硬是逼她去读理工科。

结果她采取了非暴力的不合作态度,成绩一落千丈。

我们很多家长喜欢吼孩子逼他学习、逼他就范,这其实就是一种情绪操纵。

中国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希望他成绩优秀,希望他排名靠前,希望他可以上名校。

如果孩子不想学,很多家长使用的手段是盯和逼迫,可能短期内效果不错,长期下来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越是盯得紧,孩子越是不自觉;

越是逼迫得凶,孩子的反弹越厉害。

如果家长急于求成,他往往不会去修正自己而是来强扭孩子,觉得这样更直接。

可真正的源头没有处理好,短期见效只是表象,问题的根本依然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只会变得越积越多。

正如房子漏雨,我们不去修屋顶,拼命地去擦地板,结果无论怎么擦,屋子里的水都只会越积越多。

由于家长图省事,孩子也会学着图省事,你逼一下,他就动一下,你不逼了,他就会立马停下来。

只要走不进孩子的内心,所有的手段都不会有好效果。

所以,孩子学习不自觉,我们要解决的是自身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孩子的学习态度。

因为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的是他的心理因素和学习态度,那才是能够长期持久的学习动力。

那些靠自己实力上名校的尖子生,一定是发自内心去学习的结果,而不是靠父母的强迫。否则,即使短期有收效,也往往是考完试就忘得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