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大師作?讓上了年紀的8位大師,每人每天炒1466斤!

小罐茶大師作?讓上了年紀的8位大師,每人每天炒1466斤!

小罐茶火了,在社交媒體上。

一則“累死大師了”的段子,瘋狂流傳,有媒體調侃“小罐茶”是否是大師做的,因為小罐茶號稱“小罐茶,大師作”,大師們是否能做20億價值的茶,不得而知。

小罐茶大師作?讓上了年紀的8位大師,每人每天炒1466斤!

但真正促使我寫這篇文章動力的,是今天小罐茶的公關聲明。

小罐茶大師作?讓上了年紀的8位大師,每人每天炒1466斤!

1.小罐茶不是八位大師的“手工製作”。

2.小罐茶是機器製作。

3.大師作是說的製作標準。

4.小罐茶用機器繼承了大師的幾十年的經驗。

儘管這樣,媒體依舊對小罐茶是否涉嫌“虛假宣傳”有所質疑。根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南都記者看到,其宣稱“聯合六大茶類的八位泰斗級製茶大師,堅持原產地特級原料、堅持傳統工藝、大師製作……”,“每一罐都是大師製茶技藝的代表作”,“8大名茶,由8位製茶大師,嚴格遵照傳統工藝悉心製作”。 對此,小罐茶市場中心總經理梅江回應稱:“小罐茶從未對外宣傳過是大師‘手工’製茶”。

在說小罐茶之前,先說說大師累不累。

王順明大師,小罐茶大紅袍的“作品”人,並不是武夷山本地人。當年一箇中專生,進入茶廠工作,因為口才很好,腦子活,積極進步,一直從事政工工作多年,在領導崗位多年。

王書記在廠裡是否動手做茶,其實這不是個問題。後來離開領導崗位後,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成為武夷山岩茶非遺傳人。根據小罐茶拍攝的紀錄片展示,王大師做茶是很辛苦的,要用閩南的荔枝木。在另外一個廣告片中,王大師說:“就我們小罐茶大紅袍,我要焙12小時火,12小時火,就要翻24遍。”

小罐茶大師作?讓上了年紀的8位大師,每人每天炒1466斤!

梅總一定很健忘,八位大師一定都跟王大師一樣,全手工製作啊,你怎麼能親口抹殺大師們辛苦為小罐茶貢獻20億,焙火12小時,翻24遍的辛苦功勞呢?

小罐茶大師作?讓上了年紀的8位大師,每人每天炒1466斤!

小罐茶的廣告語,一直是“小罐茶大師作”,而在字典釋義當中“做”和“作”是通用的。在小罐茶的視頻、圖文廣告當中,小罐茶一直宣傳是手工製作,並且多次出現大師手工做茶的畫面,這是否是虛假宣傳呢?小罐茶的回應是,他們從未正式使用這些樣片,公開宣傳,都是外界的“誤解”和自媒體的“汙衊”。

媒體報道出來的這些廣告和官網標註有“**大師作”的信息,如果從這些圖文視頻的廣告的專業度,如果不是小罐茶自己製作,並且有大量的資料在網上可以找到和看到,如果不是官方或者代理商的行為,這樣的解釋的確很蒼白。用戶的分辨能力很低,相應公開渠道能見到的內容足以形成特定的認知。

大師的茶,與其他茶有什麼區別?

鄒炳良大師,在小罐茶的公眾號文章的視頻中說:因為小罐茶普洱茶是用的古樹,所以級別比“宮廷料”級別高。

這個話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從茶業角度而言,容易誤導。從普洱熟茶角度,所謂宮廷料的芽頭多,並不是代表在採摘時候就選用芽頭,而是因為毛茶經過渥堆發酵後,芽頭脫落,篩選後成為“宮廷”料。臺地茶可以有芽頭,古樹茶自然也可能產生“宮廷料”,筆者認為鄒大師這麼誇小罐茶,似乎邏輯上不夠嚴密。

作為勐海茶廠的老廠長,鄒大師一定清楚,離開了勐海的特殊地理、氣候、溫度、溼度、菌群等條件,在昆明旁的安寧市發酵,想再出現“勐海味”的傳奇,幾乎不太可能了吧。

小罐茶大師作?讓上了年紀的8位大師,每人每天炒1466斤!

小罐茶大師作?讓上了年紀的8位大師,每人每天炒1466斤!

據武夷山市茶葉局局長鄧崇慧在2017年接受《中國茶商》記者採訪時介紹:

“從2008年開始嚴格控制茶園面積,嚴禁亂開墾茶山,因此到現在,原產地的茶產區保持在15萬畝左右。武夷山是縣級市,總人口二十三萬多人,現有茶企5800多家,茶行業從業人員就有8萬多人,其中,是以民營的中小企業為主,這是茶產區的弊端,難以形成標準化。”

如果從價格的角度,一般好茶都很貴,但貴的不一定是好茶,這是一個常識,因為好茶是稀缺的資源。比如說龍井,有西湖龍井、浙江龍井、貴州龍井,西湖龍井是傳統意義上的龍井,但同樣區分43號龍井、群體種龍井。一般群體種全手工做的茶,就很貴。

小罐茶所宣傳的茶類,都是有特定地理標誌的,但核心產區一般產量都不多,一棵看上去高大的普洱古樹茶,有的幹茶產量甚至不足兩公斤,這也是為什麼高端茶很少能大規模作為商品茶出售的因素。

小罐茶宣傳的大師,在現實中都有自己比較好的代表作,這些代表作都取決於自己的原料、工藝、製作時間等,茶葉價格過萬也很正常,但難有大量的產量供應市場。以巖茶為例,牛欄坑為原料的大師級別手工茶的價格,一般3萬~50萬的標價不等,原料的稀缺性限制了規模出產量,所以很難到一般茶客手中。

手工製茶和機器製茶有什麼區別?

小罐茶的聲明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強調大師的手工經驗濃縮到機器製茶的標準裡,這個說法可信嗎?

茶本身是農作物,根據生長環境的不同,茶葉內含物質也不同。在中國,不同茶類的不同做法,也就是工藝對茶的口感滋味有影響,但有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茶的原材料。以普洱茶為例,比較有名的西雙版納勐海縣布朗產區的老班章村的古樹茶,大小樹混採的價格,毛茶一公斤都在萬元以上。有些小產區的臺地茶,可能也就十幾塊一斤。古樹茶代表品質,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古樹茶都好喝,這是綜合因素造成的,所以針對茶的品質不能一概而論。

以普洱生茶為例,現在傳統工藝一般都是手工殺青,手工揉捻。但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都採用80殺青機、煤氣殺青機代替手工殺青,光棚代替了太陽暴曬,手工揉捻是為了釋放單寧和茶膠,暴曬是為了增加與空氣的接觸,促進酶類的轉化。而機器生產,容易造成的結果就是為了迎合更加清爽的口感,殺青溫度過高,時間過長,理論上已經變成了雲南大葉種綠茶,失去了生茶發酵轉化的機會。以普洱生茶而言,根本無需“充氮氣”保鮮,反而提倡要與空氣接觸,促進轉化。

在國內的高端市場,手工製茶成就了大師,也成就了相關茶類的口碑,高端手工茶和機器茶的區別在於口感更好,體現在香氣、滋味、湯色、厚度等特點上。同樣的茶,高端茶的原料就不同,製作工藝也更講究,結合製茶時的環境、時間、溫度等,都可能對口感造成影響。好茶可以有苦,苦在舌尖快速的化開消失,而千萬不能有澀。

機器製茶犧牲了手工製茶的一些非標元素,在特定的季節和製茶環境,都可能對高端茶品形成影響。標準化的做法只是為了適應大規模生產,而標準化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不能簡單認定機器製茶就一定比手工茶好,或者手工茶一定比機器製茶好,好茶還得入口品鑑和專業評審。

如何正確看待小罐茶

小罐茶的崛起,的確給中國茶界帶來思考,如同國外的茶產業一樣,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出口國。中國人對茶的品飲,結合了中國文化,對於茶的綜合評定附加了茶本身之外的因素,比如心理、宗教、文化、商業等。茶葉市場一直比較混亂,而小罐茶的出現,給茶界帶來了更多營銷和定位的思維。

比如500元左右的定位。一般末端小罐茶的經銷商,拿貨價是7折左右,層層遞增到總代級別。普通茶客眼中的小罐茶的價格,其實與真正的頂級高端茶相比,價格不算高,但卻給大眾市場一個明確的標籤,就是相對“貴”,在禮品市場就有了特定的價值標籤。

茶業復興,工業化生產是必然的,在技術水平和原料產能的限制下,手工技藝並不能完全被替代,兩者也不能混為一談。對於這些大師,其實你們踏踏實實做茶,本來被茶友和業界給予了高度的榮譽認可,應該戒驕戒躁。可以說現在任何一個茶業大師都至少是富豪級別,沒必要因為過度包裝而晚節不保。

茶業需要營銷,但是切記莫要過度營銷,在媒體指出小罐茶可能涉及的虛假宣傳問題的時候,小罐茶的聲明用“抖機靈”的方式,偷換概念,以機器製茶規避曾經標榜的“大師手工製茶”的噱頭,並不能免除虛假宣傳的質疑。

以創始人杜國楹的經歷來看,從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鈦金手機,有些產品曾因為涉及虛假宣傳而被主管部門懲罰和媒體曝光過。儘管一再通過媒體包裝成為營銷大師,但時代已經不同,互聯網時代資訊發達,消費者也在成長,廣告效應之後,銷售額飛漲之後,這種抖機靈式的聲明或者是為了讓消費群體獲得更多的心理滿足,也或者有水軍和營銷團隊微博上的自吹自擂,但時光總不會騙人。

過度營銷和抖機靈式營銷,要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