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走亲戚,做到这四点,让孩子远离“熊孩子”称呼

作为一个快六岁孩子的妈妈,这个春节不是我防别的熊孩子,而是教育我家的孩子别成为他人眼中的熊孩子。

带孩子走亲戚,做到这四点,让孩子远离“熊孩子”称呼

熊孩子的手段,或者无心或者有意,总是让大人防不胜防。我记得去年,我家孩子就因为好奇而差点点燃了隔壁的玉米杆。

以前,为了安全从不让孩子接触有关“火”的任何东西,因此当回到老家,孩子发现老家的哥哥们都人手一个打火机放鞭炮的时候,很是好奇。于是,就偷偷拿了奶奶放在灶台的打火机,跑出去玩了。

好在,孩子身边一直跟着大人,当发现他自己撅着屁股在角落里点玉米杆的时候,很快就有人制止了。为了让孩子了解火,那天我陪着孩子一起研究了好长时间,点燃了纸、蜡烛、鞭炮等东西,让孩子感受。

带孩子走亲戚,做到这四点,让孩子远离“熊孩子”称呼

今年,我相信,我家孩子应该不会再做那种危险的事情了。不过,为了防范于未然,我已经将孩子可能在老家遇到的事情,一一演示给孩子看了。

第一,不能到结冰的河上走。

每年冬天,老家的河都会结冰,孩子爸爸也会带着孩子去河边看一看。今年,小区养鱼池没有换水,前段时间也结冰了。我专门带着孩子到冰上好好感受了一下,让孩子近距离接触结冰的水。

当然,对于那些薄弱的地方,也让孩子远远地试着用砖头砸了砸,发现确实能将东西沉下去。我相信,今年冬天,孩子肯定不会自己去河边的冰上玩了。

带孩子走亲戚,做到这四点,让孩子远离“熊孩子”称呼

第二,见到亲戚要问好。

过年了,大家都图一个吉利,所以今年我也是早早告诉孩子,遇见长辈要问好。不管认识不认识,年龄大的就叫“爷爷奶奶”,年轻的就叫“叔叔阿姨”,反正不经常回家,就算叫错了也没有关系,主要是要有礼貌。

我记得小侄子小时候就因为春节乱说话,被奶奶好生批评了一顿。那天,一位没见过的婶子来家里拜年,看望孩子奶奶。当时,奶奶出去了,就我和小侄子在家。

结果,小侄子觉得她长得丑,就大喊“丑八怪,赶紧走,别来我家。”当时,我是怎么劝说都不管用啊!

如果孩子因为害羞而不愿意问好,家长也不要强迫,可以用孩子的口吻代替孩子说,让孩子明白,这件事其实很普通。千万别给孩子扣上“没礼貌、不尊重人”等帽子,加重孩子的害羞感。

带孩子走亲戚,做到这四点,让孩子远离“熊孩子”称呼

第三,吃饭的时候不能挑食。

我记得曾在网上看见一个帖子,讲的是孩子在饭桌上毫无礼仪,不但将自己喜欢的食物尽数夹到自己碗里,还大喊大闹,打扰大人说话。

以前,我家孩子比较小,我都是给他带上盘子和勺子,帮助他把他想吃的东西夹到盘子里,也是担心孩子霍霍饭菜。今年,他会使用筷子了,所以我打算让他自己夹菜吃饭。

为此,我对孩子强调,一定要懂得礼貌:如果自己想吃的菜夹不到,请妈妈帮忙;不允许在菜盘里用筷子选来选去,夹住哪个是那个;大人讲话别插嘴;不能霸占住一个菜使劲吃……

虽然我不怎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在饭桌上霸道,但提前嘱咐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带孩子走亲戚,做到这四点,让孩子远离“熊孩子”称呼

第四,去别人家拜年,不许乱动东西。

这一点,我家孩子一直做得比较好。平时到别人家,没有主人允许,他也不会乱动别人东西,不会瞎跑别人卧室的。

但是,因为过年串门,都是自家亲戚,孩子很可能会放松。再加上亲戚总是会说:“别客气哈,把这当自己家就可以了。”

真担心孩子真把别人家当自己家了,因为在这之前,一定要嘱咐好孩子,主人的客气,并不是他乱跑乱喊的理由。如果在别人家太放肆,那就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了。

带孩子走亲戚,做到这四点,让孩子远离“熊孩子”称呼

最后,乱开口要红包。

这个是我去年发现一个孩子这样做后,觉得特别让人讨厌的行为,也写在这里。应该没有多少孩子会这样做,但这个行为真的很不让人喜欢。

去年春节,隔壁三叔家的一个孩子,见到任何一个长辈,都开口要红包,搞得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给吧,觉得没必要,很不情愿;不给吧,孩子又开口了,有的年轻人就给了十块二十块的。

带孩子走亲戚,做到这四点,让孩子远离“熊孩子”称呼

所以,今年带孩子回老家,一定要嘱咐孩子,不能乱开口要红包。长辈愿意给,就要,不愿意给没有关系,想要什么爸爸妈妈可以给你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