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法動態」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國法院第三十屆學術討論會上摘得一、二等獎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1月21日下午,由最高人民法院主辦,國家法官學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和人民法院出版社聯合承辦的以“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與刑事審判問題研究”為中心議題的全國法院系統第三十屆學術討論會的評審結果正式公佈。

北京西城法院的八位同志分別獲得一等獎至三等獎,快來一起了解他們的故事吧~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一等獎

《檢視與迴歸: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中“有能力執行”的司法認定——以裁判文書網全國2017年110份判決為樣本分析》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樊創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樊創,河南南陽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專業,2015年進入西城法院執行二庭工作。雖然連續兩年參加全國法院學術討論會都鎩羽而歸,但始終相信“能打開鎖的往往是最後一把鑰匙”。

論文簡介

如何全面、準確認定被執行人是否“有能力執行”是拒執罪適用的難點和分歧點,論文以司法大數據實證分析為依據,剖析了拒執罪“有能力執行”實踐認定中出現的判定標準不一、認定邏輯異化、論證說理匱乏、刑罰適用擴張等問題及原因,對此作者設想通過司法解釋完善、認定標準統一、發揮執行輔助等路徑尋求拒執罪“有能力執行”認定的法律本原迴歸,希冀能夠對拒執罪“有能力執行”的認定提供一種研究視角。

二等獎

《人民法院刑事涉案財物處置難現狀審視與處置機制完善——以100件刑事涉案財物為研究樣本。》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袁楠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王曉東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王曉東,1985年生,法學碩士,現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執行指揮中心辦公室法官助理。

論文簡介

《人民法院刑事涉案財物處置難現狀審視與處置機制完善——以100件刑事涉案財物為研究樣本》一文采取實證研究的方式,隨機選取東部發達地區的某基層法院100件刑事案件處置財物作為研究樣本,將刑事裁判文書涉財產部分的判項內容和處置的實際情況進行比對分析,通過歸類統計,發現刑事涉案財物處置難點,並歸納出存在難點的原因,就如何健全完善刑事涉案財物的處置機制進行了設計,構建刑事涉案財物處置難的綜合化治理格局。

二等獎

《執轉破案件中公司人格否認制度適用問題研究——以“執行不能”類型化分析為基礎》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謝凌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謝偉輝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謝凌雲,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現為研究室幹部,曾獲第二十七屆全國法院系統學術討論會三等獎,曾多次獲北京市高院優秀調研成果獎。

論文簡介

《執轉破案件中公司人格否認制度適用問題研究——以“執行不能”類型化分析為基礎》一文是作者結合自己以往審執經驗,針對執轉破制度現狀,另闢蹊徑,從制度聯合適用角度解決執轉破難啟動問題。首先明確執轉破的前提和基礎,然後對“執行不能”進行類型化分析,最後根據類型化分析結果,在執轉破案件中引入公司人格否認制度,並讓不同類型的“執行不能”進入破產程序後找到與之相適應的處理程序,實現債權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遏制債務人不誠信經營行為,破解執行案件難退出,破產案件難啟動的僵局。

二等獎

《“互聯網法院”時代知識產權多元解紛機制的電子化路徑》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 裴然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吳獻雅、李易忱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吳獻雅,男,現為我院民五庭庭長、員額法官。曾審理“電影《九層妖塔》著作權糾紛”等具有重大影響的案件。在《法律適用》《中國版權》《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案例選》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和案例。論文《勞動爭議訴訟中的證明妨礙問題研究》榮獲全國法院第二十四屆學術討論會徵文二等獎。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李易忱,男,1990年生,2015年7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獲法律碩士學位。2015年7月到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工作,現為該院民事審判第五庭法官助理。

論文簡介

《“互聯網法院”時代知識產權多元解紛機制的電子化路徑》一文結合“互聯網法院”時代來臨的新背景,從知識產權的基本屬性和糾紛解決的基本理論角度,創造性地論證了知識產權案件與多元解紛機制在公共政策、多元屬性、價值取向方面的耦合關係,並且藉助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了一個智能化、電子化的“五層級”知識產權多元解紛機制。

二等獎

《強制措施對緩刑適用隱性制約之反思與重構》

——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 郝紅琴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張傳榮

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 牟芳菲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張傳榮,女,200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法學院,現任刑二庭副庭長。熱愛司法事業,珍惜法官榮譽,在案件中主動作為,在案件外加強調研,先後取得“優秀公務員”、“西城法院專家型法官”、“北京市法院模範法官”等榮譽。

論文簡介

《強制措施對緩刑適用隱性制約之反思與重構》一文,通過實證分析,發現強制措施與緩刑適用之間不當捆縛這一突出現實問題,並擬通過確定緩刑評價因素判斷“再犯可能性”來構建緩刑實質化標準,通過前端強化非羈押性強制措施適用、中端規範緩刑裁判權行使及末端暢通執行銜接機制,以改變強制措施對緩刑適用隱性制約這一司法異象。

三等獎

《審判輔助事務社會化的邏輯起點、現實向度與發展空間——基於“同心圓法則”的判斷》

——山西省呂梁市中級人民法院 何星潔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寧澤蘭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寧澤蘭,女,1985年生,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民七庭審判員。撰寫的《從“彌散”到“交互”:司法知識的組織化管理——提升法院審判能力的信息化路徑》獲全國法院第28屆學術討論會三等獎、北京市法院第28屆學術討論會二等獎。

論文簡介

《審判輔助事務社會化的邏輯起點、現實向度與發展空間——基於“同心圓法則”的判斷》文章主要論證怎樣把審判輔助事務社會化開展得更為科學,更符合審判實踐和司法規律,在對司法輔助事務分類後針對不同模式提出不同種類的“外包”建議。

三等獎

《涉互聯網民事案件中電子數據證據的審查與認定——以第三方數字平臺技術的引入為視角》

——山西省廣靈縣人民法院 李慧芹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鄒鴻雁

「西法动态」西城法院八位同志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届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一、二等奖

鄒鴻雁,女,1984年生,山東青島市人,2010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律碩士學位,同時獲得瑞典隆德大學-北京大學聯合授予的人權碩士學位,2010年7月入職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一直工作至今。現就職於民七庭任法官助理崗位。

論文簡介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微信、電子郵件、支付寶等電子數據證據在訴訟過程中頻繁出現。但電子數據證據卻存在著易刪改、易滅失、不易保存的特徵,在審判環節中法官囿於自身的專業限制和技術壁壘往往面臨如何認證的困境,《涉互聯網民事案件中電子數據證據的審查與認定——以第三方數字平臺技術的引入為視角》一文試圖通過引入互聯網行業的第三方數字平臺技術以期解決電子數據證據的認證難題。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