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局19」5G、AI機器人、中國“芯”2019年這些預言會實現嗎?

導讀:我們已經告別了2018,迎來了嶄新的2019年。2018年裡,有太多動盪,也有屬於中國人的輝煌;我們見證了舊事物的逝去,也迎來了新生的萌芽。揮別過去,2018年註定將成為在全球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

「情報局19」5G、AI機器人、中國“芯”2019年這些預言會實現嗎?

揮別過去,2018年註定將成為在全球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年。但是,擁抱未來也同樣重要。感謝人類無窮的求知慾,我們至今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我們依然沒有窮盡宇宙的真理。悲觀主義者認為,2019年將是最困難的一年;樂觀主義者認為,2019年將是春暖花開的一年。

充滿希望的5G新世界

2018年,5G是科技圈最火爆的新聞熱點之一,從中國到美國,從華為到高通,關於5G的爭奪已經成為了企業與企業,乃至國與國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要知道,雖然關於5G的各種新聞總是鬧得沸沸揚揚,但是5G作為一項新技術,還遠沒有和普通人見面,只是停留在實驗室裡。

關於5G的落地,科學家給我們描繪了許多美好的圖景。比如物聯網、智能城市等等方面的應用,都需要5G技術來提供高速而穩定的網絡;再比如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說不定互聯網行業將迎來新的爆發點。

雖然關於5G的競爭非常激烈,大家的討論也甚囂塵上。但是真的想讓5G技術落地實現,成為像今天的4G一樣普及的網絡基礎設施,我們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科技君預測,2019年我們或許會見到試點型的5G技術落地,大規模落地的可能性依舊不大,但是可能在少數幾個美國城市,甚至是中國城市,人們將可以嘗試第一次使用5G網絡。

更聰明的AI機器人

關於2018年的科技行業,AI也是一個繞不開的詞彙。不過可惜的是,經歷了兩三年的AI熱潮之後,人們開始逐漸迴歸理性,智能音箱、AI語音助手、生活服務機器人等事物,雖然早已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依舊離科幻電影裡“無所不能”的景象差之甚遠,自動駕駛汽車也還是停留在路測階段。

吃瓜群眾們被AlphaGo嚇到擔心失業過後,買了幾個智能音箱,結果卻發現電視、音箱裡的人工智能其實並不夠智能,反而像一個“人工智障”。在硅谷進行路測的谷歌無人車,還因為“太過遵守交通規則,卻不懂得變通”,而引發了人類司機的投訴。

「情報局19」5G、AI機器人、中國“芯”2019年這些預言會實現嗎?

2019年,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加智能的AI機器人誕生。不管是自動程度更高、更靈活的駕駛AI,還是能聽懂更多複雜命令的語音機器人,都能給科技君帶來驚喜。當然還是會有人沉湎於“AI威脅論”中不願醒來,但是科技君認為,經過了這兩年的“狼來了”之後,大家也都逐漸認識到了,AI不管是想要取代人類的工作崗位,還是毀滅人類社會,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進步發展。

然而刻在人類骨子裡的“懶癌”基因,卻依然在為我們呼喚著掃地機器人、炒菜機器人、收納機器人、送外賣機器人、家用機器人等等存在。希望這一切能在2019年得到實現,這樣科技君就能將更多的業餘時間拿來寫稿子(玩遊戲)了!

“中國芯”全面突圍

2018年,中興缺“芯”事件讓國人認識到了我們在基礎科學方面依舊有著很多不足。我們在感到憤慨的同時,也再一次懂得了“落後就要捱打”的硬道理。

芯片,是當代和未來數字經濟的核心,無論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還是5G,芯片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是最最核心的基礎設施。如果沒有一流的芯片技術,我們在核心科技領域將永遠仰人鼻息。

「情報局19」5G、AI機器人、中國“芯”2019年這些預言會實現嗎?

2019年,中國需要“握芯”嘗膽,加大在基礎科研中的投入力度,努力將“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甚至“中國智造”。不僅是芯片領域,生物製藥、人工智能等基礎科學領域,也需要我們的重視和投入。

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依舊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道路漫長,目標很遠,好在時間很足,大家一起加油,希望當下一個新舊交替的時刻,不要給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情報局19」5G、AI機器人、中國“芯”2019年這些預言會實現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