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去的互金大潮,出轨的P2P代言人,无人入驻的金融岛

欢迎前往关注。

在去年P2P持续爆雷的时候,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来论述这个问题。

但是非常可惜,那个号都被永久封闭了,所以文章也就丢失了。

所幸去年的数据还能在网上找到,当时那个月里爆了上千亿的雷。

比如:

人人爱(杭州) 涉资:232亿 用户:173万

牛板金(杭州) 涉资:390亿 用户:82万

银票网(上海) 涉资:140亿 用户:69万

祺天优贷(杭州) 涉资:76亿

云端金融(杭州) 涉资:45亿 用户:13.3万

优杨投资(杭州) 涉资:34.6亿 用户:98万

其实远在去年之前的大前年。

我老妈有个发小,还是土资局的领导,她自己就买了一个朋友推荐的理财产品,买了很多钱。

这位推荐理财产品的人既是她的朋友,也是我妈的朋友。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老熟人了。

但是后来呢,人家平台倒闭跑路了。钱也就打了水漂。结果闹得那位发小和那位推荐理财产品的朋友都没得做了。

这些年互联网金融宜发热门。当然这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比如阿里巴巴隔壁那条街就叫XX曼哈顿,再隔壁就叫XX金融岛。那这里面入驻的,或者说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孵化的创新企业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放高利贷的。呵呵。

这年头

乞讨的改叫众筹了,

算命的改叫分析师了,

圈地盖楼改叫科技园区了,

放高利贷改叫P2P了。

那我们看下这些钱放去哪儿了呢?大概就是几个流向。要么放给了没有收入但是又有很强的消费欲望的学生。要么就放给了合伙炒房的低收入者。

为什么从去年开始持续爆雷呢?

还是因为政策。

这就叫成也政策,败也政策。

P2P这个行业有它自己的风控手段。所谓的风控其实说白了也无非黑社会那个套路。放高利贷嘛,从古到今,都那点事儿。如果是学生,可以追溯其父母,如果是低收入的联合炒房者,可以追溯其房产。

但是自从政府插手管制,这生意就没那么好做了。因为高利贷毕竟是不合法的。政府一旦给借贷者撑腰,那么放贷公司的风险控制立刻会崩溃,这就是为啥去年会集中爆雷。

政府不管制实际上是不行的。因为这些贷都放到了低收入群体身上。而他们无论是拿来提前高消费,还是炒房。他们自己都无法承担任何风险。也就是说,酿出的社会问题,最后都会影响维稳的大计。

这就是持续爆雷的根源,毕竟,有些事,早爆比晚爆的危害小。

只不过,大潮之后,裸泳者现,固然有人是自酿苦果、种豆得豆,更多地人则是被无辜波及。

有P2P从业者曾笑谈,有时候就在想,当下的情况就像是大家排队等死,努力拼搏,希望的不过是让自己晚死几个月。

2018年正常运营的P2P平台减少了1219家,其中673家或跑路、或兑付困难,546家或转型、或清盘退出。受此影响,正常运营的平台降至1033家,数量缩水54%。过半平台短期内密集退出。

而且上市平台估值缩水成为常态,截止2019年1月14日,2017年以来上市的13家互金平台中,10家平台市值较IPO首日缩水40%以上,其中信而富、趣店、拍拍贷、和信贷等4家平台缩水比例更是超过70%。

其中就有吴秀波做代言人的51信用卡哦。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我看那些什么XX曼哈顿,XX金融岛,房子才盖好,都来不及装修,等待招来入驻的P2P企业们,已然纷纷倒下了。

当然了,你可以认为他们是自作自受,但我并不认为购买P2P的人就都是受害者。

有很多买了P2P的人觉得自己是被骗了。要求政府维护他们的权益。这其实蛮荒唐的。

这事的本质吧。就跟炒房者房子跌了就砸KFS的售楼处,那房子涨了为啥不主动分一些利润给KFS呢?

我看到网上有一些P2P的受害者的留言。他们的意思大概是,这钱呢,是自己省吃俭用,一辈子不旅游,甚至夏天不开空调攒出来的。现在被骗子骗了,那岂不是很痛心,岂不是政府管制不力导致的么。

我觉得吧,这次还真的怨不到政府头上。这事吧,本质上,是中国人太重视结果。

这话题怎么被我扯的这么远了呢。听我道来。

如果是一个标准的国人,你问他,为啥要好好读书呀。他就告诉你好好读书,是为了考好的大学,考好的大学,可以去好的企业。去好的企业更容易赚到钱。从而有更大概率变成一个成功人士。当然,我们所谓的成功人士,其实就是有钱。

所以我们忽悠学生从来都是这么讲,告诉他,你要努力学习,等考上大学就好了。这意思就是你努力学习,等考上大学就不用学了,就可以成天玩游戏了,是这个意思吧。

一个人,按照这种标准思路。那他做什么事都是奔着结果去的。你让他吃好点,他也许舍不得。但是你让他去投资,他就眼睛发光。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就认为投资就是挣钱的。

我且不论任何投资的背后有非常复杂的数学机制在发挥作用。这个我们有很多历史文章聊过。我单论就算你不考虑这个风险。那你一直省吃俭用,投资赚钱,省吃俭用,投资赚钱,一路循环。你觉得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某一天你就进入一个你所谓的成功状态?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呵呵。

童话故事里总是说王子与公主经过各种磨难,最后在一起。那么在一起了,就一定是幸福的么?不会的。也一样会有接下来的各种无数的新的磨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生活,是个过程。你过得每一天,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从来不存在什么经过各种苦,各种难,最后达到某种终极状态。

这种孜孜以求的终极状态,压根儿不存在。

而且。每个人都成功,这现实么?

这话可能多数国人都不爱听。就像没几个人愿意了解一件事背后复杂的机制,但是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生来注定成功。

有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假如。我是指假如。

假如这一代人里的绝大多数,经过一生的省吃俭用,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既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终极有钱状态,也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生命,甚至最后还要面临养老医疗各种困境。

我真的不知道,届时国人的心态会是如何。

昨日大号记忆承载文章链接:

如果有来世,马云真的还会经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