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冬季

如果你不注意保暖!

一旦寒邪侵体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很多病根儿就会悄悄“种”下!

保护好自己的这几个部位

御寒小意思哈~

人体6个部位最不扛冻

头部

寒邪来袭,可谓“首当其冲”。头部为诸阳之会,若头部受寒,阳气特别容易散失。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头部受寒血管收缩,易引起血压飙升或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脑卒中

建议天冷时出门,戴一顶保暖性较好的帽子,以毛线、毛呢等材质为佳,人造革类帽子虽然挡风,但不透气,不建议选择;帽子戴上后不宜太紧,最好能插进一根手指;帽檐的长度不应超过5厘米,以免遮挡视线。

此外,冬天一定要避免湿着头发出门或入睡。

颈部

中医里,脖颈处有3个重要穴位,分别是风池穴、风门穴和风府穴,是风邪最易入侵的门户。

在寒风瑟瑟的冬季,脖子上围一条厚实的围巾,或者穿件高领的衣服,可以把风邪挡在体外。

后背

背部是督脉循行的地方,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调节阳经气血运行,其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里外,从而把阳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背部不但不能受寒,还是温经散寒的重要部位,晒背(以10~ 20分钟为宜)或穿件羽绒背心,可守护体内阳气。

双脚

双足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阳气达到此处已难以温煦肢节,所以中医有“寒从足下起”一说。

双脚长时间受凉,不但容易长冻疮,还可引发感冒、痛经、腹痛等问题。

体虚的人常年穿合适的袜子,切勿光脚在地板上走,冬天在家宜穿厚软的绒鞋;勿蹚水,鞋袜湿了尽快更换;如自觉脚凉,宜选择热水泡脚。

肚脐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肚脐附近的腹腔中除了结肠,还有子宫等女性生殖器官。

肚脐受凉后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女性痛经、不孕等问题。

穿件高腰内裤或长裤,上衣避免太短,都有助腹部和腰部的保暖。

膝关节

膝关节没有丰厚的脂肪和肌肉保护,血液供应较少,对温度和湿度都非常敏感。

膝关节受寒易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疼痛、屈伸不利等问题。寒冬时节一定要穿秋裤,必要时可加个保暖护膝

学会御寒7招,温暖一冬

01

多吃温热的食物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一年四季都应以温开水为主要饮品,天冷时还应通过饮食御寒,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的食物都有助驱寒。

02

抓紧午后晒太阳

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让阳光温煦头顶中心的百会穴,可起到通畅全身经脉、养脑补阳的作用。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下午4~6点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03

外出记得要戴帽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冬季外出戴帽子,犹如给暖瓶加上一个塞子。临床研究证实,冬季有戴帽子习惯的人群,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几率明显偏低。

04

挑个晴天去运动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动则生阳” ,阳气足,寒邪就容易排出。冬季可以选择天气晴好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 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 ~5次、每次30 ~ 60分钟

05

少穿紧身裤袜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打底裤、打底袜会紧紧“捆”在腿上,使肢体和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减慢,人只会更冷,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外套最好过腰过腹,利于腹部保暖。

06

穿双厚底鞋

鞋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凉气自然会进入人体。应选择有一定厚度的鞋,最好垫上鞋垫。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脚容易出汗的人,可以随身备一双袜子,在出汗脚凉后及时换上,每天晚上最好用热水泡脚。早起后或起夜时,一定要避免光脚下床。

07

避免熬夜,早睡晚起

熬夜的人大都会有类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两三点就会手脚冰凉、浑身发冷,这其实就是熬夜内耗气血,寒气趁虚入侵人体的表现。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冬季建议作息调整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躺到阳光照耀时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气,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生活小贴士」冬季这几个部位要重点保暖,不宜受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