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暴跌——醫改新政到底對誰“開刀”……

苗事件之後,生物醫藥板塊醫療下挫,從1833.15點跌到1505點。最近幾日,受第一批聯合帶量採購清單公佈的消息影響,A、H股相關醫藥股接連下挫。為什麼這則新政引發了市場如此劇烈的反應呢?

據國內藥企認識分析,新政對現在市場佔有率高的企業形成的壓力較大,原本多年佔據的市場份額可能直接遭到新入局者蠶食。

醫藥股暴跌——醫改新政到底對誰“開刀”……

一、帶量採購是什麼?

何為帶量採購?事實上,以往的藥品招標,只招標價格,而沒有數量,中標企業還需要進醫院做工作促進藥品使用;而帶量採購則是在招標時承諾藥品銷量,保證在8至15個月之內用完。

國家試點聯合採購辦公室9月11日在上海召開工作座談會,會上介紹了藥品集中採購的要求及操作方法。國家醫保局等政府部門人士、11個試點城市的集採小組人員、50多家國內外藥企以及業內專家參加了會議。

根據參會人士透露,藥品集中採購針對的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對應的通用名品種。國家藥品帶量集採將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11個城市進行試點。

根據試點方案,入圍3 家及以上採取招標採購,入圍企業2 家採用議價採購,入圍企業1 家採用談判採購。此次流出的33 個品種中,有5 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數量達到3 家,8 個品種通過企業2 家,20 個品種通過企業僅有1 家。

自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首輪動作即為組織第一次全國範圍內的藥品集中採購試點。

帶量採購具體規模如何?業內分析師預計,本次帶量採購的藥品,主要是30多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中標企業獲得該品種在11個城市的60%至70%的市場份額。

二、帶量採購對藥企有什麼影響?

這則新政為什麼引發了市場拋售醫藥股?

這首先要回到邏輯的起點上,也就是醫藥公司的市場在哪裡。要知道,醫藥行業的最大購買力不是個人,而是國家醫保基金,進了醫保目錄,才有可能賣出很大的量。

而由於醫保基金每年的資金有限,相關機構就一直在想辦法降低招標採購的藥價。之前試點中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嘗試了一種新的招標方式,叫帶量採購。

上海帶量採購有3次。比如,今年6月公佈了第三次帶量採購,一共採購了20個品種,拿出上海市50%的市場份額(銷量份額)給中標企業,未中標帶量採購的企業只能分享剩餘50%的市場份額。

而現在國家醫保開始推進11個城市一起帶量採購,將拿出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年度藥品總用量的60%-70%給中標企業,也就是其他中標帶量採購的企業只能分享剩餘30%-40%的市場份額。

關於帶量採購新規,市場一個普遍的擔憂就是,為了爭搶60%-70%的市場份額,很多藥企可能會前赴後繼地通過一致性評價,開出幾乎不賺錢的低價,使藥價迅速收斂至成本附近。

因此,許多價格虛高的仿製藥馬上能夠擠出水分,大幅降價,從80%的毛利率回落到低至10%都不足為奇。

而目前我國很多藥企的收入結構上,大部分是仿製藥。過去,醫藥股普遍估值較高,在30-60倍市盈率之間震盪。

醫藥股暴跌——醫改新政到底對誰“開刀”……

在新政之後,整個醫藥股可能面臨重新估值,整個估值體系也要面臨調整。由此,市場擔憂這一輪採購方式會從量、價兩個方面壓縮醫藥股的營收,尤其是仿製藥行業。

一.新規倒逼藥企改革

新規之下,對應藥品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越少,相關企業就越有望佔得先機。此外,帶量採購將倒逼藥企改變以往的銷售模式。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對於直銷的生產企業,帶量採購下,中標藥品已經不需要再去公關醫院和醫生,銷售團隊也不需要養很多人。但如果裁撤銷售團隊,萬一明後年丟標,又需要重新組建銷售團隊。前述不願具名藥企人士對記者表示,銷售團隊大的藥企發展模式肯定要發生轉變,當然也要保證一定的銷售能力。

二.創新藥可能因此受益

西南證券發佈的研報認為,雖然從中長期看,隨著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越來越多,參考日本和歐美醫藥產業經驗,仿製藥價格將持續走低。但中短期率先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或受益帶量採購,即份額提升+費用降低大於價格降低影響,不必過於悲觀。原有市場份額較低且率先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受益明顯。

帶量採購為醫保騰籠換鳥,為創新藥留下巨大發展空間。我們認為國家醫療保障局的帶量採購背後反映了醫保支出結構的變化,帶量採購為醫保節約的資金可支持更多更好的創新藥納入醫保,實現快速放量,即創新藥發展的醫保支持力度將得到加強。

國家藥品帶量集中採購將成為常態,仿製藥進口替代和集中度提高是必然趨勢,隨著創新藥發展的醫保支持力度得到加強,我們認為此輪股票的調整將有利於那些具備創新藥和首仿藥研發的藥企龍頭。——投資魔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