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方山永固陵

「七绝」方山永固陵

(一)

高丘山立苑池更,双阙无梁草自生。

不见魏都行乐处,只今唯有野云横。

「七绝」方山永固陵

(二)

元魏美人闻姓冯,娇柔亦且律中宫,

祥烟两度伴佳气,永固至今方外崇。

「七绝」方山永固陵

魏陵烟雨为古云中(山西大同)之一,魏陵指北魏文明太后陵寝之烟雨景色。魏陵,又称永固陵,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祁皇墓,位于大同古城北二十五公里处的西寺梁山,古称方山。该山西邻饮马河,东对外长城,北控群壑,南瞰大同盆地,可谓一处风水宝地。

「七绝」方山永固陵

据《魏书》本传记载:“太后与高祖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因谓君臣曰:舜死苍梧,二妃不从。岂必远附山陵,然后为贵哉!吾百年之后,神其安此。”北魏在大同建都历经六帝七世,冯氏十四岁入宫,后立为皇后,不久北魏文成帝驾崩,献文帝拓跋弘十二岁即位,二十四岁的冯氏被尊为皇太后,拓拔浚去世后,侍中、太原王乙浑侍于禁宫,他假传诏书,在宫中大肆诛杀与自己政见不同的人。乙浑独揽朝权,自称丞相,引发了拓拔贵族和朝臣的强烈不满。

「七绝」方山永固陵

在拓拔氏皇权受到极大危害的紧急时刻,文成帝皇后冯氏挺身而出,暗中联络一批忠于朝廷的大臣,加紧筹划应对。很快,冯氏下令逮捕乙浑,向朝廷下下宣布其罪行,并将乙浑极其同党全部屠灭三族。随后,冯太后宣布临朝称制。

「七绝」方山永固陵

467年8月,拓跋弘的长子拓跋宏降生,改年号为皇兴。冯太后专心抚养长孙,还政于拓跋弘。孝文帝亲政四年后,因为信仰佛教,又把皇位让给年仅五岁的拓跋宏。延兴六年献文帝暴死于宫中后,冯氏在度临朝听政称制,直到去世。冯太后是一位聪明严毅的女政治家,改革家,与孝文帝同游方山,亲自选定百年之后的安息之地后,遂在方山营造寿陵,历时八年而成。

「七绝」方山永固陵

大和十四年(490)九月,年仅四十九岁的冯太后去世,并葬于此。当年的永固陵规模宏大,包括永固石室、思远陵图、斋堂、石阙、灵泉殿、灵泉池以及石窟寺、御路等在内的庞大陵园。为了保护陵园,还专门设置了永固县。现存封土堆高22.87米,呈圆形。基底为方形,南北长117米,东西宽124米。距永固陵北一公里处,有封土堆高13米,亦呈圆形,为孝文帝预建的寿陵虚宫“万年堂”。后来,孝文帝迁都洛阳,死后葬于洛阳湹水以西的长陵。

「七绝」方山永固陵

原创:张梦章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大同作家协会会员 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首部诗集《鸣玉集》即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