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暖冬計劃”打出一手“營銷”牌

年關將至,餓了麼突然使出一招“暖冬計劃”。

從節奏上看,餓了麼這波行動有點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向200位上海商家提供百萬流量扶持、又向商家提供8天免息貸款券,“暖冬計劃”大踏步向前。

但在餓了麼“大舉壓上”之時,其中的細節到底經不經得起推敲?

“降費率”發令槍一響,商家到底感受了多少優惠?費率下降的讓利能影響商家盈利嗎?所謂的數字化賦能如何落地?在“暖冬計劃”高歌猛進之時,很多問題似乎還要打上問號,而餓了麼未來又要怎樣打好“暖冬”這張牌呢?

1、扯虎皮,拉大旗

本月16日,餓了麼“暖冬計劃”的第一道閃電先劈開廣東市場。

餓了麼宣佈,要在廣東省內多個城市選取2000家中小商戶實施“降費率”行動,以廣州天河區為例,在這裡將有100家商戶享受費率調降3%的優惠。

作為首批加入“暖冬計劃”的成員,在當地經營冒菜店鄭先生表示,現在客單價平均20元,餓了麼一天能有80單,下降3%的費率,自己一單能多賺0.6元。

同時,沿著廣東往西出發,作為“暖冬計劃”第二批落地城市,重慶也有感受相似的商家。

作為接入“暖冬計劃”的商家,在重慶光電路經營米線的宴麗向媒體算了筆賬,餓了麼日常營業額有千餘元,現在平均一單27元,費率下降3%後,自己一單可以多賺0.8元,一個月能節省1000元固定開支。

降費率之後,像鄭先生和宴麗這樣的老闆最先體會到的就是每單毛利增多了,但抽傭少了,商家們的真實感受又如何呢?

據廣東首批接入“暖冬計劃”的一位商家向筆者反映,雖然佣金由18%降到15%,但他覺得,佣金多少其實並不重要,關鍵得看產品價值,這就涉及到口味、包裝和服務等多方面。

同時,另據南京的一位外賣商家向筆者反映,自己沒加入“暖冬計劃”,但他覺得如果佣金有變動,最先感受到的應該是消費者。

此外,還有一位北京的連鎖外賣商家表達了自己對外賣的看法,他的店鋪淡季每天外賣有100多單,但他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線下,因為外賣利潤太少,很難靠它來賺錢。

由此可見,對於佣金下調這件事,加入者或未加入者,中小商家或連鎖商家,他們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在大部分商家眼中,佣金並不是決定店面營收的最核心因素,相比之下,單量更為重要。

試想一下,如果外賣平臺每天只能給商家帶來屈指可數的單量,即使是0抽傭,商家可能也看不到這個平臺的“錢景”,進而會放棄外賣生意。

在他們看來,外賣平臺若能給商家帶來更多訂單,顯然要不下調幾個點的費率更關鍵,也更能對盈利產生影響,因為這關乎一家店的生命線。

正如北京那家連鎖商戶一樣,即使做到一天100單還是拿不到太多利潤,把重心放到線下也是理所應當。

因而,可能餓了麼砸下時間與資金啟動的“暖冬計劃”,確實讓部分商家感受到了“價格紅利”,但再深究一步,很多商戶還沒能體味到更實質性的優惠,對“降費率”行為的真實看法也各執一詞。

從這些細微之處可以窺見,餓了麼的暖冬計劃像是一場“扯虎皮,拉大旗”的營銷遊戲。

從年初打出保持“餓了麼費率不變”,到召開商家大會簽訂承諾協議,再到“閃電”落地廣東、重慶,餓了麼“暖冬計劃”有著穩步的推進節奏,但在他走過的路上,商家們能感受到多少紅利,似乎不在他的談論範圍之內。

給出蜜糖般的承諾,卻做出寡淡如水的行為,餓了麼在承諾與行動之間的差距有點大。

“扯虎皮,拉大旗”,這種營銷戰術並沒有錯,但如果沒有100分的行動,卻還是把口號喊到1000分貝那麼響,恐怕不會有好的結果。

到頭來,別隻顧著品牌聲量紅紅火火,商家的真實優惠卻被平臺選擇性遺忘了。

可見,旗子拉得越大,實事就要幹得越多,如果從“暖冬計劃”來看,就要讓商家持續感受到福利的存在,不然,這部分市場份額可能難以撬動。

2、少放話,多做事

“拉大旗”這件事,餓了麼在過去一年沒少幹。

自去年4月被阿里收購後,時間過去不到4個月,餓了麼就身揣30億元發動“夏季攻勢”,並表示要從7月開始,每月投入10億來進行用戶補貼和市場營銷,並要在中短期內拿下50%的市場份額。

不光是“夏季攻勢”那麼簡單,餓了麼還為自己制定了“三年規劃”:第一年極致競爭,目標外賣50:50;第二年升維格局,目標外賣80:20;第三年重構本地生活服務價值鏈,一統江湖,捨我其誰。

滿懷豪情壯志,餓了麼確實在去年夏天拿出了“再起波瀾”的架勢,但最終的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首先,從內部發展角度看,餓了麼被收購後要經歷人員變動、新官上任等內部動作,這都需要消耗時間精力,但在過渡狀態之下,餓了麼卻仍大舉向前,他實力上到底幾斤幾兩仍難斷言。

其次,從外部市場份額看,據Trustdata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的外賣市場份額中,美團外賣佔比59%位居第一,餓了麼位列次席佔比僅為36%,平臺要追回的市場份額仍是項艱鉅的任務。

從這樣的內外環境可以看出,餓了麼喊出的“夏季攻勢”與“暖冬計劃”好像有如出一轍的邏輯,“散打式”地向外界釋放信號、週期性地傳遞信息,餓了麼很少系統性地闡明戰略節奏,這樣的行為從本質上看就是一場營銷。

可見,在放出狠話之後,如何踐行自己的語言,餓了麼需要更強的做事能力,尤其是在當下的外賣格局中,這將是對平臺的多維考驗。

在曾經的外賣戰爭中,價格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因素,在市場開發度不足的前提下,“免費”是對用戶最好的教育模式,但隨著市場日漸成熟,價格不再是點外賣的最核心因素,高品質的服務更為重要。

因而,像“暖冬計劃”的下調費率,打的還是價格那張牌,只不過這桌牌局是為商家湊的,但在當下,外賣平臺顯然不單單比拼價格優勢,為提高服務品質,更要比拼生態能力。

外賣平臺的生態能力從何而來?如果從商家、配送和用戶的角度看,這意味著要為商家打造高效的SaaS服務體系、通過技術構建精準的配送路線、讓用戶享受更高質量的用餐體驗,即平臺要深耕這條鏈路上的每個單元,最終構建協同生態。

這就考驗到平臺的垂直能力、技術能力和效率能力等多個方面,資本和資源也僅僅是考量環節之一。

可見,餓了麼想要真正為商家做實事,少抽幾個點的效果還不夠全面,更關鍵在於提高服務效率和整體品質,讓店老闆享受生態之下的紅利。

不過,在投入阿里的懷抱後,餓了麼要怎樣做好“生態能力”這件事?

近些年,阿里在餐飲生活服務的佈局並不順利,早於美團外賣推出的淘點點也曾位居行業前列,但卻因地推和配送的外包模式導致效率低下,最終失去競爭優勢,淡出歷史舞臺。

在外賣之後,阿里又在2015年啟動了口碑,但在團購模式定型的當年,他很難撬動商家板結,最終也沒成為故事的主角。

由此能看出,從電商起家的阿里,在生活服務這塊戰場入局較晚,同時又缺少這塊商業基因,最終沒能獨闖一番天下。

如今,餓了麼正直面阿里龐大的商業生態,但他可能暫時嘗不到甜頭,因為餓了麼還肩負著阿里生活服務“流量抓手”的重任,在仍追趕市場份額的階段下,這項任務更為艱鉅。

可見,要強化生態能力,歸根結底先得豐滿自己的羽翼,當有能力翱翔那天,便可顯現平臺的長期價值,不過,在這一路上,不能只“喊口號、插紅旗”,還要看旗杆插得穩不穩,實事到底幹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