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四万万同胞争得正义 他无愧于“中国大法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1946年3月19日,他踏上了属于他的战场

当时《中央日报》头版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从1931年9月18日算起一直到1945年9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长达14年之久,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同胞何止千万,中国人在胜利之后更加期待的是公平与正义,正如波茨坦公告中所写的那样: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争罪犯,将处以法律之裁判。

替四万万同胞争得正义 他无愧于“中国大法官”

在东京帝国饭店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国民政府教育次长顾毓琇将一柄宝剑赠与了梅汝璈。

梅汝璈说“‘红粉赠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

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来到这里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

壮士誓言“战犯必须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梅先生无负自己的誓言。

所谓弱国无外交,中国虽然是同盟国中受侵略最惨的战胜国之一,但审判长由澳大利亚法官担任,更让人气愤的是中国法官的座次竟然排在英国之后。英国在远东战场除了逃跑,我不知道他们还干了什么,凭什么坐在中国前面。面对这一不公正待遇梅法官当场脱下象征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甚至不惜辞职力争。

“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最终梅先生为我国争得了应有的位置,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替四万万同胞争得正义 他无愧于“中国大法官”

审判期间一些未遭受日军蹂躏的国家不赞成死刑。尤其是印度法官巴尔甚至主张要以“慈悲”为怀无罪释放25名战犯。真希望鬼子们去问候一下这些慈悲为怀的“好人们”,好让他们知道你们要慈悲释放的是人是兽。正义必须得到伸张,在两年多的艰苦审判过程中,梅汝璈先生辛苦搜集到了日军暴行的有力证据,例如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就用了砍头、挖心、剖腹、碾压、水溺、火烧、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同时也努力收集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梅津美治郎、南次郎等侵华主犯的罪证,并全力争取将这几个首恶判决死刑。

最终梅先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1948年11月12日法庭宣布判处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绞刑,木户幸一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被判处20年徒刑,重光葵被判处7年徒刑。

替四万万同胞争得正义 他无愧于“中国大法官”

梅先生为我国四万万同胞争得了正义,为我中华民族争得了尊严。

替四万万同胞争得正义 他无愧于“中国大法官”

最后我们以梅先生的一句话来纪念梅先生“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替四万万同胞争得正义 他无愧于“中国大法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