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编者语

砚是中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一,是文人墨客书斋里不可缺少的用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艺术品类。从新石器时期的“研磨器”,到秦汉时期的“研”,再到唐宋以后的“砚”,经过历代文人、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不断探索,开拓、创新,砚雕技艺从粗犷、简洁,逐步走向精致、完美。宋明之后,尤其清代,不少文人雅士在砚上勒铭记事,抒发情怀。一方小小砚台融入了历史、文学、绘画、书法、篆刻、雕塑等多种艺术,使砚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且砚台“传万古而不枯,历劫难而如常,流千年而永存”,成为华夏艺术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历来为文人墨客所衷爱,王公贵胄所青睐。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近年来,砚的生产和收藏势头有增无减,这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陶治情操提升艺术修养;资金保值增值都大有益处。从本期开始,本报新开辟《砚话》专栏,连续刊发昙石斋主人黄瑞霖先生的集藏古砚,以及其出自心裁的砚石鉴赏、铭文解说,以飨读者。

伊秉绶铭夔龙纹端砚与东坡砚

伊秉绶铭夔龙纹端砚

我有一方伊秉绶铭夔龙纹端砚,圆形,径13厘米,厚2.2厘米,面有起边,后部边细,前部宽,上剔地浮雕两夔龙,头相向,使砚面平素而有变化。内为砚堂、砚池,堂、池相连,椭圆形砚堂,偃月形砚池。背平,有边框,内阴刻隶书:“蕉叶白宜词伯”,落款:“宁化伊秉绶为畹滋二兄铭佳研”。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这确是一方佳砚,造型古雅,堂池为日月合璧。边框上两夔龙,雕工精致,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砚堂有蕉叶白、火捺青花、冰纹金线等石品,温润如玉。砚台中间虽有裂纹,但不损完整。砚背隶书,浑厚大气,宽平严整,展现了伊秉绶书法独特风貌。“蕉叶白”,端砚的石纹,犹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四旁多有火捺、鱼脑冻相随,腻润如玉,所以也作好端砚别称。如《四清砚谱》中就载有多方称“旧蕉白”的名端砚。著名藏砚家黄任干脆把自己珍藏的有蕉叶白的端砚称为蕉白研。“词伯”,同词宗,文章的大家。砚铭意即这样的好砚正应该你这样的文章大家使用,是对这方圆砚和畹滋的赞美。以砚的质美而赞人的才高,贴切而儒雅。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今三明市宁化县)人,是一位有名望的地方官、儒家学者、著名书法家。伊秉绶一生喜绘画、工诗文词,其书法博采广收,兼师百家,自抒己意,风格独特。其隶书成就最高,为清代碑学中的隶书中兴代表人物。

伊秉绶爱砚,收藏砚,为友人名砚作铭,这在谈砚专著中常可读到。《中华砚学通鉴》有三次提到伊秉绶铭砚,而最为文人雅士津津乐道的是“伊秉绶铭苏轼砚”

,就是为伊秉绶所珍藏,传之子孙的苏东坡“德有邻堂”砚。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伊秉绶铭苏轼砚

此砚现保存在福建省宁化县博物馆,为二级文物。我于2009年3月专程前往观赏。博物馆负责人小心翼翼地从保险柜中取出该砚,我捧起细观。砚用名贵端石制成,长21厘米,宽12厘米,厚2厘米。砚堂中间稍凹,一指池。全砚乌黑锃亮,古朴无华,温润细腻,呵气生津。砚带原配楠木盒,盒盖阴刻隶书:“东坡先生德有邻堂之研,先生书名在焉。惠州守伊公得之,盖去先生寓此七百有五年。辛酉四月翁方纲铭。”

据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当年东坡被贬广东惠州,居白鹤峰,第二年再贬海南琼州。那时坐舟渡海,到天涯海角,生死难卜,不好多带行装。东坡只好将这方心爱砚台交惠州的佣人保管,说好日后来取。东坡在海南四年,遇赦北返,但归程匆匆,未经惠州,到江苏扬州后病倒,不久就辞世了。惠州佣人闻之伤心不已,将其保管砚台托付给东坡生前好友翟秀才。翟出资重修白鹤峰东坡故居,将这方砚沉放在洗砚池中,以纪念亡友。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伊秉绶铭苏轼砚 近景

过了七百多年,到清嘉庆五年(1800),伊秉绶到惠州任知府。出于对东坡的敬仰,对文教的重视,伊秉绶主持修缮白鹤峰东坡故居,在疏浚洗砚池时,意外获得“德有邻堂”砚。伊如获至宝,特地召集赏砚酒会,请来好友,广东钦州才子、诗人冯敏昌,广东梅县诗人宋湘等人,饮酒品砚,吟唱题铭,并刻于砚上。次年,诗人、书法家、古砚鉴识家翁方纲确认此砚为东坡遗砚,遂于砚盒勒铭。“德有邻堂”为东坡在白鹤峰居所客厅,厅名典出孔子名言“德不孤,必有邻。”后伊秉绶将此砚带回老家宁化,并将存砚书斋命名为“赐砚斋”。此砚由伊家后代于1955年上交县人民政府。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苏轼砚背石拓片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苏轼砚背石

(刊发于《文化生活报》2019年01期,略有删减)

《砚话》开栏,听昙石斋主人黄瑞霖话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