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給大家分享3條值得學習的工作習慣

一、帕金森定理:給自己一個短一點的Deadline

職場:給大家分享3條值得學習的工作習慣

時間管理

我們曾經大多有過這樣的體驗:一直要嚷著收拾房間,但是還是一直在那兒該亂的還亂著,一旦朋友要來時,你卻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把雜亂的房間收拾整理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其實這條經典定理在時間管理裡就強調了兩件事:

1、只要還有時間,我們就會把手上的活兒往後推,直到時間所剩無幾;

2、如果你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分鐘,那麼你就會在最後一分鐘完成那件事。

可能看起來這兩點有些絕對,但大體上是在理的。

在工作中,帕金森定理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給我們自己手上的任務定一個更近的“死線”。如果這個任務是一週完成的,那就給自己定一個四天的死線。畢竟有多少時間,我們往往就會用多長時間。壓力就是動力啊!

二、你的工作節奏需要與生理規律匹配

職場:給大家分享3條值得學習的工作習慣

生理規律

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掌握著我們正常的生理規律,而生理規律與我們的作息和情緒、精力、內分泌都息息相關。長時間違背正常生理規律的運動很容易讓我們筋疲力盡。

同時,不同類型的工作還有著生理上與其同步的“巔峰時段”。

曾有研究結果指出,分析檢測類的工作最適合在睡醒後的數小時內完成,其實這主要就是因為早晨人體溫度的升高可以促進大腦內的血液流動,那麼人在這個時候思維能力處於一個最佳狀態,最適合來做分析類的工作了。

每天下午4—6點,我們身體達到了一個鐘最理想的狀態,那麼這個時間段來做體力活動是再好不過了。就好比很多奧運會紀錄都是在下午到黃昏這個時間段被打破的。

假如你的工作性質是比較多樣化的,那麼不如好好利用這一種生理規律來安排好一天的工作,會有效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哦!

三、事情要一件件地做

職場:給大家分享3條值得學習的工作習慣

事情要一件件地做才是聰明的工作習慣

儘管現在都在強調多任務並行,但是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所以,與其說互不干擾的“多任務並行”,不如說我們只是讓注意力在不同的任務間迅速切換。

如果你以為你可以勝任多任務同時進行的話,那很可能是因為一些任務的所佔用我們的認知資源不多。所以我們注意力在多任務間的切換速度和頻次快到了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可以一心多用。

所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任務看起來是可並列進行,其實一起做的效果並不如一個個完成的效率和質量高。這是因為在每一次切換任務的過程中,我們的認知資源會被消耗,而我們有限的注意力和認知資源也是無法讓我們更夠完美地同時兼顧多個任務。

所以不要抱著一心多用省時省力的錯覺,事情要一件件地做才是真正聰明的工作習慣。

今天就以上三點分享給大家3條值得學習的工作習慣,希望對你的工作有所幫助!

如果您喜歡今天的內容,歡迎你在下方給我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明天見~

關注【職場微視角】,每天3分鐘,助力職場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