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简述几个主要观点

◆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预判,2019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预计2019年经济增速会在6.4%左右,下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上半年。


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2018年资管新规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标志新的资管体系的形成,这意味着牌照红利让位于主动管理能力,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被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资管市场将迎来结构性变局。

◆预计2019年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将总体呈现下降态势,月度均值大概率会跌破8%,但不会降至7%以下。

◆尽管2018年信托产品的风险爆发数量远远高于往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在下降,而是特殊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监管导致的短期现象,与其他资管产品和私募基金相比,信托的风险系数依然是最小的。

  ◆2019年投资者在选择基础产业类信托项目时,不仅要关注收益和抵押担保等一般要素,更要了解当地的经济健康状况和发展后劲;同时要规避一些频繁与多家金融机构融资的地区或平台,对一些借新还旧的项目也要谨慎,避免做接盘侠。

◆房地产开发的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房地产企业盈利水平的降低也意味着房地产信托的投资收益已趋于合理水平,所以,靠投资房地产信托来获取更高收益已经成为历史。

◆2019年工商企业类信托风险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8年工商企业类风险项目得到了充分的释放,2019年新增的风险项目有可能减少,更多可能要聚焦到出险项目的风险处置上来。

◆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的时候,除了关注项目本身的风险防范措施和这家发行机构的风险记录外,还要对这家公司的综合实力及背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一、2019年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展望

1、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非常清晰务实的研判,并定调明年经济政策。

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纵观整个报告的内容,从投资理财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直面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回避问题

可以看到,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描述要比以往更加直白,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避讳。“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样的表态,说明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问题也相当突出,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而当前经济指标回落、消费疲软、工业生产刷新全年新低、投资低位徘徊、外贸数据大幅回落的现实,能使得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对未来增强忧患意识,这也有利于在制定2019年的工作计划时更加有针对性,是做好政策应对,稳定信心的第一步。

  (二)强调防范经济风险和“六稳”

基于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理性分析,在定调2019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即稳中求进)就顺理成章了。

但如何稳?显然,“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关键。只有做到了这“六稳”,才可能提振市场信心,保证2019年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从而实现全面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三)货币政策有亮点,但更大亮点在财政政策

与2018年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相比,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取消了“中性”表述,取而代之的是“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货币政策。结合当前TMLF定向降息,以及降准、支持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融资等情况来看,货币政策宽松的态势是明显的,但不会出现以往大水漫灌的情况。

我们认为,在货币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的背景下,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这对于稳经济的作用更大、更有效,更值得期待。当然,随之而来的财政赤字率可能会上升到3%左右。

另外,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不仅是市场长久以来的呼声,也是中央决策层最近以来一直强调的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大方向,预计2019年在这方面会有大的动作。

2、201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预判

国外

从全球经济走势来看,在经历了2016-2017年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阶段之后,2018 年全球经济又从同步复苏进入到一个周期分化的阶段,2018年唯有美国一枝独秀,欧洲和日本表现平淡,而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衰退早周期的阶段,美国是在一个繁荣的后周期阶段。

201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动力减弱,增速出现放缓迹象,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面对多种变数,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下调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3.7%,比此前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2018年北美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动能已经明显不足,需求出现回落,未来新的需求增长点寥寥无几。

美联储去年12月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3%,明显低于2018年。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丘斯表示,金融市场环境趋紧和经济刺激措施效果衰退,将成为美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驱动因素。

欧洲央行则预计2019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7%,较此前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明确表示,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保护主义威胁、新兴市场脆弱性和金融市场波动相关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正在转向下行。

2018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经贸摩擦骤然增多,政策风险重新上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被削弱,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分析普遍认为,经贸摩擦一旦升级,将对2019年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国内

2019年,中国经济能否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仍然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受到投资者普遍关注。深化多领域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为2019年的中国经济把向定调。

从这次会议的内容和精神来看,高层特别致力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安全系数”和“信心指数”,就是要向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增强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基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预判,2019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宏观政策已定调,着眼于稳定总需求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和灵活,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复杂国际问题也将理性温和且更具弹性。

如果上述政策措施能够顺利落实,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有望从二季度就开始逐步企稳回升,实现平稳增长。

综合各种因素及国内外权威机构和专家的分析,我们预计2019年经济增速会在6.4%左右,下行压力主要体现在上半年。随着宏观政策效果显现,下半年经济运行将趋好转,全年经济增速会出现前降后稳的形态。

3、2019年国内金融市场预测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涉及不少关于2019年金融政策目标的表述。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对2019年的金融工作高度重视,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而是对金融风险防范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倾注更多关注和期望。

本次会议对金融体制改革目标的制定可谓非常具体,涉及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性银行回归本源,完善金融基础设施、资本市场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可以预见,2019年金融领域将迎来更多体制机制变革的“大事件”。下面就几个主要方面做一个初步分析和预测。

(一)货币政策结构性特征明显。

2019年的货币政策仍旧稳健,并更加灵活,但不会“大放水”,否则资金可能又流到房地产等领域。

同时,货币的传导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货币政策工具将会更精准、有效,近期央行创设TMLF定向降息,下调的也是定向利率,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

(二)利率下降的空间不大,降准的次数2-3次。

尽管美联储有可能减少2019年的降息次数,但中美利差已经非常接近,降息将对人民币汇率将产生较大压力,同时,也不利于银行信贷的积极性。

不过降准还存在一定的空间,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在国际上比较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但要让降准发挥应有的效果,还是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定向货币政策就是疏通传导机制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人民币汇率。这里主要讨论对美元的汇率。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提及人民币汇率,说明当前情况下我国的汇率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也说明汇率改革目前还不是最紧迫的任务,只要保持稳定就可以了。

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尽管波动可能会更大,但人民币对美元突破7的可能性不大,因为“7”一个很重要点位,如果跌破了关键点位,稳定汇率付出的代价或将更大,也不利于目前国内外条件下,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四)社融和M2。

预计2019年的社融和M2增速会有所上升,原因有两个:

第一,之前的强力金融结构性去杠杆已基本结束,进入调整阶段。金融去杠杆有两个特征,减少通道业务和表外融资表内化,通道业务现在已经减得差不多,没有多少空间;而银行理财子公司也陆续成立。年前央行行长易纲也提到,虽然影子银行风险较高,但是规范的影子银行也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必要补充。

第二,由于2018年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导致M2已经连续一段时间背离传统的“GDP+CPI+2个百分点”了,2019年这种状况将不会继续存在,M2增速上升应在情理当中,预计全年增幅将在10%左右。

(五)资本市场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当前金融体系结构亟待优化的领域就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显然,这就需要重点发展资本市场。

这次会议也对2019年如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作了详细表述,包括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将直接和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中长期和短期资金结构作为金融体系的突出结构问题加以解决等等。

我们预计2019年的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举措将会在上半年陆续出台,不仅是科创版的推出,A股市场也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2019年信托资管市场预测

1、资管市场迎来结构性变局

2018年资管新规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标志新的资管体系的形成,并明确了未来资管市场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牌照红利让位于主动管理能力,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被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资管市场将迎来结构性变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托公司凭借制度优势和先发优势有望在资管市场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信托公司开展非标业务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和人才优势,2018年7月发布的资管细则对非标业务监管有所放宽,非标业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信托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部分。

此外,信托公司凭借其特有的制度优势和机制优势,回归本源,仍然可以进行更多的产品创新和业务合作。

由于理财子公司在标的投资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其资金在投资非标资产时,仍然需要委托信托等第三方进行投资和管理,银信业务合作仍有发展空间。

(二)银行理财子公司将重塑资管行业竞争格局

与其它资管机构相比,银行理财子公司拥有母行的销售渠道,在获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与原本的银行资管部门相比,通过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充分享受到理财、销售门槛降低和投资灵活性提高等政策红利,还可以拓宽业务领域,完成资管业务全牌照的渗透,成为未来资管市场的主导力量,但在短期内还是难以根本改变目前理财市场的格局。

(三)证券类资管机构分化愈加明显

在资管新规及证监会的强力监管环境下,证券类资管业务纷纷减少或推出通道业务及非标业务。

由于发展战略面临大的调整,证券类资管子公司需要回归本源,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增加主动管理型业务的开拓力度,但由于先天因素资管子公司的转型难度较大。

不能转型成功的券商资管机构和基金子公司或将逐步失去市场竞争力,面临业务大幅收缩甚至出现生存危机,而具备业务创新能力及主动管理能力的头部机构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政策助推私募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影响,私募行业或将迎来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科创板的细则尚未出台,但监管层已经在加紧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IPO是私募股权退出的第一大途径,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于私募股权机构完善资金退出渠道,加快收益兑现节奏意义重大,同时也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入。

同时,主板市场也迎来改革红利,随着更多外部资金和长线资金的涌入,证券二级市场将出现重大的投资机会,这无疑对证券投资类私募基金来说也是一个发展的良机。

2、2019或将成为信托业转型关键年

信托行业经历了十年的扩张期,已经成为广义资管中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子行业,然而资管新规的落地将改变信托业原有的发展模式,信托业正在经历十年来最为关键一次的转变。

2019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第二年,信托业转型将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资产规模萎缩、经营业绩下降等诸多挑战,如何突破原有业务结构,找到新的增长点和盈利模式,在未来理财管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2019年或将成为信托业转型中的关键年。

  (一)信托业转型已迫在眉睫

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信托资管业务存在多层嵌套、期限错配、不合规的通道业务、产品分级比例不合规、产品净值化改造等诸多问题,这些涉及产品层面的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很多公司还未实施改进。然而,这些任务必须要在2020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前完成,这意味着留给信托公司的时间不多了。

(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危中有机

一方面,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下,市场动荡及外需走弱可能比预期大,具有更大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我国仍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原有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而新兴产业没有成长起来,而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依旧需要深化改革开放来化解,这其中,有风险,也有机遇。

随着资管行业规范化、养老保障制度化、消费金融化、资本市场国际化、投资者教育进一步深化,信托行业已迈入新的转型深化发展阶段,呈现出许多新的迹象和趋势。信托公司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拥抱新变化、抢占新机遇、谋求新发展。

  (三)信托资产规模持续下降,业务模式亟待升级

2018年受到资管新规以及强监管、去通道等因素影响,信托资产规模出现近十年来首次下降,从2017年底的26.25万亿元下降到2018年三季度的23.14万亿元。

另一大方面,从61家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了未经审计的2018年财务数据来看,61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为558.27亿元,同比下降6.56%。

信托行业发展迎来真正的拐点,信托公司以通道业务为主的业务模式和以收管理费为主的经营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信托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业务模式和经营模式,否则,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信托业有可能在未来的理财市场中被逐步地边缘化,甚至被替代。

3、集合信托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2019年是信托业转型的关键之年,监管收紧仍是信托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资管新规过渡期时间只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信托公司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

一方面是在存量资产上,在过渡期内完成大量的合规整改工作,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新业务的开展同样是阻碍重重。

短时期内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完成专业人员、风控机制以及信息披露机制等系列问题的存在较大难度。


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从存量信托资产来看,一是存量项目违约可能性增加,违约风险依然不减。

2019年的违约形势依旧严峻,非标资金池类业务流动性风险累积,传统融资类业务的信用风险存在爆发的可能。

二是存量项目转型艰难,资金承接是大问题。现阶段信托业仍保有大量的诸如非标资金池业务,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其流动性风险逐步积聚,资金承接完成平稳过渡将是一项重大考验。

从新增业务来看,集合信托或将面临资产荒与资金荒的双重压力。从资产端来看,优质资产难寻。

2019年预期经济下行趋势不变,企业整体的营收能力下滑,优质资产规模或将继续缩减;

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资金供给充裕,机构资金对优质项目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从资金端来看,资金募集也面临困难。资管新规的出台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异军突起限制了理财资金对接信托产品。

另一方面,受体制和机制的约束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而银行和第三方理财平台的代销受监管限制,产品销售已经成为目前多数信托公司的突出短板。

从产品创新来看,尽管前期信托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尝试,但都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不是市场空间有限,就是发展条件尚不成熟,导致目前集合信托市场还是主要依靠传统业务维系客户,无法满足当前和未来高净值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这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缺乏产品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这也是目前信托业与银行、证券、基金等行业相比最大的软肋,不解决这个问题,信托公司未来在理财市场竞争中难以取胜,而谁先意识到这个问题,肯长期投入巨额的研发费用,谁就有机会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4、信托产品预期收益将稳中有降

预计2019年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将总体呈现下降态势,月度均值大概率会跌破8%,但不会降至7%以下。理由如下:

(一)为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稳中有进总体目标和“六稳”方针,2019年货币政策整体将较为宽松,流动性偏紧的状态将大大缓解,资金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下移,这个态势使得信托融资的成本失去了上升的基础。

预计2019年M2的增速将突破10%,相较2018年上升2个百分点左右,而融资成本则会降低1个百分点左右。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集合信托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平均下降0.5至1个百分点。

(二)监管层除了放松货币,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高度重视,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更加精准、定向。

近期以来,监管部门已经提出一系列措施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结合当前TMLF定向降息,此前央行出台支持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融资等情况来看,2019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更加完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将大大改善,信托融资成本自然也会随之下调。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重视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也为社会总体融资成本的下降提供了更多空间。

自2018年7月国常会定调“促投资、稳增长”以来,当年全国财政赤字率目标下调至2.6%,同时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新增计划提高到13500亿元。

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这将大大缓解地方政府基础建设的融资需求。

另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发展直接融资,并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作为2019年金融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加快推出科创版,这对于缓解创新企业融资需求具有更重要意义。

以上这些政策和计划的实施,对于降低企业整体融资成本具有积极的作用。


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四)尽管2019年的金融市场政策和环境更加宽松和改善,但并不能很快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信托作为影子银行,依然有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依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依然是一些企业不可或缺的融资渠道。

从这点来说,信托的融资成本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会快速下降,更不会消失。因此,信托投资收益也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善而出现大幅下降。

5、信托理财将继续成为高净值人士的投资首选

从配置资产的种类来看,目前我国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型资产主要集中在信托、资管、银行理财、基金、股票以及房地产等领域。

从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来看,由于A股的散户特征及市场环境,除非是职业股民,作为一般投资者,直接投资股市的风险远远大于收益,是绝大多数高净值人士应该回避的市场。

房地产投资方面,在连续十几年高速繁荣之后,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要继续投资已经过了最佳时期,而且在当前“住房不炒”调控原则下,投资的风险已经高于收益。

从与信托类似的理财产品来看,资管产品在经历了监管层一轮整治之后,已经基本退出非标类产品的竞争;

而银行理财产品尽管是信托最有力的竞争者,但由于投资受限而收益低,目前还难以和信托产品抗衡;

私募基金由于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鱼龙混杂,特别是在监管环境还不是特别完善的条件下,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远远高于公墓基金和资管产品,更不用说信托了。


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信托产品从其诞生起,就因其高收益和低风险得到高净值人士的追捧,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发展转入中高速发展轨道,特别时资管新规的要求下,信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作为具有金融百货之称的信托业,凭借其积累的发展经验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依然可以在理财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成为投资者的重要资产配置品种。

总体来看,尽管2018年信托产品的风险爆发数量远远高于往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在下降,而是特殊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监管导致的短期现象,与其他资管产品和私募基金相比,信托的风险系数依然是最小的。

这也是为什么信托产品一直成为高净值人群的主要选择,而且会继续保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三、2019年信托投资策略

1、基础产业类信托应关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去年政信类信托项目违约情况分析可知,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层面:

一是信托公司,二是地方融资平台。

来源于信托公司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信托项目事前风险把控能力和信托项目过程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如对交易对手财务及债务信息了解不充分,不能准确评估交易对手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能准确评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政府融资能力的匹配等。

而来源于地方融资平台(交易对手)自身的风险因素则有:平台企业发生变故、恶意欺瞒、经营管理不善等。

关注地方经济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投资者判断基础产业信托风险的首要依据。

其次,还要看当地基础建设(信托)融资占当地财政收入占比情况,如若占比过高,则需结合当地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人口流动等因素综合考虑,以防出现经济波动导致政府融资平台资金流动性不足,项目延期甚至难以兑付的情况出现。

第三则要看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如何,如若依赖程度较大,需谨防由于房地产过热增长所带来的泡沫经济危机,从而引发财政收入不平衡,影响投资于基础建设资金的正常运行,从而出现项目风险事件的发生等。


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从基础产业信托的收益走势来看,201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政策有所调整,国家开始加大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

由于货币政策依然从紧,基础产业信托的融资成本逐步抬升,并超过房地产信托成为收益最高的产品品种。

但随着2019年货币政策的松动,加上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的支持,基础产业信托的融资成本有望下降,但部分热点区域,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债务风险依然较大,信托融资成本也恐难下落,这类地区的投资风险不可忽视。

总的来看,2019年投资者在选择基础产业类信托项目时,不能仅仅关注收益和抵押担保等一般要素,更应该了解当地的经济健康状况和发展后劲,特别是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债务情况;

同时要规避一些频繁与多家金融机构融资的地区或平台,而对一些借新还旧的项目也要重点关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成为别人的接盘侠。

2、房地产类信托须规避三四线城市开发项目

2018年的房地产信托融资市场可谓春风得意,在央行货币从紧政策和各地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信托融资成为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救命稻草,房地产信托也成为2018年信托市场的主力军。

而从风险爆发情况来看,2018年房地产项目出险率较低,表明出房地产信托的投资风险系数也是相对较低的。

事实上,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房地产信托已经成为部分投资者较为青睐的投资产品之一,甚至出现了一些专买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投资者。

但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趋于饱和以及一直上涨的房价,房地产信托的市场风险也在逐步提升,投资者在选择房地产信托产品时,既要关注项目本身的风险,也要关注房地产开发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前景。

纵观中国最近几年的房地产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逐层下降的趋势,从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带动三四线城市非理性跟涨,201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虽然密集出台,不同城市分化明显,不少三四线城市楼市、土地市场出现双升温苗头,已经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在此情形下,楼市调控更加从紧从严、精准出击,并增强了预期引导,加强秩序整顿,谨防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风险聚集地。因此,三四线房地产开发已经受到更严格的管控,有鉴于此,投资者应规避这些地区的房地产信托融资项目。


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从2015年的三季度开始,房地产信托的平均收益就已经和基础产业类信托及工商企业类信托的平均收益基本一致了,甚至在2018年下半年被基础产业类信托超越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房地产开发的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房地产企业盈利水平的降低也意味着房地产信托的投资收益已趋于合理水平,所以,靠投资房地产信托来获取更高收益已经成为历史。

3、2019年工商企业类信托新增的风险项目有可能减少

自去年监管层开始强力金融去杠杆以来,民营企业融资开始受冲击较大,尤其是部分高杠杆企业。企业出于扩张需要,负债率普遍过高,当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出现较大波动时,企业流动资金容易出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8年工商企业类风险项目得到了充分的释放,2019年新增的风险项目有可能减少,更多可能要聚焦到出险项目的风险处置上来。

相信在新的金融政策环境下,信托公司会全力以赴应对和处置好各个风险项目。

4、信托公司风险记录和风险处置能力应成为投资首要考量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自2014年4季度末开始,信托业风险项目和规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规模为2159.73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64.32%,较2018年二季度末环比增长12.9%;全行业不良率水平为0.93%,较2017年末的0.5%增加了0.43个百分点。

从图中可以看处,最近几年,信托风险项目逐步攀升,2018年则呈加速上升态势,预计2019年这个趋势也难以改变。面对不断攀升的风险,投资者更需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巴菲特有句股票投资名言:只有当大潮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同样适合信托投资。

在经济高速发展前十几年时间里,信托业发展也顺风顺水,一路高歌猛进,看不出谁好谁坏,加上隐性刚性兑付,投资信托似乎是包赚不赔的事。

但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带来了资产质量下降风险,信托项目出现实质性违约的事件不断爆发,已经引起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在这些爆出风险的项目中,除了融资方和项目自身的因素外,信托公司的因素也逐步浮出水面。

一些信托公司的产品虽然收益不高,但少有风险事件发生,而一些公司的产品收益看似很高,可爆发风险的频率也明显偏高。

对于投资者来说,也需要从中汲取教训。显然,“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这句投资界真理在信托领域同样适合,只是原来因为赶上经济高速发展和刚性兑付而被投资者所忽略,未来在这两个主要因素逐步消失的情况下,收益和销售返佣不再是投资者选择的首要因素,而发行机构的风险记录是否优良才是需要首先考量的。

但只要投资就会有风险,即使安全系数更高的产品也不例外。所以,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要了解信托公司的风险处置能力,以使自己购买的产品万一踩雷后不至于损失惨重,甚至有可能够化险为夷。

一般而言,综合实力雄厚、股东背景更强的信托公司面对风险的处置能力明显高于实力弱、背景一般的信托公司。

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的时候,除了关注项目本身的风险防范措施和这家发行机构的风险记录外,还要对这家公司的综合实力及背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5、银行理财产品将是信托产品的有力竞争者和替代首选

在资管新规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实施之前,银行理财产品由于其投资受限和收益较低,难以和信托产品抗衡,主要投资群体是普通的中产阶层和部分风险偏好较低、流动性要求较高的高净值人士。

随着2018年末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落地,这一格局有望被打破。理财子公司被赋予资管“超级牌照”,原来银行理财主要做固收类的投资,现在成了信托+公募基金的牌照,线上+线下的渠道,加上母公司的背景资源(渠道、客户、项目等),未来理财子公司的产品线将大大拓宽,投资受限、收益低的劣势也将得到较大改观。

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原来银行理财产品只是一个固定收益类投资的次要选择,未来有可能成为重要的配置品种,这无疑对信托产品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你也投,我也投,信托理财很抢手!


尽管从长远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会对信托理财形成较大冲击,但从短期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不会对现有理财市场格局产生大的影响。

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虽然是依据信托法律关系设立的,但与信托公司的业务牌照还是有较大差别,两者在业务本质、投资范围、自有资金运用范围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

信托产品仍旧有其独特的制度机制优势,尤其是在非标资产投资方面,目前还是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投资标的,因此,只要信托公司依托自身优势,开发具有信托制度功能的产品,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就可以将这些优势保持下去。

当然,由于信托产品的流动性、安全性和高门槛,使得信托理财在这些方面与银行理财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风险偏好较低的、流动性要求较高或手头资金不足100万的高净值人群,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一个主要的替代选择。

四、2019年信托理财寄语

2018年信托理财经历了产品风险的首次集中爆发,一些投资者受到财富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至少有两点可以总结和思考:

一是牢固树立信托理财的风险意识

虽然过去也强调这一点,但在刚性兑付的潜规则下,投资者并没有把风险放在首位,而是更看重产品的收益和销售返佣,很显然这种无风险的投资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到新常态下,信托理财风险明显升高,无风险套利已走到了尽头。

资管新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信托理财回归本源,实现“买者尽责、买者自负”,其真正含义就是作为发行机构(受托人)只要尽到自己的受托责任,其他的投资风险就应全部由投资者(委托人)来承担,从而打破“刚性兑付”。

二是未来信托理财靠谱吗?该如何选择?

尽管2018年信托理财遭遇了行业整体业务下滑和风险事件增多的不利局面,但相较于其他同类行业(如资管、私募等领域),信托投资的安全性相对还是要高出很多,这与信托理财的长期积累和较为完善的制度法规是分不开的。

总体来看,信托理财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六个春秋,远远长于私募和资管的发展历程,同时,信托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业务规则已基本成型,信托机构开展信托业务更加规范和专业,这就保证了信托理财的风险管理是相对成熟和安全的。

这也是为什么信托理财并没有因为2018年的风险频发而受到冷落,反而越来越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

信托理财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打破刚兑环境下,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和选择?

除了本文前述的一些投资策略外,投资者还应该认识到信托理财是一个需要较高金融专业和相关行业知识的投资行为,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前,需要多了解一些信托理财知识和市场信息,多咨询一些独立且专业理财机构作为投资参考,不贪图零点几的收益和诱人的销售返佣,坚决规避一些风险频发的行业、地区和项目,对发行机构的实力和历史,特别是风险记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或降低可能的投资风险。

总体来看,2019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祝愿投资者在新的一年当中投资顺利,收获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