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县令,死后400年陵墓被挖,考古队:棺材比万历皇帝的还大

导读:山东作为孔孟之乡,历史上出了很多大人物,比如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唐朝著名宰相房玄龄、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清朝名臣刘墉等等,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孔子和孟子两人。

在山东的夏津县,当地也有一位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古代名人,他就是明朝隆庆年间的都察院副都御史郭四维。据《明史》记载,郭四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人家,从小聪明好学,才思敏捷,读私塾时的老师都自愧不如。同样出身夏津县的乡试解元潘龙欣赏其才华,就将他收为弟子亲自教育。

明朝一县令,死后400年陵墓被挖,考古队:棺材比万历皇帝的还大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仅20岁的郭四维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一举中第,并于隆庆二年考中进士,正是开启了为官的生涯。郭四维从官之后,长时间出任地方的县令,历任内邱、紫阳、清苑等地知县,由于他为官清廉,深得各地百姓爱戴,所以官运亨通,一路升到了都察院副都御史。

明朝一县令,死后400年陵墓被挖,考古队:棺材比万历皇帝的还大

根据《夏津县志》记载,郭四维死于万历年间,死后尸体被运回老家安葬,但数百年过去了,关于他陵墓的具体位置早就无人知晓了。直到几年前,夏津县的一处工地上,工人在挖地基时偶然发现了郭四维的墓葬。当地人都知道郭四维是大官,认为墓中一定有宝贝,所以将古墓强行破坏,墓中随葬品也被哄抢一空。

明朝一县令,死后400年陵墓被挖,考古队:棺材比万历皇帝的还大

考古队赶到之后,看到了被破坏的石棺,七零八落的散落在工地上,经过仔细辨认,考古人员找到了两块有字的石碑,上面分别写着“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郭四维之墓”、“淑人许氏之墓”,由此考古队确认被破坏的古墓就是郭四维与夫人的合葬墓。

明朝一县令,死后400年陵墓被挖,考古队:棺材比万历皇帝的还大

由于古墓被破坏严重,现场只剩下了石棺,考古队员在对石棺进行测量时,发现了异常。这座石棺的规模超过了一般大臣的等级,石棺长3.4米,高1.1米,宽1.5米,考古队通过查阅资料才发现,石棺的大小堪比万历皇帝的棺椁,甚至还要大一些。为什么一位三品官员,敢用超越皇帝的石棺下葬?

通过查阅史料,专家发现,郭四维曾因“博大有谋,沉雄能断”,被隆庆皇帝委派巡抚宣府,守卫长城沿线十几年,最后因为劳累过度而亡。皇帝为了表达对他的补偿,特意下旨允许他使用这个尺寸的石棺下葬。

明朝一县令,死后400年陵墓被挖,考古队:棺材比万历皇帝的还大

对墓葬进行清理之后,考古队本想将石棺运回博物馆保存,但遭到了郭氏后人的反对,他们要求必须找到破坏祖坟的凶手,并且要为祖先找到新的安葬地点,否则谁都不能再打扰祖先。为了保护墓葬和石棺,郭氏后人在此地轮流看守了七个月,直到当地文化局在夏津县黄河故道生态森林公园划批土地26.78亩,为郭四维修建御史祠,此事才告一段落。

参考文献:《明史》、《夏津县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