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你打劫呢?”

我们一直被父母强迫分享很多年,如今又有人会因为面子,而强迫孩子分享,比如你肯定经常听到这些话:

“小气鬼,让小朋友玩一下嘛!”

“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哦~”

“你不能这么自私啊,你去人家轩轩家,他是不是把玩具拿出来给你玩的啊?”

分享是一种美德,对于分享者来说,他感到那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可如果被逼着分享呢?当然孩子不会感到快乐,甚至非常痛苦。无疑这种行为是一种道德绑架,是在打劫!

在“占有敏感期”内强迫孩子去分享,这是很残酷的行为。也不要随意给娃贴上“小气”和“自私”的标签。

不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这是本分,不是小气。

没有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别人的利益,这也不叫“自私”。

所以,别为了面子,随意给孩子贴一些负面的标签。那当孩子得不到别人的分享,寻求帮助时,我们应该如何回应呢?

鼓励孩子自己去沟通,去交换,去想办法。

有一种商业谈判技巧叫做:我先给你一个属于我的东西,再问你要我想要的东西。

这跟之前提到的,孩子寻求帮助时,我们鼓励他去交换是一个道理。

所以,你看,我们只要提供方法就好,鼓励孩子自己去沟通,她才能学会变通。毕竟与人打交道,形形色色,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个中技巧,要靠孩子自己去摸索,如此才能发展成自己的社交能力。

“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你打劫呢?”


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里,曾这样说过:

儿童在一出生时,他是没有自我的,他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最初儿童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儿童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儿童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的标志。

所以,你看宝宝占有实际物体的根本是为了获得占有物背后的那个“自我”,而不是为了那个物体本身。

因此,当孩子很严格认真的去规定这个“我的”,那是“你的”的时候,不要去谴责,也不要为了面子强迫他去分享,更不要贴各种标签。

而且如果孩子总是得不到占有物,那么他就会忘记当初占有的本意,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占有物本身,从此“占有”或许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

比如有的人因为从小被强迫分享,他一方面

内心会非常想要一样东西,而表面却要“大度”地谦让出去。结果导致纠结不已,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

可这样的“大度”从来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理解,更别说感恩了,人性就是如此,他太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就会认为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当你非常有原则时,有时候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一下,他反而会感恩戴德。

“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 “你打劫呢?”


人就是这样,你越毫无原则地对他好,他认为理所当然,你突然对他不好了,他反而会觉得这是你的不应该。

那我们明明知道被迫分享带来的害处,明明知道“爱分享”和“会分享”是不同的,为什么还要强迫孩子分享呢?

等他顺利度过了“占有敏感期”,知道了,哦,原来我分享出去的东西,还是会回来的,不会消失,并且体会到了自主分享带来的快乐,肯定会“更好地学会正确的分享”。

相反,你越逼,孩子越不爱分享。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儿。或者是为了当个“好孩子”,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但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当然,引导分享,解决分享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不是单靠绘本就能全部解决的,还需要你在生活中也拉的下面子,坚决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许他慢慢来。

不管用什么方法,总之,不能因为面子,对孩子进行逼迫,那是道德绑架,是打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