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江蘇 觸碰舌尖上的鄉愁‖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過年,無論富足與否,無論路途遠近,在外的遊子總要回家共聚一處,共享歡樂,嘗一嘗家鄉的味道。

年味,就是家的味道。異鄉的美味,只適合用於解饞,而家鄉的飯菜,才是用來回味的。這裡我們一起去尋味江蘇,找尋每個普通人的家鄉味道,在一道道美食中,勾起濃濃的鄉愁。

尋味江蘇  觸碰舌尖上的鄉愁‖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南京:這個春天來南京“吃草”

南京有句民諺叫“三天不吃青,兩眼冒火星”,而春天的南京,最不缺的食材就是“青”——南京四面環山,湖泊密佈,孕育出無數的野菜。春天,南京人結伴出遊,邊散步邊摘野菜,回家犒勞自己,深得生活的情趣。

在南京,馬蘭頭、馬齒莧、苜蓿頭、豌豆葉、菊花腦、枸杞頭、薺菜、蘆蒿這八樣春季當令野蔬菜,人們管他叫“春八鮮”,南京人還真就認準了這些“草”,百吃不厭,彷彿沒有這抹青綠,南京的春天就不完整。

鬱鬱蔥蔥的“春八鮮”中,蘆蒿可謂“草”界明星。據說《詩經》中傳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蒹葭,其實就是初生尚未秀穗之蘆葦,也正是南京人盤中的蘆蒿。南京人吃蘆蒿,有一斤要掐八兩之說,葉子、老莖全部去掉,只剩下一段青青翠翠的蘆蒿尖兒,掰成寸長,配上香乾清炒,除了一點油鹽,不加任何作料,要的就是那份清新自然。掐蘆蒿費時費力,但當清炒蘆蒿出鍋時,滿屋都瀰漫著蘆蒿特有的清新奇香,彷彿春色鋪滿了整個房間……

估摸大家春節期間油膩的吃得多了,點菜的時候記得來一份“草”,除了品嚐一下春天的味道,還能吃出健康,您說是不? (文/吳宇)

尋味江蘇  觸碰舌尖上的鄉愁‖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徐州:父親的地鍋雞是溫暖的味道

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晚餐。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雞,過年吃雞寓意有吉。

地鍋雞是徐州的一道傳統名菜。取一小泥爐,爐上坐一口鐵鍋,下面支幾塊乾柴生火,然後按家常的做法燉上一鍋打野小公雞,鍋邊還要貼滿面餅,於是便產生了這種飯菜合一的烹調方法。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幹香並存的特點。

在我們晚輩的焦急等待中,鍋蓋揭開,父親從氤氳的熱氣裡伸進筷子,夾起雞塊,一一放在我們的碗碟裡,這也是年夜飯中最溫情的一刻。 (文/劉成賀)

尋味江蘇  觸碰舌尖上的鄉愁‖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常州:因為一道菜 愛上一座城

江蘇各地的蟹黃湯包各有千秋,而長壽之鄉如皋市的蟹黃湯包以其個大、皮薄、膠餡兒的特色自成一脈。

製作正宗的如皋蟹黃湯包的包子皮,須在前一天就將麵粉和水做好放進老發酵槽,發酵時間能達到 10 小時為最佳。包子皮要擀得很薄,同時還要做到既能將餡兒包住又不能破開。包子餡兒則要用蟹黃、蟹肉、豬腿肉丁和筍丁摻在一起炒至略熟,然後與豬皮熬製的膠凍混在一起做成包餡。蒸好出籠的蟹黃湯包,潔白的包子皮被金黃的蟹黃浸透,宛若黃白相間、即將盛放的金菊。(文/王敬群)

尋味江蘇  觸碰舌尖上的鄉愁‖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連雲港:嘗東海“老淮豬”快哉妙哉

蘇東坡有云:“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小小豬肉,牽扯出萬般家常滋味。在連雲港,每逢過年,家家戶戶定要備上幾斤東海老淮豬肉。當豬肉飄香,“年”也就來了。

不要小瞧了這老淮豬,它起源於2500 多年前,是我國曆史上古老的華北型豬種,具有耐熱、耐寒、適應複雜野外環境的特點。因而豬皮較厚、肉色鮮紅、香味濃郁,素有“一家食肉滿村香”的美譽。

吃老淮豬也有講究,無需繁複的烹飪,不要油,無需大料,只要燉煮兩小時,即可將其皮厚肉香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待到豬肉出鍋,切上一盤,簡單搭配食鹽,那滋味醇香濃郁,口齒留香,賽過一切珍饈美味。( 文/孟婧)

尋味江蘇  觸碰舌尖上的鄉愁‖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淮安:一口軟兜長魚 最動容的鄉愁

淮揚美食,名揚天下。淮菜中唯有一樣,極家常卻又異常鮮美,在別處且不容易吃著也似很少聽說,這菜的名字叫“軟兜長魚”,是淮菜中最負盛名的一道菜餚。

軟兜長魚又稱軟兜鱔魚,淮安人款待賓客最喜歡上這道“鮮嫩可口別具一格”的菜。據《山海經》記載:“湖灌之水,其中多鱔。”江淮地區盛產鱔魚,肉嫩、味美,營養豐富,淮安名廚田樹民父子以鱔為原料,可製作108樣佳餚,即著名的“全鱔席”,而軟兜長魚則是鱔魚席中的精品。

軟兜長魚取鱔魚脊背肉烹製,成菜後肉質十分醇嫩,色香味俱佳,每一條鱔片都是成年人食指長短粗細,用筷子一夾,鱔片兩頭就會很柔軟地靠在一起,形似小孩子的紅肚兜,把油汪汪香噴噴的芡汁全部兜住。趁熱一呼嚨入口,蔥香、蒜香、鱔魚香、胡椒香接踵而來,只一個過癮了得。吃一口軟兜長魚,那是故土的情味、是最讓人動容的鄉愁。(文/嵇刊)

尋味江蘇  觸碰舌尖上的鄉愁‖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泰州:靖江河豚 “敢為天下鮮”

來靖江,有一樣美食不可不嘗,那就是紅燒河豚。早春時節,恰是吃鮮美河豚的最佳時節。河豚魚除了味道特別鮮美之外,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尤其是可食部位中的穀氨酸含量為魚類之最。

河豚魚中的佳品還數靖江。每當河豚魚遊入靖江,海的特質已經濾清,長江豐富的生物已經滋養,此時的河豚正是好吃的時候。河豚魚雖美味,但有劇毒,其血、內臟、眼睛含毒素極高,如果處理不當食之重則死亡,但仍有很多人會勇敢一試。“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是的,走進靖江,不食河豚等於枉此人間,當此時節,美食河豚,甘美遠勝西子乳。( 文/劉雨婷)

尋味江蘇  觸碰舌尖上的鄉愁‖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宿遷:有著“皇家餘味”的黃狗豬頭肉

黃狗豬頭肉是宿遷的一道傳統名菜,距今已有兩百多年曆史。據宿遷縣誌記載,乾隆帝南巡途經宿遷東大街時,覺得一股香味隨風飄來,只見不遠處有一家賣豬頭肉的小酒館,便要了一份豬頭肉,吃完後讚不絕口,曾隨口吟詩:“黃狗豬頭肉,酥鮮嫩爛香。宮中亦未有,海內應無雙。”酒館老闆黃德就把乾隆帝吃剩下的豬頭肉湯留下一碗,倒入新烹製的豬頭肉鍋裡,從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代代傳承。黃德的乳名又叫小狗,所以人們就用“乾隆老湯黃狗豬頭肉”來稱呼這道傳世佳餚。如今這道菜已經被列入《江蘇名菜譜》,可以說是宿遷美食的代表。

作為宿遷的經典美食,黃狗豬頭肉不僅食材選取講究,做法也十分需要功夫:用精選的豬頭剔骨選肉,整治乾淨,再切成 3 釐米左右的方塊,泡去血水,再放置淨鍋裡上火,先大火後小火,需要熬製8個小時。然後再放入薑片、八角、桂皮等各種調料再熬製2個小時,才算做好。品嚐起來肥肉香酥、精肉細嫩、色澤紅亮、肥而不膩。( 文/何佳芮 編/謝長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