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的那些事之宝宝吐奶!做到这八点,宝宝少吐奶,妈妈少担心

对于每一对新手父母来说,即使做了再充足的心理准备,面对新生儿的各种状况不免会手忙脚乱。新生儿吃完奶有时候会溢出一些奶,有时候是大口喷奶,不少新手父母开始慌了手脚,担心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吃完就吐奶会不会影响生长发育?还能不能接着喂奶?溢奶和吐奶是不是一回事?怎么预防宝宝溢奶吐奶?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新手爸妈。


月子里的那些事之宝宝吐奶!做到这八点,宝宝少吐奶,妈妈少担心

溢奶?吐奶?有区别

新生儿溢奶是非常常见的正常生理现象。大多数婴儿都会溢奶。一般是婴儿喝完奶平躺在床上会有少量奶水从嘴角流出。宝宝没有痛苦的表情,也不影响生长发育。
月子里的那些事之宝宝吐奶!做到这八点,宝宝少吐奶,妈妈少担心

吐奶是奶水极速地涌出口腔,吐奶量较多,有时是从嘴里,甚至鼻子里喷出的。吐奶前有时有比较痛苦的表情。

吐奶有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多数是生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不严重不需要担心。一般三个月以后吐奶情况会明显减少,六个月基本消失,有的可能时间长一些。而病理性吐奶需要经过医生检查才能确定。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每次吐奶量都很多,呈喷射状,呕吐物中有血或绿色胆汁,伴有精神不佳或烦躁易怒,频繁哭闹,腹胀,发热,体重不增等情况则需要咨询医生,病理性因素的可能性较大。
月子里的那些事之宝宝吐奶!做到这八点,宝宝少吐奶,妈妈少担心


原因何在?

1.新生儿的胃呈水平状态,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入口松出口紧",奶水很容易从入口返回口腔;

2.喂奶姿势问题使新生儿吃奶时常常容易吸入空气,之后打嗝会把吃进的奶水泛上来;

3.喂养不当,喂太多太饱,而宝宝胃容量又小,所以吃的食物超出了胃容量;
月子里的那些事之宝宝吐奶!做到这八点,宝宝少吐奶,妈妈少担心

4.吃完奶护理不当等都容易让吃进去的奶回流到口腔。
​​

如何帮助宝宝减少溢奶,吐奶呢?

小月龄宝宝尤其是新生儿,完全不吐奶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帮助宝宝尽可能地减少吐奶。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1.尽量抱着喂奶,抬高宝宝的头部和上半身,让宝宝身体有一定倾斜度。

2.保证宝宝含乳姿势正确,应让宝宝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奶时应让奶充满整个奶嘴,以防吸入空气。
月子里的那些事之宝宝吐奶!做到这八点,宝宝少吐奶,妈妈少担心

3.喂奶时间应尽量避免在宝宝哭闹时喂,以防吸入过多空气。掌握好喂奶间隔,不要等到宝宝非常饿的时候再喂奶。
月子里的那些事之宝宝吐奶!做到这八点,宝宝少吐奶,妈妈少担心

4.不要喂太饱。宝宝胃容量有限,太饱的话容易吐奶。尤其对于爱吐奶的宝宝,建议少食多餐。每次喂奶不要超过二十分钟。

5

.避免奶阵呛到宝宝。妈妈奶量充足,奶阵很多,呈喷射状,宝宝会大口吞咽奶水,很容易吞进空气而吐奶,也容易被呛到,宝宝会因为又饿又被呛到而吃不到奶哭闹。妈妈可以提前挤出一些奶,不要让奶水太冲。奶阵的时候可以先暂停喂奶。
月子里的那些事之宝宝吐奶!做到这八点,宝宝少吐奶,妈妈少担心

6.拍嗝。宝宝吃完奶拍嗝。妈妈坐在沙发上身体稍微后仰,将宝宝竖抱在胸前,头靠在妈妈肩膀上,妈妈一只手托着宝宝屁屁,另一只手用空心掌轻拍宝宝背部,等听到"嗝…"的一声就说明拍嗝成功。如果宝宝吐奶比较厉害,可以在喂奶中间拍1-2次。如果几分钟后还拍不出来不必强求,可将宝宝竖抱10-15分钟防止吐奶。

7.吃完奶后不要折腾宝宝,吃完奶不要马上换纸尿裤,平躺抬小屁屁极易吐奶,尽量吃奶前换。若吃奶后有大便必须换的话,注意不要给腹部太大压力,以免挤压胃部吐奶。

8.吐奶厉害的宝宝,喂完奶后,家人不要长时间离开宝宝视线,以防宝宝吐奶太多堵住口鼻。若发现宝宝吐奶,不要马上抱起,为避免奶水吸入气管应迅速把宝宝的脸偏向一侧,利于奶水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