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是0~6个月小婴儿常见的生理现象。随着身体发育,饮食变化,吐奶的现象会逐渐减少,4~6 个月逐渐停止。大部分吐奶无病理因素,有的宝宝吐完一口后接着笑接着玩,所以也被戏称为“快乐的吐奶”。
预防吐奶的实用技巧
首先,尽量不要在宝宝极度饥饿前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的时候才喂奶,这样容易吸进更多空气。奶嘴孔大小要合适:太大奶流速快,太小吞进更多空气。新生儿奶嘴,倒过来成滴滴下,不是成线。
其次,喂奶环境要安静,减少吸引宝宝注意力的事情,避免干扰。尽量斜抱喂奶,让宝宝身体倾斜45度,头高脚低;大的孩子可以坐位。控制速度,不要吃得太急,母乳喂养吃完一边, 休息片刻或拍嗝后再喂另一边。吃配方奶的婴儿喂奶过程中可休息片刻,3-5 分钟拍嗝。奶瓶喂养时乳汁完全充满奶嘴,母乳喂养时含住整个乳晕,防止吞入过多空气。吐奶严重的孩子不要过量过频喂食,但要注意每天总的喂养量要够。
最后,喂奶之后竖抱20-30分钟,刚喂完奶不要挤压腹部或剧烈活动:喂奶之后轻轻放下。抚触、洗澡、换尿布等尽量在两餐之间,尿片不要太紧。竖抱、拍嗝时不要挤压肚子。
小知识:如何拍嗝?
1.婴儿竖抱在胸前,头靠在妈妈肩膀上,一手扶住一手轻拍;
2.扶住宝宝坐在大腿上,一手在前面撑住头和胸部,一手轻拍背;
3.让婴儿趴在腿上,从下面扶住头胸部,头部高于胸部,轻拍背部或抚摸。
3个月以下小婴儿拍嗝时注意护住头颈部。如果没有拍出嗝来也没关系,继续喂奶即可,不宜为了拍嗝改变喂养规律。
生理性吐奶怎么应对?
切忌:一看到孩子吐奶,马上抱起来拍背,头向后仰。容易加重吐奶、奶液呛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等。
正确做法:平躺时吐奶,让宝宝侧卧,或先把头侧过来,这样有利于反流的奶液排出口腔,防止进入气道。停止吐奶时,竖抱宝宝,防止继续吐奶。大些的宝宝坐着吐奶时,让孩子身体向前倾,防止奶液呛入气道。
警惕吐奶的异常信号
1.呕吐特别频繁。吃不吃都吐,量很多,喷出状。吐出来的东西颜色异常:黄色、黄绿色、绿色,肠道可能有梗阻所以夹杂了胆汁;红色、咖啡色说明可能夹有血液。
2.存在便秘的表现。多日不大便,或者肚子鼓胀如球,腹壁静脉曲张,胀胀的肚皮上能看到青色的血管。大些的孩子血便、腹泻,可能伴有胃肠问题。有的孩子喂奶时哭闹拒食、表情痛苦。
3.有喂养不足的表现。 孩子小便少、皮肤干燥、囟门凹陷,体重长得不好。
4.吐奶的同时,还有其他过敏的表现。这可能是存在蛋白过敏。
提示:突然出现的呕吐,伴有发热的呕吐,外伤后的呕吐,以及其他家长觉得担心的情况,都应尽早就诊请医生帮忙诊断。
閱讀更多 小步北京市運營中心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