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晋大地春节习俗内容丰富,但有一项习俗的来源极具特色

春节是一年四季当中最大也是最热闹的节日,这个时候,在外的人也会赶回家,趁着年味儿浓的时候陪陪家人。而关于春节,各个地方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与习惯,极具地域特色,但无一例外,都是非常热闹且红火的。而在山西省内,南部、北边的春节习俗也有着差异之处,这次小编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山西的一些老习俗,你还记得多少呢?

山西三晋大地春节习俗内容丰富,但有一项习俗的来源极具特色

在晋北一带,春节过年时的习俗弥漫着浓浓的佛文化气息,尤其是五台山周边,在过年的时候,当地的民众不仅会前往寺庙摆上丰富精美的食物,而当地的庙都会举行热闹又极具当地特色的庙会,人们争先祈福,这种热闹的氛围也体现了当地人对于新的一年的憧憬。除了当地人以外,春节时候也会有外地人来五台山许愿。

山西三晋大地春节习俗内容丰富,但有一项习俗的来源极具特色

除了庙会和佛文化色彩,晋北地区还有一项非常极具地域风情的习俗,那就是大同地区的点旺火活动,旺火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但主要是为了祭奠祖先和驱邪,确实让人比较意外。由于大同地区盛产煤炭资源,这一种资源优势也被人们运用到了习俗当中,因此衍生出了奇特又代表美好祝愿的点旺火活动。在除夕夜的时候,当地人会挑选出方状的煤块,垒成宝瓶或者是塔的形状,造型十分美观规则,在垒完之后,在上面贴上一张红底黑字的字条,写上一些祈愿祝福的话。等到点燃之后,旺火彻底烧起来了,堆叠出的塔宛如一朵绚丽的花苞,壮观又美丽。点旺火通过燃烧煤炭,也表达了当地人对未来的希望,希望未来能够旺气冲天,吉利又如意。

山西三晋大地春节习俗内容丰富,但有一项习俗的来源极具特色

而在晋南一带,因为南边一带的农耕文明非常突出,不少春节时候的习俗都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当地有不少的祭祀庙宇,当地人祭祀神明,也多是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体现了当地人对于自然的依赖。其中,极具当地特色的老习俗就是蒸制花馍了。每当过年的时候,当地人基本都要蒸制花馍,或者用来祭祀神明,或者自己食用,或者招待客人。蒸制花馍的工序也非常的复杂,从挑选麦子到手工捏制无一不精。花馍的蒸制也反映了当地人求吉利的心理。

山西三晋大地春节习俗内容丰富,但有一项习俗的来源极具特色

除了以上讲的,其实山西境内尚有非常多极具地域特色的老习俗,比如举行庙会、打冰人、挂宫灯和迎神赛社。小编认为,每一个地方的过年习俗或多或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底蕴有着莫大的关系。相应的,这些老习俗也是当地人文习俗的重要构成部分,展现了当地民众对于未来的愿景和祈求吉利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