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的野心:下一代中型機項目會是開始嗎?

近期,筆者在外網上看到一些對波音NMA項目的分析,其中有人認為,NMA項目是波音轉型的一個開始。

在外國分析師看來,NMA項目不僅僅是波音為了生產一架替代757的寬體飛機那麼簡單,其或許是為波音生產下一代窄體機做準備。

最重要是的是,在這兩架飛機的研發及生產階段裡,波音或會通過改變自己和供應商的關係,從而在航空服務及支持上獲取更多收入。

其實,在近年的波音活動中,筆者也曾聽過波音高管強調航空服務市場的重要性。

早前在舟山波音工廠的一場活動中,波音中國區總裁莊博潤就稱,波音已將航空服務視為其下一個發力點,而這在未來20年也是一個上萬億美元的生意。

因此,筆者也希望藉此文,與大家探討波音NMA項目與波音未來變革的一些關係。

波音的野心:下一代中型機項目會是開始嗎?

NMA項目是什麼

如果問航空業內人士,波音為何要推出NMA(New Midsize Airplane 新型中型飛機,也被認為是波音797)?大部分人都會不假思索的稱,是為了彌補波音757退役後的市場,同時與空客A321neo系列競爭。

這種說法的確沒錯,在757退役後留下的中型客機市場裡,空客A321neo取得了大約2160架訂單,但波音自家產品737MAX10系列卻只有450架訂單。

事實上,在此前筆者關於NMA項目的文章中(具體看文後推薦閱讀)也提過,波音已經在737上挖盡了幾乎所有潛力,但737MAX10競爭力卻仍比不過A321neo。

所以,波音不會放任這塊市場被空客完全拿走,希望借NMA項目一改頹勢。

但是,與B757和A321不同,根據此前公佈的信息,NMA為寬體飛機,但其載客量與航程則與目前的中型飛機市場重合,分別為200-270人和7000-9400千米。

這也使得,大家對NMA項目的最終形態抱有較大的好奇心。

NMA會是劃時代的產品嗎?

此前,外界一度認為波音會在2019年正式確定NMA項目,但根據波音CEO丹尼斯·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最新的說法,最終決定應該會在2020年作出。

為何會有所延期?

綜合波音官方人士在各種場合的表述,在宣佈項目啟動前,波音工程師需要解決一些生產系統的問題。

在波音看來,這個項目需要更多評估,因為其代表著波音的未來,波音認為NMA生產系統的開發也能幫助未來一些窄體客機的研發生產工作。

當然,這個延期對波音來說問題似乎並不大,畢竟此前波音就表示NMA項目如研製就能在2025年投入商業運營。

但是波音也認為,NMA不會帶來極大的技術革新,可能在一些小的方面NMA較市面現有產品有所提升。

波音表示,NMA項目更重要的是幫助波音實現

製造轉型。

何謂製造轉型?其實是指波音未來不僅僅是一個飛機的研發製造者,而是能實現在飛機全生命週期提供相應的支持。這些支持就包括飛機交付後的航空服務、維護、升級產業。

這就意味著,波音未來重視的不僅僅是賣飛機的收入,還考慮到在飛機賣出後繼續源源不斷的獲得航空服務收入。

波音的野心:下一代中型機項目會是開始嗎?

外界猜測:如果波音推出797,空客就會推出A322

航空服務的價值

其實,上文也引出一個問題,波音為何要重視航空服務及支持?

我們需要從波音自身發展的道路上為這個問題找到一個答案。

在90年代波音777項目之前,波音控制著自身生產鏈條的上下游,大部分零件製造及設計都由自身完成,剩餘的供應商大部分也是美國公司。

但是777開始,波音迎來變革。

在777身上,波音採用了數字設計技術,同時,其也與更多海外供應商建立聯繫。而到787身上,這種聯繫更是大大加強,波音成功的建立起了自己的全球產業鏈。

目前,世界各地的生產企業共同為波音提供部件生產。其中中國就有4家公司為波音787提供至少9個機身部件的的生產。

但在這個過程中,波音也發現了航空服務市場的巨大潛力。

在全球化生產鏈轉型的過程中,供應商共同分享了波音飛機帶來的項目價值,現在大概70%的生產鏈及售後市場利潤被供應商獲取。

根據外國分析師提供的數據,部分大型供應商的利潤率在15%-20%,這比波音和空客自身的利潤率還高出不少。

波音的改變

波音正試圖在航空服務市場分一杯羹,當然,波音飛機從全球化生產迴歸美國造顯然不可能也不可取。而且在現有機型上,航空服務市場已經構建的比較成熟,波音難以佔據更多的份額。

這時,波音就需要一個全新的項目幫助彎道超車——幫助自己建立新的根據地,NMA就是一個嘗試。

但波音具體需要怎麼做?

目前可以看見的是,波音已經在收購和整合一些上下游企業,比如2018年波音收購了零部件供應商KLX,和賽峰成立合資輔助動力生產部門,和Adient Aerospace成立合資的座椅生產公司。

但這還不夠,波音還試圖投資新的項目、工程及建模的技術(別小看這塊,公務機和戰鬥機生產商法國達索公司就靠軟件掙大錢)。

另外,波音也試圖和供應商簽訂新的合作條款,使得供應商接受新的付款方式,並在合適時進行降價,幫助波音降低成本。同時,波音試圖讓部分供應商支付售後服務的特許權使用費。

所謂的特許權使用費,這有點類似手機的專利費,在手機上你每賣出一部手機,就需要向專利提供商支付一部分費用,在波音身上,你每對一架波音飛機進行售後維護,就需要向波音支付一定費用。

事實上,如果不願接受這類規則,就有可能被波音踢出供應商名單。比如波音近年來正用Heroux-Devtek公司取代UTC(收購柯林斯後已更名為柯林斯航空系統)在777起落架供應商上的地位。

但是,這顯然是一種全新的遊戲規則,波音不可能將生產鏈上的所有環節全納入自己的掌控,這容易遭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反對。

所以,筆者也猜測,波音或許會通過多種方式來緩慢推進這一進程。

第一, 波音有可能降低NMA售價,以獲得各方對其航空服務市場野心的支持,把前期利潤轉為更大的持續利潤。

第二, 波音不會對所有供應商都執行類似特許權使用費這樣的政策,僅在發動機、起落架等需要頻繁更換的部件上採用該方案。

當然,目前一切對波音在航空服務市場野心的分析都是外國分析師的猜測,並不一定是事實。

波音的野心:下一代中型機項目會是開始嗎?

從銷售量來說,737MAX系列落後於A320neo系列

取代737的窄體機型

但是,既然有NMA作為前行者,為何波音的航空服務市場競爭又和下一代窄體飛機扯上了關係?

這是因為,NMA的市場或許不足以滿足波音對航空服務市場業務定下的目標,波音需要一個受眾更廣的機型來幫助自己實現新的發展,而下一代窄體機就是最好的選擇。

窄體機是一個上萬架的市場,如果在NMA項目上,波音取得航空服務市場的進展,將相關應用於新的窄體機顯然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對於波音來說,其或許已經開始思考,當航空市場逐漸飽和時,如何繼續保持自己收入的增長。

當然,空客在這個過程或許不著急,畢竟在NMA之前的中型機競爭中,其已經有所領先,只需要根據波音的做法,再作出一定改變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